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地区典型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的区域成矿作用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区域成矿构造分析是矿床学与区域大地构造学结合的一个新的成矿学研究方向,对国家资源战略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我们的工作只涉及三江的兰坪-维西地区典型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的构造控矿研究,但却充分借助了该区独特的区域成矿构造有利条件,研究建立了岩石圈结构构造与成矿规律的联系。主要研究进展可归纳如下。
1)本区的区域成矿构造运动学系统是一个上下不协调的正交横跨结构。其正交叠加构造上下方向不同于秦岭的叠加方式,上下结构间的过渡关系也不同于逐渐偏转过渡的太行山-燕山构造结,而是在层次关系、生成机制方面都与前两者明显不同,但它们的上下层之间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交叉、渗透关系。尤其本区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存在,与区域成矿构造系统及其运动学机制密切相关,叠加构造的产生使各层次的热流和成矿物质处于活跃状态,有利于金属成矿。
2)澜沧江断裂、维西-乔后断裂作为边界断裂,控制着兰坪新生代走滑拉分盆地,并且是主要的导矿构造。在这个狭长的菱形块体中,近EW向的横张断层和 SN向、NNW向共轭剪切断层一并构成矿化集中区的控矿构造网络。
3)矿集区西部澜沧江断裂东侧是金满-富川成矿带,断块的边界断裂及其交汇复合处,以及热流体上的穹窿构造是主要的赋矿部位;矿集区东部维西-乔后断裂带以西,是河西-金顶成矿带,华昌山复背斜的西侧倒转推覆构造是主要控矿构造型式,推覆体滑脱面及旁侧的层间滑脱构造是主要的赋矿部位。
4)主要成矿期是在印支—燕山期陆内坳陷盆地形成之后,走滑拉分盆地形成时的喜马拉雅期。但整个中新生代时期的富 Fe、Cu多金属火山岩建造、含铜砂岩建造、膏盐-石盐建造,就已经为喜马拉雅成矿构造期准备了丰富的矿质和溶剂材料。
本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区域成矿构造系统与复杂的构造动力学系统形成机制有关。多层次的层间滑动及叠加构造可能彼此间还有穿透关系,例如SN向澜沧江断裂、金沙江-红河断裂就是岩石圈断裂;而下层的 EW向压缩性构造就在表壳层以木里-丽江断裂为代表,穿过本区表壳层的还有大量 EW向横断层,其规模、级别远不如上述知名的深大断裂,但却在三江地区普遍出现。可见岩石圈深浅之间相互构成横向渗漏的构造现象,只会使各层次的热流和成矿物质更活跃地交流,有利于本区大量金属聚集成矿。
至此,在以特殊的地质-地球物理环境和优越的金属成矿条件著称于世的三江地区,经我们多年研究,得出了岩石圈结构构造和区域成矿构造规律的初步总结。其中的一些认识和提法可能会有欠缺和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