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修身的修身是什么意思?
修身的意思是:修养身心。
出处:蜀·诸葛亮《诫子书》
选段: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扩展资料:
诸葛亮认为君子要达成修身、致远、成学目标的第一要义是“静”。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也指在日常生活中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同时受礼的约束。修身首先必须要静心,如果内心浮躁,那么人的行为就会难以控制。
诸葛亮所提出的“静”不仅指内心的静,而且也指行为的静和外部环境的静,“内静”与“外静”的合力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内心的静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行为的静是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两者兼具,才可称得上是君子的品性。
在人的学习过程中,“静”则更加注重于环境的静,如果外部环境嘈杂无序,那么学习的效果就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因此,在培育人们良好道德情操时必须要做到内心静、行为静和环境静。
静以修身的修身是指养性、养心。
所谓“静以修身”,是一种精神境界,“静"是一种修养,静不仅可以思考,也可以养性、养心。纵观历史,大部分有成就的人都是以静制动!
在静思的过程中,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思考可能会更上一个台阶。 而对于俭以养德,则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办法,德行的提高在于对于自身的约束,而“俭”则是对于自身的一种约束,对于德的修养则无疑是有好处的!
扩展资料:
出自《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修身 [ xiū shē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xiū shēn ]
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