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这部电影怎么样?
《风声》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在前十分钟内,安排了一场群戏,以此强化密室的概念。群戏,顾名思义,即一群人在演戏,它对于故事情节的峰回路转,起了关键性作用。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影片中的被囚者,往往会被威严的阵势吓残,或者直接激发小型崩溃,然后才能冷静下来。
不可否认编剧很强,有些情节猜得到,有些情节猜不到,甚至最后都要留个悬念,手法上又高了一个层次。悬念片在于你提前知道了结局,也不影响电影的趣味性。因为每个镜头每个人物都有戏。而推理就如猜谜,如果提前知道了谜底,那故事怎么都少些滋味,过程往往就不那么重要了。但电影很聪明,在这样一个答案,为最终结尾的电影中,它把所有噱头都放在了推理的过程。
这部谍战片,印象比较深刻,当初就是冲着大牌去的,众多大牌飚戏也很过瘾,非常难得啊,都是实力演技派,剧情节奏感还行,为了找出谁是老鬼,各自猜疑各自设计栽赃。影片在节奏的把握上,也较为突出,几乎紧张到没有给观众任何喘息的机会。当然,好电影不仅仅是热闹就行,电影很聪明的一点是,在快节奏的氛围,与群星耀目的表象之下,电影在剧情上,还给观众留下了深深思考的空隙,这使整部电影,显得回味悠长。
电影看下来,直到最后顾晓梦的那段话,才让我真正感动。其实我想说的是,关于信仰。这个很俗套的东西。这部电影里打动我的某种生命的精神,就渗透进了血液。爱情在那个时期如此隐秘,人人都是一部机器,还原出最终的兽性,人性的高贵和低贱在那个环境中尤其突出。像一群围困的狮子,人人都在寻找出口,困兽之争,势必要两败俱伤。电影情节紧凑,演员表演到位,画面感强,剧中的几处酷刑尽管有所保留,但也足够血腥了。我想,瑕不掩瑜,总的来说,这仍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影片。这个影片,也许并不以一部最成功的主旋律商业大片,但她感动了许多人,情节揪住了许多人的心,不失为一部好作品。要提醒一下小朋友和胆小的女生,许多涉及到用刑的镜头确实有点血腥,还需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风声》是典型的谍战片,尽管影片有小瑕疵,比如情节有漏洞经不起反复推敲。该片具有简单的环境,精炼的人物,明确单一的目的,波谲云诡的情节。
导演以好剧本做底,再加上奢靡考究的布景,香艳典雅的人物造型,绚丽而怀旧的色调,漂亮炫目的摄影,能把握心理细节的好演员,以及干脆利落行云流水的剪辑,每个细节都做足了功夫。
无论是剧情的编排设计,还是拍摄的手法,都跳出了以往同类题材的窠臼。在情节构建上,编剧和导演通过大量主观幻觉和错觉来表现人物形象。
剧情简介
1942年10月10日,汪伪政权举行了盛大的国民政府庆典。然而,一系列的军政要员遇刺事件,让身为特务处长王田香(王志文饰)如坐针毡。在对女刺客(刘威葳饰)的酷刑审问中,他获得了一条关键的情报——代号为老鬼的地下党已经混入了剿匪司令部。
立功心切的王田香立刻向日本皇军特务机关长武田(黄晓明饰)做了汇报。二人随即在裘庄布下了一个圈套,意图通过放出假消息逼老鬼现身。
在被怀疑的对象中,有司令的侍从官白小年(苏有朋饰)、军机处长金生火(英达饰)、剿匪大队长吴志国(张涵予饰)、译电组组长李宁玉(李冰冰饰)以及行政收发专员顾晓梦(周迅饰)。在怀疑与排查中,武田与王田香不择手段软硬兼施,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
而昨天重温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舒服,是的,舒服,不是因为剧情,而是因为这些演员的演技和台词功底,可细想下,我当年并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
将近十年后的今天,片尾我仍然哭的一塌糊涂,但最触动我的是他们毫无痕迹的表演,和不用配音的原音表演,没有浓浓的脂粉,没有夸张的柔光,一切都那么自然,没有黄教主油腻的微笑,就连苏有朋那时的样子看着也和今日完全不同
为什么十年后再看,感触最深的是这些了呢,对比之下我才明了,这些年,各种抠图配音,色彩夸张,演技尴尬的人和影视剧填满了大众的视野,吞噬了我们那双十年前(甚至更久之前)的眼睛,我已经麻木了,直到翻出这部有周迅,李冰冰,张涵予,王志文主演的电影,我才知道我被折磨了,好似那句“这些年我都经历了什么”
当年看只觉得是佳片,只因那些年我们早已习惯了戏骨的演技,所以只放心的看剧情就好,再看看如今某些流量,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