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有哪些精彩片段?
正如桃桃林林对电影《狗十三》的评价:“《狗十三》与常规青春片最大不同是:不煽情、不抓马。映后交流,我们都不约而同地聊起自己。”这份魅力除了剧本构建的“真实”之外,与导演和摄影指导在电影拍摄方式和镜头构成上的反复推敲密不可分。在“重回现场”的对谈中,据曹保平导演和摄影指导罗攀回忆,当初两人在构思时,本打算采用非介入式的旁观角度调度拍摄,但最终两人选择了“介入式”角度,从李玩的感受出发去讲述故事。曹保平导演将其形容为:“这是一种逼近演员,某种意义上和演员一同呼吸的方式。
”这种尝试也奠定了整部影片情感充沛的美学基础。同时,如此拍摄角度在“教室打蝙蝠”这场戏中也有体现,正如导演诠释:“这一场戏有丰富的表意内涵,所以我们想呈现的是蝙蝠的角度,呈现它闯入人类丛林的恐惧感。”曹保平导演将更深的内涵和思考暗藏于拍摄方式中,这份巧思也成功地带领观众们沉浸剧情,勾起了与自己有关的回忆,影片更因此成为“一部不想放过任何细节”的良心之作。
“生活是最好的素材,但好作品是让最好的设计看不出痕迹。”有网友如此评价电影《狗十三》。曹保平也曾阐述:“这个剧本,恰恰好在不够完美,有非常多的枝杈,你其实可以把这些枝杈剪掉,但每一个枝杈都很生动,特别有生命力,这也是真实所具有的感染力。”电影保留的“毛边”,让影片“真实感”更升级,也让许多片段深入人心。在“扎心”的家庭闹剧一幕中,主演果靖霖被导演要求“真打”;在“戳泪”的车内和解片段,果靖霖在封闭车内空间无杂念感受角色内心涌动;在“教室打蝙蝠”这一幕中,客串老师一角的摄影指导罗攀于动作细节间见微知著。主创们的尽心付出,也让这些片段成为观众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如微博大V楚沐风所说:“《狗十三》表达出了生命力量的真实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