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介壳虫类的为害状、主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怎样?

 我来答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9-01-31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副牌:农村读物出版社)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农业领域唯一的一家中央级大型综合性出版社。为社会奉献的图书品种累计达2万多种,总印数4亿多册。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介壳虫是一种小型昆虫,也称蚧。种类很多。发生为害比较普遍的有吹绵蚧、堆蜡粉蚧、柑橘粉蚧、糠片蚧、矢尖蚧、褐圆蚧、红圆蚧、黑点蚧、紫牡蛎蚧、长牡蛎蚧、红蜡蚧等。此外,软蜡蚧和绵蜡蚧也比较常见,有的地区发生严重。根粉蚧目前局部地区发生于个别柑橘园,应注意防止扩散。
【为害情况】
介壳虫以雌虫的若虫、成虫寄生在柑橘的小枝、叶片、果实或根上,虫体以口针固定于寄主不断吸食汁液,致使树势衰弱,使叶片变黄、果实畸形,果实品质降低,以致落叶落果,枝条枯死甚至整株死亡。除盾蚧类外,多数介壳虫在生活状态下能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
【主要特征】
总的来说,它是非常特异的小昆虫,体长多为0.5~0.7毫米,雌雄异型。雌成虫无翅,头、胸、腹部分界不明显,腹面有发达的口器,除极少数种外,足触角和眼往往退化,常不活动。虫体上被有粉状、绵状或丝状等蜡质分泌物,或被胶质,或由若虫的蜕皮和蜡质胶合而成的各种形状的介壳,或虫体裸露。如吹绵介壳虫被有白色蜡粉,堆蜡粉介壳虫体背被有白色绵状蜡质分泌物。褐圆介壳虫、糠片介壳虫、黑点介壳虫、矢尖介壳虫、牡蛎介壳虫同属盾蚧类,背上均被有盾状介壳,卵产在介壳下母体中。无介壳的介壳虫如红蜡介壳虫等,在产卵之前虫体隆起成半球形,将卵产在体下。吹绵介壳虫、绵介壳虫等从体腹后分泌出一个蜡质卵囊。粉介壳虫类在虫体下分泌出疏松的绵垫状卵囊,卵产在卵囊中。雄成虫具有1对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极少数无翅。头、胸、腹部大多数分界明显,口器退化,足和触角发育正常。
现将三种主要介壳虫的形态分述如下:
吹绵介壳虫(Icerya purchasi),雌成虫虫体橘红色略被有白色蜡粉,有黑色短毛,椭圆形,背面隆起,腹末有白色蜡质卵囊,体长5~10毫米,雄虫体长2毫米,翅展5.5毫米。
堆蜡粉介壳虫(Nipaecoccus vastator),雌成虫虫体椭圆形,紫黑色,体背被覆一厚层白色似棉絮的蜡质分泌物,骤视之似一堆小白粉团,拨开蜡粉,即露出紫黑色的虫体,用手指按压有紫红色汁液。初孵幼虫紫色。
褐圆介壳虫(Chrysomphalus aonidum),雌成虫介壳圆形,紫褐色,边缘淡褐色,中央隆起,壳点圆形,赤褐色。介壳直径2毫米,虫体淡黄色,杏仁形。雄成虫淡橙黄色,具前翅1对,半透明。
【发生规律】
介壳虫一般喜欢生活在阴湿和空气不流通或阳光不能直射处,故寄生在叶片上的多附着于叶片背面,寄生在果实的则多在近蒂部果萼相接处或果面凹陷处。枝叶密生、互相荫蔽的果园发生严重,低温、高温对雌成虫和若虫的生长发育不利。喷药不当,如果橙园经常使用有机磷杀虫剂,把天敌杀死,有利于它的发生。果园管理不善,肥料不足或其他条件不适,造成树势衰弱,也会加重介壳虫的发生。在广东吹绵介壳虫每年发生3~4代,春暖后虫口密度渐增,5月为第一代产卵盛期,7~9月虫口特别少,10月以后渐增,冬季低温发育缓慢。堆蜡粉介壳虫、褐圆介壳虫1年发生4~5代,4月中至5月中第一代盛发。矢尖蚧、糠片蚧1年发生2~3代。
【防治方法】
①加强检疫。防止苗木等繁殖材料传播本地未发生的介壳虫种类。
②生物防治。经常检查,如发现天敌较多时不要随便喷药,更不要滥用农药,注意保护原有天敌。如果本地无天敌,可外地移入,如利用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可有效地防治吹绵介壳虫等。
③人工防治。冬季剪除虫害枯枝,并喷药防治,使虫口基数降低。对过密的果园要用回缩修剪或间伐方法处理,使之不过于荫蔽。
④防治指标。5%枝条或叶片发现有若虫。
⑤药剂防治。以冬治为主。其次抓住5月上、中旬幼蚧未固定时(爬虫期),有针对性的均匀喷药杀灭。当第1代防治失当后,还可针对以后每代幼蚧发生高峰期用药防治。若少量发生可喷药挑治。如为害严重,检查又未有相应的天敌时,则要隔15~20天连续喷药2次,有效或常用的药剂有:松脂合剂,夏、秋季20~25倍液,冬季8~10倍液。40%速扑杀700倍液,或40%速扑杀1500倍加95%机油乳剂250倍。95%机油乳剂或99.1%敌死虫乳剂120~180倍液。40.7%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