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人才的李世民,当年为何一定要杀了单雄信?
三个原因,一是单雄信曾枪刺李世民,二是单雄信反复无常不好控制,三是当时天下将定,而李世民麾下勇将如云,不缺这样一个。
第一点,在武德三年,李世民奉李渊之命攻打洛阳。九月,有一次李世民带着少数人马(大概数百人)在榆窠打猎,不知如何暴露了行踪,王世充率领数万步骑冲杀而来。勇将单雄信一马当先,举枪直刺李世民。
危急关头,尉迟敬德跃马而出,一枪刺倒单雄信,乘敌军稍退之际护着李世民先行撤退,再回马反击,在王世充军中往来冲杀,终于保证李世民顺利退回大营。此事,李世民心有余悸,重赏了尉迟敬德。李世民固然是宽宏大量,但人非圣贤,非要对曾经差点让自己性命报销的人既往不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单雄信举枪刺向李世民的那一刻一定是恐惧的,对单雄信的恨也不是能轻易消减的。
第二点,单雄信有反叛前科。单雄信在江湖上素有“轻于去就”的不良口碑。他早年投奔瓦岗寨翟让。后来翟让让位于李密,李密对翟让不放心,杀死翟让。单雄信本心向翟让,但见翟让已死,立刻向李密磕头求饶。
李密的谋士房彦藻认为此人“轻于去就”,不可信任,劝李密杀他。李密看重单雄信是一员虎将,不忍心。结果单雄信果然不忠,在李密与王世充交战战败时,单雄信投降,又成为王世充的心腹,替他效命,可谓反复无常,缺乏忠心。这样的人即使归顺也难免不再反叛。
第三就是当时强敌已尽,而李世民麾下猛将如云。隋末各地割据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到了武德三年,除了一些并不特别强悍的之外,只有李渊的唐军、王世充的郑军、窦建德的夏军三足鼎立。洛阳、虎牢一战,李世民击溃郑夏联军,生擒窦建德,逼降王世充,唐军已经可以横行天下,至少在当时看来,没有什么更需要大规模用兵的所在了。而在唐军中,属秦王李世民麾下人才最多。
就以武将来说,诸如那个刺伤单雄信救李世民的尉迟敬德,因不齿王世充为人投奔李世民的秦琼、程咬金,还有罗士信、张公瑾等等,个个万夫不当之勇。哪里需要再冒险招降一个曾经要杀自己还反复无常的武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