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词派和婉约派有没有什么区别,李煜是属于哪种词派?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花间词派”之名得自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花间集》收辑温庭筠、韦庄等18家共500首词。因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词风近似,因此被称为“花间词派”。而“婉约派”继承了晚唐五代“花间派”词风,是花间派的发展。虽然婉约派是由花间派发展而来,但两派之间终究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首先,从发展的背景角度来看。晚唐时局动荡不安,五代西蜀,君臣醉生梦死,沉醉于身心的放纵与享乐。政治的颓败使文人士大夫产生了深刻的心理危机,为了寻求新的心理平衡,他们将人生追求由外部的政治社会转向自我内心。把审美情趣转向歌舞宴乐,以细腻的笔调,浓重的色彩来描写内心体验,官能感受。而李商隐李杜等人的诗歌,写身边事抒发内心感情,显示出婉约词的风格。婉约派是在花间派之后,北宋词家延续花间词宛转柔美之风,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风韵,自成一家,然而大体上并未脱离宛转柔美的轨迹。故明人提出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词派的词风。
其次,从题材和内容上来说。花间派和婉约派内容大多描写男女相恋,悲欢离恨,离愁别绪等儿女风情。但花间派在描写这方面内容也是多角度的。例如写江南风物、劳动生活的欧阳炯《南乡子》:“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写边塞、征战内容的毛文锡的《甘州遍》:“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还有一些咏物写景的,如孙光宪《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促,轧轧鸣声穿屋。”也有一些咏史怀古,抒沧桑之感、寄亡国之痛的词,以古讽今,感慨深沉,寓意隽永,发人深省。而婉约派的词在内容上扩大了范围,出现了吟咏自然风光,表现个人感悟经历的作品。例如贺铸《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抒写了他对亡妻“不思量,自难忘”的一片真情。
由于 “花间词”内容题材的狭窄,常被人所诟病的“艳”。由于这些词人大多是纨绔子弟,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因此他们的作品大多是女子生活,呈现出对享乐生活的追求和感官刺激的欣羡。但这所谓的“艳”,实际是指一种女性化的美感。词多写女性生活和女性之美而带来的审美新感受,这就使得诗词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个人感情世界。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婉约词也往往抒写感时伤世之情。作家们把家国之恨、身世之感,或打入艳情,或寓于咏物,表面看似抒写爱情,描摹物象,实际上却别有寄托。例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运用比兴手法,看似些男女之情,实则抒写家国之事,身心之感,哀婉含蓄。
第三,从流派的内涵广度及对后世的影响来看。中国传统的诗歌以“言志”为中心,花间词则以“缘情”为中心。花间词的“别具一格”的创作模式,间接导致了北宋“词为艳科”观念的形成,可以说是花间派为婉约派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影响婉约派词的创作。北宋时期是词的发展高峰,因而后人在阅读花间词的时候往往是站在北宋词作的高峰为标杆来阅读的,所以认为花间词派与婉约派不能相提并论。用一个比方来说,花间词是处于人成长过程中的幼儿时期,而婉约词则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壮年时期,所以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说,婉约派是花间派的发展。
最后,从审美的欣赏角度来说。花间词和婉约词都是具有“可歌性”与音乐有很大的关系。《旧唐书·温庭筠传》曾记载飞卿“能逐弦歌之音,为侧艳之词”, 作家们把如画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既能表达情谊又悦耳动听。两宋时期的而婉约词也是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婉约派词人在表现儿女情长、离愁别绪的同时,又往往借咏燕、咏柳、咏梅、咏杨花等,寄寓身世之感,抒难于明言之意。如陆游的《咏梅》词,借以梅花自喻,引人深思。婉约词人把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和谐地统一起来。因此婉约词的基本特征有一点就是创造美的意境。大多数人都比较欣赏的婉约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把读者带入美的意境。
长期以来,文人对花间词的评价不够,花间词也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花间词作为一种不同于中唐时期全新的文体形式,自然也会带给人们全新的艺术感受。他们在刻画人物,模拟内心世界的方面有很高的技巧,把人物内心刻画的真实感人。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妇女生活空间很狭窄,因而描写的场景就在特定的画面中展开。虽然花间词人的创作大多相同,但个人也有各自的特点。比如作为花间词代表的温庭蕴和韦庄。在500首花间词中,也不全是花前月下,儿女情长。也有怀古和咏史,虽然占的比例不大,但是率先把怀古咏史加入到词创作中。另外,花间词多用比兴、双关、拟人等手法的描绘,也造就了花间词阴柔婉转的风格特点。
婉约词以美来反映生活,创造大量的优秀作品,为历代人所喜爱。而花间派作为婉约派的开山派,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分为重要的一笔,我们也应该看清它的价值。
李煜是婉约派的
