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
2020-01-20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基于坡折带理论,层序的结构、体系域的厚度和沉积体系均受坡折带控制。在南北向的夏盐3井—Z3井—Z1井—Zh1井—Y1井的连井剖面上(图3-29),坡折带上、下倾方向的层序具有完整的三分结构:低位体系域(LST)、湖进体系域(TST)、高位体系域(HST)。在坡折带下倾方向的LST发育厚且好,一般为49.7~162.5m,平均104.8m;TST+HST厚度小于或大于LST,结构不对称。坡折带上倾方向的LST主要为深切谷中的滨浅湖滩坝或退积三角洲沉积(目前未在地震剖面上发现),TST+HST厚度大于LST,结构不对称。远离坡折带的滨浅湖沉积背景所发育的层序的结构不完整且缺失LST,仅有TST和HST(如夏盐3井),但结构一般对称,TST厚度与HST大致相同。另外,LST厚度向着坡折带的上倾方向逐渐尖灭,如低水位始终在Y1井→Zh1井→Z1井→Z3井出现,而在夏盐3井缺失。SQ4层序的LST厚度由南向北发生变化,在Y1井为81.1m,Zh1井为71.5m,Z1井为48.3m,Z3井为36.7m,夏盐3井为0m;TST与HST的厚度变化与LST不同,在夏盐3井最厚,向着坡折带方向变薄。这种体系域的厚度增加与减薄趋势符合层序地层学理论中的“S”型地层厚度变化规律。沉积体系也有所不同,在坡折带附近发育:半深湖—深湖相、斜坡扇(如Y1井的SQ4层序)、辫状三角洲以及滨浅湖,在夏盐3井及以北为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并且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又分低位期、湖进期及高位期,低位期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限定在坡折带上、下倾方向,湖进期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产生于远离坡折带的向陆方向,高位期辫状三角洲与滨浅湖主要在浅水沉积背景上(如浪蚀底形)。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纵向上在坡折带附近及远离坡折带的向陆方向的区域叠加最厚。这种基于坡折带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给出了层序结构、体系域厚度的变化,以及沉积体系的横向变迁与纵向演化等等,从而为隐蔽圈闭预测提供了技术框架。
图3-27 Z3井合成记录及层序地层
图3-28 Y2井层序地层
图3-29 SN向Y1-Zh1-Z3-夏盐3井层序格架
图3-30 EW向Y2-Y6-Y1井层序对比
图3-31 Y2-Y6-Y1井地震对比(K1-J2X)
66
在东西向的Y2—Y6—Y1井的层序地层对比剖面上,以厚煤层及白垩系底部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为对比标志层,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图3-30)。与地震地层的划分一致(图3-31),达到了井-震层序地层划分的统一。层序地层格架内的重点目的层的4个层序对比结果较好,各层序的完整性与厚度、体系域构成与厚度、沉积相叠置与展布,以及砂体分布发生明显的变化。总体上,水道与水道迁移主要发育在Y6—Y1井。
图中显示LST的砂体厚,纵向上叠置,横向上交叉与对接,主要为河口湾、三角洲沉积,前者形成下切谷,后者构成低水位进积楔的主体。辫状三角洲前缘砂发育在J2xSQ1、J2xSQ2两个层序中,河口坝砂的连通性较好,分流河道砂呈孤立透镜状。河口湾与砂坪砂产生于K1qSQ2层序的下切谷中,河口湾砂不连续,与前人认为的白垩纪的连续底块砂有所不同;砂坪砂连通好。曲流河三角洲砂生长在K1qSQ1层序中,Y6井的分流河道砂呈典型的透镜体,层序上部的滨浅湖滩坝砂连续性好。砂体分布规律清楚:K1q的砂体不如J2x砂体发育。Y6与Y1井的单砂体厚、富集明显,砂体发育,连通性好;Y2井单砂体薄、分散明显,砂体相对不发育,连通性相对差。
总之,从层序地层角度出发,中3区块的隐蔽圈闭首先要找地形坡折带或缓坡带,在坡折带中找低位体系域,在低位体系域中找斜坡扇、下切谷河口湾沉积及低水位进积楔的三角洲沉积,以薄层砂或包于泥中的厚砂为油气目标。如Y2井的河口坝砂与下切谷砂、Y1井与Y6井的分流河道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