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聚-散与体积变化规律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基于于原始数据(表5-9),以Al2O3为惰性组分进行质量平衡计算,求得上述不同蚀变作用过程中的质量平衡方程、等比线图、元素得失柱状图和体积变异趋势。

表5-9 上志留统陀烈组岩石化学全分析样结果 w(B)/%

(一)元素聚-散

蚀变-矿化不同过程的质量平衡方程分别如下所述。

(1)千枚岩→含金蚀变岩

100g千枚岩-1.63Fe2O3-0.01P2O5-1.48CO2→28.28SiO2+0.37TiO2+3.73FeO+0.04MnO+0.44MgO+0.18CaO+0.71Na2O+3.19K2O+0.03F+135g含金蚀变岩

(2)尖峰岭花岗岩→含金蚀变岩

100g尖峰岭花岗岩-0.42CaO-1.78Na2O-0.12K2O→27.3SiO2+0.84TiO2+2.22Fe2O3+2.88FeO+0.03MnO+0.73MgO+0.47CO2+133.8含金蚀变岩

(3)含金蚀变岩→石英脉金矿石

100g含金蚀变岩-0.28TiO2-0.05Fe2O3-0.74FeO-0.06MgO-0.33Na2O-2.22K2O →32.05SiO2+0.02MnO+1.67CaO+0.01P2O5+1.68CO2+0.02F+127g石英脉

计算结果表明,蚀变和矿化过程中岩石发生明显的质量迁移(图5-9和图5-10)。千枚岩→含金蚀变岩的蚀变过程中,SiO2、TiO2、FeO、MnO、MgO、CaO、Na2O、K2O和F呈现不同程度的带入,Fe2O3、P2O5、CO2则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带出。尖峰岭花岗岩→含金蚀变岩蚀变过程中SiO2、TiO2、Fe2O3、FeO、MnO、MgO和CO2呈现带入特征。碱金属CaO、Na2O和K2O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亏损。这同岩体蚀变过程中钾长石、斜长石的大量绢英岩化,来自深部的富Si、Fe和CO2在蚀变过程中呈现明显富集。相应地形成石英-绢云母-黄铁矿的蚀变矿物组合。而成矿阶段,也即从含金蚀变岩到含金石英脉的变化过程中,SiO2、MnO、CaO、P2O5、CO2和F呈现不同程度的带入,TiO2、Fe2O3、FeO、MgO、Na2O和K2O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带出。总的来看,矿化早期(含金蚀变阶段)富集SiO2、FeO和亏损Fe2O3、CO2,显示了早期成矿流体应为以富Si-K-Fe2+为特征的酸性还原流体。这种富K-F流体可能来源于岩浆热液分异作用,当与区域浅变质岩(千枚岩)发生交代蚀变作用时,岩石中的Fe3+被还原,显示“带出”特征;而酸性条件下,岩石中的碳酸盐矿物发生溶解,迁移,从体系中“带出”。相应的蚀变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粗粒)-钾长石等。主成矿期(含金石英脉的形成),成矿流体从酸性还原逐渐过渡到碱性氧化性质,矿石整体以富集SiO2、CaO、CO2和亏损FeO、K2O为特征。这同矿床普遍发育的硅化、绢英岩化和碳酸盐化具有一致性,其中硅化同金矿化最为密切。

图5-9 围岩蚀变过程中组分含量等比线

a—为千枚岩→含金蚀变岩;b—尖峰岭花岗岩→含金蚀变岩;c—含金蚀变岩→石英脉矿石

5-10 围岩蚀变过程中蚀变岩石组分得失柱状图

a—千枚岩→含金蚀变岩;b—尖峰岭花岗岩→含金蚀变岩;c—含金蚀变岩→石英脉矿石

图5-11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体变趋势线图

(二)体积变异

与此同时,岩石体积在蚀变和矿化过程中亦发生明显变化。由图5-11可以看出,蚀变和矿化过程也是岩石不断扩容的过程。然而,岩石的体积变化除与流体-岩石化学反应有关,还同岩石受压破裂的物理过程有关。岩石变形的早阶段,微破裂作用形成扩容空间,流体发生充分的充填和化学反应,钾长石化多沿微裂隙发育,变形岩石呈明显的增大。岩石变形的晚阶段,亦伴随着一定的扩容,但此阶段岩石化学反应以钾长石化向绢英岩化转化,该反应会造成岩石体积的明显亏损(多大于10%)。此消彼长,从蚀变到矿化,岩石体积略呈亏损特征。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