首先,从发展的背景角度来看。晚唐时局动荡不安,五代西蜀,君臣醉生梦死,沉醉于身心的放纵与享乐。政治的颓败使文人士大夫产生了深刻的心理危机,为了寻求新的心理平衡,他们将人生追求由外部的政治社会转向自我内心。把审美情趣转向歌舞宴乐,以细腻的笔调,浓重的色彩来描写内心体验,官能感受。而李商隐李杜等人的诗歌,写身边事抒发内心感情,显示出婉约词的风格。婉约派是在花间派之后,北宋词家延续花间词宛转柔美之风,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且都能各具风韵,自成一家,然而大体上并未脱离宛转柔美的轨迹。故明人提出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词派的词风。
其次,从题材和内容上来说。花间派和婉约派内容大多描写男女相恋,悲欢离恨,离愁别绪等儿女风情。但花间派在描写这方面内容也是多角度的。例如写江南风物、劳动生活的欧阳炯《南乡子》:“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写边塞、征战内容的毛文锡的《甘州遍》:“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凤凰诏下,步步蹑丹梯。”还有一些咏物写景的,如孙光宪《风流子》:“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促,轧轧鸣声穿屋。”也有一些咏史怀古,抒沧桑之感、寄亡国之痛的词,以古讽今,感慨深沉,寓意隽永,发人深省。而婉约派的词在内容上扩大了范围,出现了吟咏自然风光,表现个人感悟经历的作品。例如贺铸《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抒写了他对亡妻“不思量,自难忘”的一片真情。
由于 “花间词”内容题材的狭窄,常被人所诟病的“艳”。由于这些词人大多是纨绔子弟,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因此他们的作品大多是女子生活,呈现出对享乐生活的追求和感官刺激的欣羡。但这所谓的“艳”,实际是指一种女性化的美感。词多写女性生活和女性之美而带来的审美新感受,这就使得诗词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个人感情世界。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婉约词也往往抒写感时伤世之情。作家们把家国之恨、身世之感,或打入艳情,或寓于咏物,表面看似抒写爱情,描摹物象,实际上却别有寄托。例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运用比兴手法,看似些男女之情,实则抒写家国之事,身心之感,哀婉含蓄。
第三,从流派的内涵广度及对后世的影响来看。中国传统的诗歌以“言志”为中心,花间词则以“缘情”为中心。花间词的“别具一格”的创作模式,间接导致了北宋“词为艳科”观念的形成,可以说是花间派为婉约派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影响婉约派词的创作。北宋时期是词的发展高峰,因而后人在阅读花间词的时候往往是站在北宋词作的高峰为标杆来阅读的,所以认为花间词派与婉约派不能相提并论。用一个比方来说,花间词是处于人成长过程中的幼儿时期,而婉约词则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壮年时期,所以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说,婉约派是花间派的发展。
最后,从审美的欣赏角度来说。花间词和婉约词都是具有“可歌性”与音乐有很大的关系。《旧唐书·温庭筠传》曾记载飞卿“能逐弦歌之音,为侧艳之词”, 作家们把如画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既能表达情谊又悦耳动听。两宋时期的而婉约词也是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婉约派词人在表现儿女情长、离愁别绪的同时,又往往借咏燕、咏柳、咏梅、咏杨花等,寄寓身世之感,抒难于明言之意。如陆游的《咏梅》词,借以梅花自喻,引人深思。婉约词人把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和谐地统一起来。因此婉约词的基本特征有一点就是创造美的意境。大多数人都比较欣赏的婉约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把读者带入美的意境。
长期以来,文人对花间词的评价不够,花间词也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花间词作为一种不同于中唐时期全新的文体形式,自然也会带给人们全新的艺术感受。他们在刻画人物,模拟内心世界的方面有很高的技巧,把人物内心刻画的真实感人。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妇女生活空间很狭窄,因而描写的场景就在特定的画面中展开。虽然花间词人的创作大多相同,但个人也有各自的特点。比如作为花间词代表的温庭蕴和韦庄。在500首花间词中,也不全是花前月下,儿女情长。也有怀古和咏史,虽然占的比例不大,但是率先把怀古咏史加入到词创作中。另外,花间词多用比兴、双关、拟人等手法的描绘,也造就了花间词阴柔婉转的风格特点。
婉约词以美来反映生活,创造大量的优秀作品,为历代人所喜爱。而花间派作为婉约派的开山派,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分为重要的一笔,我们也应该看清它的价值。
李煜是婉约派的
展开全部
当然是有区别的。
花间派——中国晚唐五代词派。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10卷),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孙光宪外,其余如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都是集中在蜀地的文人。他们的词风大体相近。后世因而称之为花间派。温庭筠、韦庄是其代表作家,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同,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其余词人,多蹈温、韦余风,内容不外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格调不高。但鹿虔扆、欧阳炯、孙光宪也有一些较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花间词在思想上无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花间集》有南宋绍兴、淳熙、开禧年间3种刻本。今人李一氓《花间集校》,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中唐以后,文人写词的渐多,温庭筠是其中写词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作家。 