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有怎样的心态呢?
在育儿的道路上,家长们也都是经历过各种状况,从无数次失败中总结经验和孩子一起成长的。
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崩溃,失望,但更多的是开心和成就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育儿之路走向正轨。
育儿过程中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摆正心态,任何道路开启之前,都要做好心理准备,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就能成功30%了,心态虽然听起来很抽象,看不到也摸不着,但是如果真的注意的话,能够成功的人都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只有这样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如果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一遇到事就着急,分分钟气的爆炸,那再好的育儿方法也是没有用的。
为什么做父母的总是会有焦虑的心态呢?- 1. 自己不会育儿方法
- 2. 想要孩子乖乖听话,不允许他们做其他事
- 3. 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由于有愧疚感导致焦虑
- 4. 孩子不好好吃饭,焦虑
- 5. 怕孩子读书跟不上焦虑
- 6. 孩子性格内向,焦虑
- 7. 孩子太活泼淘气,好动焦虑
- 8. 育儿中想要做好,但总是失败,焦虑
- 9. 来自社会各界压力的焦虑
其实仔想想很多焦虑原因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会让父母反复抓狂,所以重点不是因为什么而焦虑,而是要改变焦虑的心态,不然孩子就算做的再完美,家长也总是觉得他们不够好,需要再改进。
尤其是关于孩子性格方面的问题,外向孩子的家长希望他们能安静一会,而安静的孩子家长希望他们能大胆活泼一些。
就像围城内外的人一样,不管孩子什么样,家长总是希望他们往反方向靠拢,你羡慕他的孩子乖巧,他羡慕你的孩子活泼。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其实孩子现在的缺点,在将来有可能就会变成缺点,家长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孩子性格内向长大之后就会变成沉稳和冷静。而顽皮好动则是有创造力的表现,这样的孩子社交能力会更强,更容易融入新环境中。
爱捣蛋的孩子有冒险精神和独立意识,所以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动不动就焦虑,总想把孩子往另一个方向改变,撕掉孩子身上的标签。
尤其是家长不要总当着孩子的面说他们的性格特征,比如说孩子胆小,顽皮,内向,粗心,喜欢捣乱,不专心,这些都是“家庭式催眠”。
孩子听多了,就会觉得爸爸妈妈都这样说我,我一定就是这样的人。从而更加往这个标签上靠拢。
中国式家庭教育经常是一批判为主,从小家长就不擅长夸奖孩子,而是当着别人的面说孩子的缺点。
但其实如果能够换一个方向,不管是当着别人还是在家里,多说说孩子的优点,孩子久而久之就会朝着优点的标签成长。
1%的错误意味着100%的失败马云曾说100-1=0,大家都不相信,于是他就在黑板上写了4道简单的数学题,1+1=2,2+9=11,3+12=15,8+8=19。当写道最后一道题的时候,大家纷纷表示这是错的,马云说我前面写对了三道题你们都没有鼓励我,为什么错了一道题就哗然了呢?
生活中就是这样,大家总是对错的事情特别关注,但是正确的就视为理所当然。
不管是对待孩子还是生活中的事情,善于去发现美好的,不要仅仅盯着缺点,你才不会那么焦虑,不要让孩子1%的错误,蒙蔽了家长的双眼,看不到他99%的优点。
多夸奖少批评,多说事情少说个人,父母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不要总和孩子说“我养你这么大不容易,你应该做××来回报我”“你这样不听话,怎么对得起爸妈养你这么大”“你乖乖的,我才爱你”其实这样条件式的养育,对孩子来说容易让他们不愿意做真实的自己,需要伪装。
建议家长对孩子多说“不管你怎么样,我都爱你”让他们知道家长对孩子的爱不会因为孩子不乖而改变,也不会因为多拿一个奖状,多考一个高分而爱,低分就不爱了。
孩子不会因为失去父母的爱而惶恐,家长要确定不管孩子什么样都能做他们坚强的后盾,并且要向孩子表达出来,这其实也是在对自己做心理暗示,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表现我都爱他,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久而久之育儿焦虑就会减轻很多。
这个世界本身就没有绝对的完美,孩子70%的不好,都是因为父母过度焦虑,就像吸引力法则说的,越是怕什么越来什么。
育儿之路很漫长,也许今天学习的育儿方法并没有马上见效,但是要相信,每做一次好的改变那都是值得的,如果孩子哭的时候,靠恐吓他们马上就停止了,但对孩子来说这就是心理负担,是负面管教。
不如去了解正面管教的方式,一点一点改变,或许初期并不能马上见效,但是对孩子来说是有益处的。
很多时候可能家庭中只有爸爸或者妈妈自己学习了育儿知识,但是家人不认同不理解,也不要因此而焦虑,不要有“我一定才是对的,我要做好”这样的想法,没有必要强求别人和自己是一样的,要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包括伴侣,老人等等。
孩子习惯一个新方法需要时间,家人也是一样的,其实孩子同样也在考察父母,看看他们是不是有毅力能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