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有什么区别呢?
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通常指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两种。
1.费雪方程式费雪方程式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一本书中提出的交易方程式,即:M=TP÷V或MV=PT(7.1.4)式中: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
2.剑桥方程式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以重视微观主体为视角研究货币需求,认为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用哪一种方式保持自己的资产。
他们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受人们的财富水平、利率变动以及持有货币可能带来的利益等诸多因素影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每一个人而言,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货币收入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同理,对于整个经济运行体来说,货币的需求与收入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基于以上原理,马歇尔和庇古提出交易方程式,即:Md=KPY(7.1.5)式中:Md为名义货币需求,K为以货币形式保持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P为价格水平,Y为总收入。
那么,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有什么区别呢?第一,两个方程式对货币需求分析的出发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是商品交易的手段,而剑桥方程式强调货币是保持资产的一种功能。
第二,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商品交易支出的流量联系在一起,着重于货币支出的数量与速度。
然而,剑桥方程式以资产存量的角度去考察货币的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因此,费雪方程式又被称为现金交易说,剑桥方程式则被称为现金余额说。
第三,两个方程式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有所差异。
费雪方程式使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
换言之,在商品的交易数量和价格水平既定时,也能求出货币需求量。
而剑桥方程式则以微观角度分析在多种经济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对于保持货币的满足程度。
然而,人们保持货币需要付出成本,比如保持货币没有利息收入,这一点会影响保持货币的数量。
因此,人们要权衡决定货币的需求。
不言而喻,剑桥方程式中考察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
剑桥方式程式中,隐含了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众所周知,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