温庭筠(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没落贵族的家庭,长期出入歌楼妓馆,“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旧唐书温庭筠传》),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齿,终身困顿,到晚年才任方城尉和国子监助教。他的诗和李商隐齐名,但更多表现个人的沦落不偶,而较少伤时感事之作。就是他的爱情诗,虽文采绚烂,而雕琢过甚,带有浓厚的唯美主义倾向,实际是齐梁绮艳诗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温庭筠的诗虽不能和李商隐相比;由于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他在词创作的艺术成就上却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温词现传六十多首,比之他的诗,这些词的题材更狭窄,绝大多数是描写妇女的容貌、服饰和情态的。
婉约派——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是明人张詅。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宛转柔美之风。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 李清照的《漱玉集》、李之仪的《姑溪词》,欧阳修的《六一词》都是很好的作品。
李煜属婉约派
花间派——中国晚唐五代词派。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10卷),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孙光宪外,其余如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都是集中在蜀地的文人。他们的词风大体相近。后世因而称之为花间派。温庭筠、韦庄是其代表作家,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同,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其余词人,多蹈温、韦余风,内容不外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格调不高。但鹿虔扆、欧阳炯、孙光宪也有一些较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花间词在思想上无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花间集》有南宋绍兴、淳熙、开禧年间3种刻本。今人李一氓《花间集校》,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中唐以后,文人写词的渐多,温庭筠是其中写词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作家。 温庭筠(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没落贵族的家庭,长期出入歌楼妓馆,“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旧唐书温庭筠传》),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齿,终身困顿,到晚年才任方城尉和国子监助教。他的诗和李商隐齐名,但更多表现个人的沦落不偶,而较少伤时感事之作。就是他的爱情诗,虽文采绚烂,而雕琢过甚,带有浓厚的唯美主义倾向,实际是齐梁绮艳诗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温庭筠的诗虽不能和李商隐相比;由于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他在词创作的艺术成就上却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温词现传六十多首,比之他的诗,这些词的题材更狭窄,绝大多数是描写妇女的容貌、服饰和情态的。
婉约派——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是明人张詅。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宛转柔美之风。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 李清照的《漱玉集》、李之仪的《姑溪词》,欧阳修的《六一词》都是很好的作品。
李煜属婉约派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李后主词风分两个时期,前期词句多描写宫廷生活,词句明快,但仍不脱花间词风,后期词作多写亡国之痛,家辱之殇,主要是抒情,情感真挚,词句也尽脱花间的靡华之气,言之感叹,语之凿凿。在国之将灭时填下的《破阵子》是前后期词分的分介线。王国维道:“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亦是指其后期所作。孟昶下令编《花间集》,抛却政治原因,亦未见其词录入,可见其词与花间词还是有区别的。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不似温庭筠的靡丽,也不似韦庄的疏朗,近乎直白的语言才能击中读者的内心。
婉约派秉承花间,花间虚华,作词者多为文人,坊间之作于女子吟唱,当时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婉约柔美,作婉约词作者多为闺中女子,书写闺情。
李后主前期词风不脱花间,豪放词集中亦有其词录入。后期开拓别具一格的词体,不失其赤子之心尔。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不似温庭筠的靡丽,也不似韦庄的疏朗,近乎直白的语言才能击中读者的内心。
婉约派秉承花间,花间虚华,作词者多为文人,坊间之作于女子吟唱,当时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婉约柔美,作婉约词作者多为闺中女子,书写闺情。
李后主前期词风不脱花间,豪放词集中亦有其词录入。后期开拓别具一格的词体,不失其赤子之心尔。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花间词至李煜眼界始大,而李煜又开婉约词之先。李煜是位于二者之间的,是两派的过渡,偏向婉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