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与主父偃同为汉武大帝心腹,为什么结局如此不同?
初略一看,两人的相似之处实在太多,都是文臣,尤其善长计谋,不善武力,伺奉的都是同一人,汉武帝刘彻,他们为汉朝的发展做出了无以能比的贡献,汉武帝对他们的离去深感遗憾,百姓为失去他们深为悲伤。但细细分析,两者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之处,比如说出现的时期,人物性格,人物做事风格,人物的结局都是各不相同。首先,他们出现的时期不同,东方朔出现在汉武帝还未登基为帝的时间段,那时的刘彻还是一介毛头小伙,冲动缺心眼,满满的都是缺点。主父偃出现时,刘彻已经是汉武帝了,也在东方朔的帮助下将窦太后扳倒,成功收回了属于皇帝的权利,汉朝万事待兴,正需要有能之才,汉武帝多么希望能再有一个东方朔陪在身边,帮他出谋划策,这时候主父偃便出现在刘彻的眼前了。其次,他们的性格和做事风格也是大为不
同的。东方朔更将偏向文人学士风一些,一身白衣,能掐会算,文学造诣也是十分高超的,出口便能吟诗作赋。主父偃则以谋臣形象深入人心。最后,东方朔的结局是美好的,功成身退归于山林,而主父偃为了能够推动汉朝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生命,
两者对比下,东方朔更超高,主父偃更悲烈。主父偃怎么死的今天我们探讨的历史是汉武帝时期的故事,汉武帝时期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个人是非常有名的,他的名字叫做主父偃。这个主父偃是山东人,在汉武帝发现他以后把他带到身边,汉武帝把他封为
武帝顾问。这个人得到汉武帝的欣赏,但是欣赏归欣赏。很多人并不了解为什么主父偃会死得那么惨。主父偃怎么死的呢?由于主父偃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在朝廷当官的时候,由于树立了非常多敌人,而
在那个时候恰巧齐王刘次昌自杀了,这个时候汉武帝以为是主父偃逼刘次昌自杀的。这个时候由于主父偃在朝廷内外树立了非常多的劲敌。所以说根本没有人替他说好话,而且他的劲敌赵王也从中说他的坏话,而且赵王一直在撺掇着汉武帝把主父偃灭了三族,事情到此结束。其实在这里需要说一个话外题,在主父偃当时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的时候,汉武帝其实想要原谅他,但是由于朝廷上众臣的舆论压力,而且小人一直在煽风点火,所以说这主父偃这样难得的人才因此而灭了三族之人。现在由于很多人经常会看电视剧,所以对于这一段历史,很多人会感觉这主父偃这个人死得特别不值得。但是无论值得或者是不值得,历史始终是历史,我们只能来选择了解它,并不能改变它。所以说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对于主父偃这怎么死的是印象十分深刻的。
说起主父偃,他在西汉时期的政治上有一定的地位。尤其在政治理论上很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所以武帝对他特别的重用。当然东方朔也是相当有智谋的一个人,东方朔虽然腿脚不便但是脑子却特别好使。
主父偃和东方朔
西汉主父偃与东方朔对比 主父偃与东方朔是怎样的人
首先东方朔这个人非常的幽默,尤其在说话方面都特别的圆滑机智。同时他也是一位忠心耿耿敢于在武帝面前直言上谏的人。对于这两个人物在历史上的记载,各有各的长处。
他们都在政治上面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如果非要在贡献上一较高低的话,东方朔在文学尤其是著作这一方面就要比主父偃略胜一筹了。
主父偃在性格上与东方朔完全不同,他常常因为自己的大公无私而得罪了很多的大臣权贵,以至于招来很多的仇恨。所以后来当主父偃出任齐相的时候,就有人借着齐王自杀这件事状告主父偃是拿了别人的钱财贪求贿赂,替别人害死了齐王。武帝听到这件事之后,就将主父偃及其九族都杀害了。
对于东方朔来说,他的官级是没有主父偃的官级高的,但是却会在武帝面前察言观色。有时候武帝如果在政治方面做错了什么事情,东方朔也通常会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圆滑地把武帝的政治失误表现出来,所以汉武帝还是很看中东方朔的,很多时候汉武帝都会叫来东方朔来阐述自己对某些事的看法。
汉朝主父偃
汉武大帝手下有很多的大臣,其实对于这段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或许会感觉其实有一个人是令我们很惋惜的。这个人就是主父偃。汉朝主父偃是汉武帝亲封的武帝谋士,而且还是一名正直不阿之人。但是,这个正直不阿之人他的结局也不太遂人意,关于汉朝主父偃的历史我们来了解一二。
