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学科建设
教育部日前公布国家重点学科名单,中国人民大学8个一级学科和8个二级学科经审核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07]4号)指出,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教研[2006]2号)精神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通过考核评估、增补和一级学科认定三个阶段,在同行专家评议和一级学科认定的基础上,审核批准中国人民大学8个一级学科和8个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是: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是(不含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下的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中共党史、国际政治、文艺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农业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档案学。
中国人民大学原有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5个,这25个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2006年12月至2007年4月开展的第一阶段的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中一次性全部通过。在教育部开展的第二阶段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增补工作中,人民大学的宗教学、法学理论、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中国近现代史、农业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8个二级学科经过严格的同行专家评议,最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至此,学校已有3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第二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教育部开展了首次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的认定工作,根据教育部拟定的规则,人民大学的8个一级学科当选。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此次通过重点学科评选是人民大学长期以来重视学科建设工作的必然结果,是新世纪以来学校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纪宝成校长的亲自主持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在充分论证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进一步明确了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把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学科建设,放在学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地位。2002年以来,学校对2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跟踪分析,全面了解各重点学科的特色和优势,重点剖析各重点学科所存在的问题,前瞻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有效地提高了各学科核心竞争力。在学科建设中,注重引进有影响力的中青年学者,从而优化了学科结构和学术梯队,强化学科的持续竞争力;在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更加关心重大理论问题和学科发展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力求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有所创新;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与国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课题研究,延请国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等,进一步提升了学科的国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