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沉积盆地的分布及特点

 我来答
中地数媒
2020-01-20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中地数媒
中地数媒(北京)科技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奉行创新高效、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坚持内容融合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经营方针,以高端培训、技术研发和知识服务为发展方向,旨在完成出版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一、中国沉积盆地的分布和规模

中国及毗邻海域沉积盆地特别发育,经初步统计面积大于200km2的盆地有417个,沉积面积约574.8×104km2(表3-3;图3-17)(李国玉等,2002)。

根据各大含油气区沉积盆地的分布特征,以及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和探区划分,可进一步分为15个次级含油气区(陈昭年,2005)。东部含油气区分为3个地区:东北地区,有47个盆地,总面积59.6×104km2;华北地区,有42个盆地,总面积26.8×104km2;豫皖地区,有12个盆地,总面积17.3×104km2。南方含油气区分为5个地区:苏浙皖地区,有33个盆地,总面积8.4×104km2;闽台地区,有21个盆地区,总面积3.3×104km2;琼粤地区,有27个盆地,总面积3.5×104km2;鄂湘赣地区,有46个盆地,总面积13.1×104km2;滇黔桂地区,有30个盆地,总面积14.1×104km2。中部含油气区分为2个地区:川渝地区,有9个盆地,总面积21.8×104km2;陕甘宁地区,有14个盆地,总面积36×104km2。西部含油气区分为3个地区:甘青地区,有46个盆地,总面积49.6×104km2;新疆地区,有34个盆地,总面积97.4×104km2;西藏地区,有29个盆地,总面积50.7×104km2。中国内海及毗邻海域含油气区有27个盆地,总面积172.9×104km2

表3-3中国沉积盆地统计表(面积>200km2)

按盆地规模大小分类,全国417个盆地中,大型盆地即面积大于10×104km2的盆地有18个,总面积328.5×104km2;中型盆地即面积10×104~1×104km2的盆地有67个,总面积175.1×104km2;小型盆地即面积小于1×104km2的盆地有332个,总面积71.1×104km2。全国小型盆地数量多,占80%,而总面积小,占12.7%;大中型盆地数量较少,占20%,而总面积大,占87.3%。

二、大地构造单元及其基本特征

程裕淇等(1994)以中国五条代表古大洋的板块结合带,将全国划分为6个板块。这六个板块以塔里木-华北板块、华南板块和藏滇板块为主体,包括西伯利亚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部分(图3-18)。

中国最北部属于西伯利亚板块。构成板块核心的西伯利亚陆块在俄罗斯等国境内。西伯利亚板块南缘为准噶尔-兴安陆缘活动带,地跨中、蒙、哈、俄边境,以伊林哈别尔尕-西拉木伦结合带与塔里木-华北板块北缘的天山-赤峰陆缘活动带联结共同组成西贯中亚、东临日本海的天山-兴安褶皱区。

中国大陆北部的塔里木-华北板块,以塔里木、华北陆块为核心,它们与华南板块之间的昆仑-秦岭活动带,是一条十分复杂的叠加型复合造山带,南北两大板块于晋宁期碰接,古对接带大致在康西瓦—商南—荣成一线,又称秦昆结合带。

图3-17中国主要沉积盆地分布图(据李国玉等,2002)

图3-18中国大地构造略图(据程裕淇,1994)

中国南部板块格局较为复杂。华南板块以华南大陆为主体,包括陆缘海域及南海诸微陆块,其东南前缘以台东纵谷结合带与菲律宾板块拼结。华南大陆中元古代有扬子、华夏两个古陆,在四堡期它们对接于绍兴-萍乡-北海结合带。由于形成较早,且华夏古陆的大部已经沉陷,仅有小块体卷入南华加里东褶皱带,故仍将华南大陆划分为扬子陆块和华南活动带两个单元。华南板块的西部以空喀拉-温泉-澜沧江结合带与藏滇板块相接,后者规模较小,属于冈瓦纳大陆基麦里中间陆块的中国部分。高耸于中国西部的喜马拉雅山系,为印度板块与藏滇板块碰撞的结果,以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为两个板块的分界。西部边陲的西瓦里克带则为印度大陆向北的延伸部分。

燕山期以来,中国大陆被夹持于西伯利亚板块、印度板块、库拉-太平洋板块以及菲律宾板块之间。由于板块间的相互作用,中国早期形成的板块结构受到了强烈改造,并形成了以震旦纪—印支期板块为基础,以现代板块为主导的新格局。华南板块的西部陆缘以及藏滇板块,卷入了川滇青藏造山带。中国东部陆块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化”,并在陆缘地带形成了NE、NNE向的印支、燕山期构造带。中国东北部的完达山板片,是来自锡霍特褶皱系的推覆体。台湾中央山脉的大南澳地体,既是华南板块的活动前缘,又是欧亚板块陆缘褶皱系的一环,包括新生代形成的沟、弧、盆系,都是欧亚板块滨太平洋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地质构造格架,主要是晋宁期—印支期的海陆“开”、“合”,与燕山期以来现代板块活动的结果,地质构造面貌复杂,但在一定地域、不同时期板块运动所形成的构造单元之间,往往存在着规律性的演化关系,而且具有类似的动力体系、主体伸展方向和综合构造形态。

