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外星生命,外太空,怪物,反乌托邦,智能机械,时空旅行,没有科幻迷看到卡神开出的这份“科幻影单”而不感到激动的。虽然还有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书籍未被这份“你大胆去补,看完不说好算我输”科幻影单所涵盖,但是这短短六集足以描绘出卡神心中科幻应该有的样子了。
科幻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觉得纪录片里给出了两个想法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第一个就是第一集上来就开门见山的提出来的“what if”。
科幻的本质是“如果”,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儿呢?我们把这六集的题名改写,就会是:如果外星人入侵会发生什么呢?如果我们登上火星?如果我们的社会变得黑暗?如果AI比我们拥有更高的智慧?如果我能回到过去/穿越到未来?顺着卡神的思路我们会发现,每一个科幻作品的题目都有关“如果”,如果一个作品不能被改写成“如果......”的格式,我们就认为它缺乏一种科幻的核心推动力,自然这就不是一部合格的科幻作品。这是这部纪录片提出的第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条件,科幻作品是关于“如果”的。
被称为“硬科幻”教科书级模板的《2001太空漫游》
习惯技术型硬科幻的中国读者和观众显然对“科幻”一词有着更为细致的定义,包括更多的技术的合理性和理论的科学性。当我们发现有些科幻似乎并不能用严谨的技术来解释,我们便产生了软硬科幻的概念,《回到未来》这类时空旅行的题材就是最好的例子。“我觉得开着德罗宁DMC-12回到过去不太讲得通,那好吧我们管他们叫软科幻吧”。但是当我们看到《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之后就会发现,其实“what if?”就可以解决一切有关科幻定义的争执,软硬之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大的作用,真正打动人心的并不是科幻的硬度。
有人会担心如果科幻去掉了技术的严谨性,那么科幻作品就失去了很多人为之折服的严肃感,但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这就要说到卡神的纪录片中给我们的第二条思路,科幻对于我们的意义。显然,科幻是回头的艺术,当我们谈起外星生命,我们并不不是真正关心外星生命,因为真正关心外星生命的科学家需要考虑的是一个物种如何适应非类地行星的环境,因为不同的引力不同的元素构成,他们的样子可能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可如果我们不是真正关心外星生命,我们关心的又是什么呢?
”科学家:我觉得这个外星虫子的样子并不科学“
卡神的纪录片里给出了答案,当我们观看《异形》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和进化为我们留下的对某种形态的厌恶;在观看《独立日》,《世界大战》的时候,我们事实上在欣赏在被远高于我们技术入侵的时候人们所能展现出的勇气和团结;而在《阿凡达》中,我们是入侵者,《第九区》里,我们是压迫者;一如《第九区》的编剧所提到的,但他们拍摄《第九区》时候,“笔下的幻想”不只是幻想,也是真实地发生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的排外事件。
这些才是一部科幻作品严肃感和真实感的来源,或者换句话说,我们才是科幻作品严肃感和真实感的来源,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喜乐,个人经历和民族情感,这些才是赋予科幻这个类型灵魂的部分。对于技术和理论细致入微的描绘是让科幻更好看的手段,而不是科幻要达成的目的。
我们来用纪录片第五集中提到过的《阴阳魔界》举一个例子吧,《阴阳魔界》的第一集叫《空城计》讲述了一个男人没有记忆的醒来,在一个空无一人的城市里游荡,它在游荡的过程中慢慢察觉到自己似乎和空军所关联,而在影片的最后我们被告知这是一个接受测试的空军士兵,而它接受的测试是独自一个人在密闭的环境中生活,以模拟人类登上太空的旅程。而他的失败,则揭示出人类除了生存之外更高级的需要,与人交流和相处的需要。在一集中,虽然没有解释为什么被试会出现幻觉,甚至连医生都没有给这个现象做出合理的答案。但是这并不影响《空城计》的“科幻感”。因为首先,它是关于“如果”的故事,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孤身一人,他会做什么,他会感到什么?其次,这是一个有关我们的故事,它向人们揭示出人类除了生理需求,还有恐惧孤独的心理需求。
当我们足够了解“如果”和“我们”在科幻中所起的作用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给科幻松绑。就像是我们对待时间旅行的态度,即使我们知道时间旅行在理论上是不够硬的,但是这不妨碍我们欣赏那些充满奇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