那个时候的汉朝时汉武帝一人掌权,当时他的手下有一个非常出名的主父偃,他们的关系是非常好的,而且汉武帝还把他视为举足轻重之人。但是在追究到他的死因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主要是因为和主父偃对立的是汉室宗亲们,而汉室这些人的影响力并不算小,所以有很多人都在一直背后打压着主父偃。
汉朝主父偃他连着逼死了两大储候王,其中一名就是齐王刘次昌。所以有更多的汉室宗亲们会受不了,因此会频繁地像汉武帝参本。虽然汉武帝也有心想要帮主父偃,但是那个时候由于主父偃并没有在朝廷上树立好的人气,所以根本没有人会替他求情,结局是意想得到的,然而还因为此事,主父偃三族全部被诛灭了。
一名正直不阿之人,生活在那个朝代,虽然说有可能因为他本身的性格造成后来的结果。但是这也证明了其实古代还是有很多人可以不顾朝廷黑暗,勇于揭发腐败的大臣。关于这些历史人物的了解。其实是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查找资料了解的,当然也可以在电视剧里面来了解的。
东方朔,西汉辞赋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汉书•东方朔传》)。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于是写《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以陈志向和发抒自己的不满。
《答客难》以主客问答形式,说生在汉武帝大一统时代,"贤不肖"没有什么区别,虽有才能也无从施展,"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揭露了统治者对人才随意抑扬,并为自己鸣不平。此文语言疏朗,议论酣畅,刘勰称其"托古慰志,疏而有辨"(《《文心雕龙》•杂文》)。扬雄的《解嘲》、班固的《答宾戏》、张衡的《应间》等,都是模仿它的作品。《非有先生论》假托有一非有先生在吴作官,三年"默然无言",吴王问他,他趁机用历史上许多诤谏遇祸的故事,启发吴王,劝谕帝王应虚心纳谏。篇中几个"谈何容易",感慨万端,意味深长,是传神之笔。另有骚体赋《七谏》,因袭楚辞,无甚新意。此外,《神异经》、《十洲记》等书,曾托东方朔名流传,实际非他所作。
而主父偃与东方朔正相反,《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对主父偃都有记载。史载:主父偃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及春秋百家之学,晚而学易。主父偃早年游说燕赵诸公子,不得重用,后西入关朝圣阙。卫青多次向皇上引荐而不见。一日,从早上求见于阙下,直到晚上才许可进见。偃献策,使皇上大悦,后于一年之中连升四级。百官及诸候害怕他向皇上说坏话,都向他行贿,他对此来者不拒。有人对他说,“你也在贪横了”。他回答说“我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
让我对主父偃刮目相看的是,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谋略。西汉之初,诸王势力很大,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是当时皇帝很头痛的事。即要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国家的统一,又要保护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父偃对此向皇帝进策:现在诸五诸候的政治遗产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它诸公子得不到什么利益。不如下召,让诸王的子孙们都有继承土地、财产的权力,这样,即示皇帝恩德,使诸王的子孙们高兴,又可以在几世之后便让诸五的领地越分越小。诸王的势力不消而自弱了。此是一举两全之策。
应该说,这个策略实在高明,在此之前的晁错就是因为向皇上提出削蕃的主张而激起诸王之乱,也就是人们熟知的那个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而造反的历史故事。这两者比较一下,高下便可见了。
主父偃是高明的,然而他的死也一样死于他的高明,他同晁错一样,最后都成了中央与地方矛盾斗争的牺牲品。因为燕王顾忌他向皇帝提出的一些政治主张,便借齐王自杀之事向皇帝揭发他的短处,主父偃最后被族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