三、断裂系统及其特征

中国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受板块运动制约,具有较明显的展布规律。根据断裂分布地域组合特点及其动力体系,大体可将中国陆区的断裂分为北部、西南部、东部和中部四大组合。在前述构造域划分的基础上,将中国断裂系统划分为古亚洲型、特提斯型、华夏-滨太平洋型和贺兰-康滇型等四大断裂系统(图3-19)(程裕淇,1994)。它们大多形成于新元古代以后,但也包括卷入的古老断裂成分;它们主要发育于各自的地域(本部),但其他地区往往也有它们的形迹;它们不局限于造山带,也出现于具有相同组合特点的陆块部分。

1.古亚洲型断裂系统

主要发育于古亚洲构造域本部,主体断裂作近EW向展布,呈波状。北部天山-兴安地区以艾比湖-西拉木伦结合带为界,分为南、北陆缘两大断裂系:北部有包括克拉麦里-二连、额尔齐斯-德尔布干、华北陆块北缘等断裂带,并以发育蛇绿混杂岩带、蓝闪片岩带为特征;南部为昆仑-秦岭断裂系,总体作NWW向展布,以秦昆结合带为主干,包括昆仑-秦岭活动带北缘断裂带和扬子陆块北缘逆冲推覆断裂带等。古亚洲型断裂系统的伴生断裂有近南北向的张裂带,ENE—NNE、WNW—NNW向“X”型剪切断裂,其中塔里木陆块东南部以规模巨大的阿尔金南缘断裂带为主干,组成一个NEE向作显著左旋走滑的断裂系。

2.特提斯型断裂系统

包括如下3个断裂系统。

1)古特提斯断裂系,由澜沧江结合带、金沙江地壳拼接带和怒江地壳拼接带等组成,断裂走向呈“反S”状,西端北翘,中部近EW走向,伴有近SN向张裂带,东南段显著右旋走滑,向中南半岛伸驰;

2)新特提斯断裂系,以雅鲁藏布结合带为主干,西段略向南弯曲,东延至察隅地区急转南下,而喜马拉雅地区则为一条强烈的逆冲带;

3)右江断裂系,为一束以右江、紫云-南丹断裂为主干的NW向兼有左旋走滑断裂带。

图3-19中国主要断裂分布略国(据程裕淇,1994)

3.华夏-滨太平洋型断裂系统

包括以下两大系统。

1)NE向断裂系统:主要发育于中国东南部,称东南沿海断裂系,以逆冲断裂为主,有南澳-香港、丽水-莲花山、崇安-河源、抚州-遂川、长寿街-双牌等断裂。它们在接近沿海时均向SWW向偏转,伴有垂直海岸线的NW向横断裂和EW—NEE、SN—NNW向一对十分发育的剪裂面。

2)NNE向断裂系统:主体呈NNE向,往往兼有显著的左旋走滑,可分为:①大兴安岭-武陵断裂系;②郯庐断裂系,以郯城-庐江巨型走滑断裂带为主干,该断裂北部分为伊兰-舒兰、敦化-密山两支,南止于长江,华南地区出现赣江、宜黄-宁都、鹰潭-安远等断裂;以贺兰山至康滇一带SN向断裂带为主体,其次要形迹在华南分布较广。攀西地区发育有绿汁江、安宁河、小江等3条巨大的SN向断裂,形成于元古宙。中、新生代以来受到特提斯、滨太平洋两大构造域复合作用,成为纵贯中国大陆南北的断裂系。③台湾断裂系,由台东纵谷结合带和西部的前陆逆冲带等一系列断裂组成。

4.贺兰-康滇型断裂系统

以贺兰山至康滇一带南北向断裂带为主体,次要形迹在华南分布较广。攀西地区发育有绿汁江、安宁河、小江等3条巨大的南北向断裂,形成于元古宙。中、新生代以来受到特提斯和滨太平洋两大构造域复合作用,成为纵贯中国大陆南北的断裂系。

百腾科技
2024-06-13 广告
答案: 生物相容性材料Parylene 被列为是一种可以在体内长期植入使用的生物相容性材料.润滑,绝缘,防酸碱等.百腾科技根植园区20年,是您值得信赖的厂家.生物相容性材料:Parylene,派瑞林 ,聚对二......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百腾科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