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中国选择使用简体字?和什么有关系呢?
因为简体字更加便于扫盲和教育普及,这和推行简体字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还并没有完全使用简体字,在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仍然将繁体字作为常见的正字使用,简体字的推行和使用主要在大陆地区。而我们选择使用简体字是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的。汉字作为现在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了十分漫长的时间,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仓颉造字,再到甲骨文,金文,篆书等等,经过了五千年的历史,才慢慢演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汉字简体化运动是我们了解的,对目前汉字使用现状影响较大的一次文字改革运动。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经济亟待发展,这其中,发展工业等行业,需要大批有文化的人才,但是当时全国范围内,文盲率高达80%,很多人是完全不识字的,还有一大部分人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因此,为了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为教育普及做铺垫,国内发起了扫盲行动。而之前一直使用的繁体字对于当时的普通人来说,笔画繁多,还有很多异体字,造成了一定的学习障碍,因此为了更快更高效地学习知识,开始了汉字简体化运动。
《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在1955年通过会议讨论通过,并在1956年正式推广。我们现在比较常用的简体字,大多来自1965年的《简化字总表》,共2236个。汉字的使用,对于降低文化学习门槛,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国民教育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国内的经济发展。
当然,简体字的使用并不意味着繁体字完全消失。繁体字在日常书写以及正式公文中不会出现,但是在书法作品,匾额等中较为常见,它的作用从日常使用转换为艺术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