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桥的桥梁历史
厦门大桥建设之前,厦 门出岛唯一的通道是高集海堤,海堤只有2个车道,而厦门岛内的机动车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有近1万部。海堤已经不堪重负,而且经过几十年“服役”,路面坑洼不平,车速也上不去,一旦发生事故,施救车都难进去,堵上半天更是家常便饭。当时他从岛内去同安,早上7点从轮渡出发,要到下午1点才能到,一路都是堵车,尤其是海堤 。
1991年,厦门大桥通车了,以后短短数年间,厦门大桥又带动了岛内嘉禾路、厦禾路的改造和建设,岛外同集路的建设,岛内外交通网络迅速得到改善。这时他从岛内到同安,只要一个小时就到了,整整节省了5个小时。
“全国第一”不好当
厦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跨越海峡的公路大桥,这个“全国第一”不好当。厦门大桥1987年10月开工,到1991年4月竣工,12月正式通车,花了整整四年,相比之下,建海沧大桥花了3年,杏林大桥花了2年多,集美大桥只花了1年多。
正因为是 “全国第一”,在建桥的过程中,建设者遇到了许多前人从未遇到过的困难。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留下了对厦门海域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详细记录资料,为后来几座大桥和隧道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建桥过程中,建设者发挥聪明才智,取得了许多技术创新,后来的许多工程都从中受益。朱奖怀回忆说,在建厦门大桥之前,中国建桥一般都是立杆照明,中间一排路灯,两边两排路灯,厦门大桥就取消了两边的路灯,把灯光从下面打在扶手上,这样两面的视觉就没有了障碍,开车过桥就更顺畅了。这个做法后来在许多桥梁的建设中都得到了采用。
1.5亿元保障10年畅通
如今,对于厦门大桥当时的设计规模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不少人认为当时的设计过于保守,而导致新世纪以来厦门出岛又陷于拥堵。
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委朱奖怀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任何基础设施工程都要讲求性价比,也不必追求一步到位。建设厦门大桥的时候,厦门的财力还是很紧张的,最初建桥预算只有8000万元,后来几次增加,最终也不过是1.5亿元。花1.5亿元建起这样一座桥,而且管了至少10年的畅通,性价比可谓非常突出。如果一开始就搞8车道,起初的预算肯定要大大增加,而当时厦门机动车数量并没有那么多,车道得不到充分利用,那就是资源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