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刘备巅峰时期的力量且孙权不反水,蜀汉有多大机会干掉曹魏?
用时间点来看三国故事,公元219年,孙权反水偷袭荆州,此后三国格局发生质的变化。公元220年关羽被杀,同年曹操病逝,曹丕称帝,建立曹魏王朝。公元221年,张飞被杀,同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王朝。也是在这一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与孙权火并,并且于第二年战败收兵白帝城。
从此蜀汉一蹶不振,有生力量丧尽,刘备最精锐的一支军队荡然无存。蜀汉内部内乱不断,南蛮崛起,各地太守叛乱。在这个时候诸葛亮临危受命,接过了蜀汉大旗,帮助刘禅一一平定内乱,勉强维持住了蜀汉的局面。其实我们看得出来,所有事情的关键点,就在于公元219年,孙权偷袭荆州。那么如果孙权那个时候没有偷袭荆州,刘备可以战败曹操吗?
01刘备形势大好,荆州、益州、东吴可以同时出兵北伐。孙权成为了事情的关键点,当年构建孙刘联盟的时候,其实孙权心里就很不服气。不过没办法,没有刘备的帮助,孙权别说抵抗曹操,他连足够的勇气都不具备,毕竟岁数太小了。战败曹操以后,孙权一直认为,他出力最多,所以这荆州的地盘应该是他的。
为此围绕荆州展开了一系列纷争。公元215年,在刘备让出了长沙、桂阳、江夏等地以后,孙权暂时得以安歇,不过也让孙权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筹划偷袭。公元219年,这个时候刘备可谓是形势大好,在诸葛亮、法正等人的帮助下,刘备带领一干武将强行夺取了汉中,正面战场上击败了曹操,斩杀了曹操大将夏侯渊。
同年刘备晋升为汉中王。公元219年同年,关羽从荆州发兵北上,准备夺取樊城和襄阳,继而攻入中原腹地。曹操吓得打算迁都。这个时候如果孙权没有反水,那么孙权可以从合肥地区北伐,而刘备虽然刚刚经历了汉中之战,但是也可以选择派一支部队,从汉中之地进攻关中,以为策应。
那么这么一来,在公元220年这一年,曹操病死了,关中、襄樊、合肥等地处处有北伐大军,曹丕根本就无暇应对这汹涌而来的攻势。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
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遣刘封、孟达、李平等攻申耽於上庸。---《三国志》
为此曹魏集团必然会再次败给孙刘联盟,剩下的,那就是和楚汉之争类似的孙刘争霸了。三家都在的时候,可以保证暂时的和平,可是两家纷争的时候,必然会引发大战。
02隆中对的后半段,便是待天下有变再出兵北伐。早在诸葛亮尚未出山的时候,就已经为刘备规划好了未来的行军图。而且刘备也是这么做的,先占荆州,后占益州,从而逐渐做大。但是隆中对有一个很大的前提,那就是修好孙权。诸葛亮自己也明白,要想灭了曹操,就必须要跟孙权把关系打好了。其实荆州之地,正是和孙权处理好关系最重要的砝码。
之所以说荆州是借来的,而刘备也没有做过多争辩,其实这也是计划之一。如果孙刘两家没有荆州这一利益争端,那么彼此之间的关系,根本就不可能达到联合的局面。在诸葛亮的计划里,荆州需要一点点作为诱饵放给孙权吃,但是也不能一下子让他吃太饱。
正当孙权吃的这个过程中,刘备就可以在益州和关中逐渐壮大自己的力量。其实对刘备来说荆州之地,有一个南郡就足够了。为什么呢?因为南郡是可以北伐的关键点,也是荆州非常大的赋税重地。这一点孙权最初是不了解的,可是后来明白过来,才会想到反水。
公元220年,是三国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去世的英雄豪杰太多,比如说曹操、关羽、法正、黄忠、程昱、夏侯惇等人。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隆中对》
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关羽是非自然死亡,所以孙权不反水,关羽是可以活下来的。那么隆中对的后半段也就可以达成了。刘备出川、关羽北伐,双管齐下,再加上孙权不给他们使绊子,那么北伐大业可定。
03北伐时间上的确仓促了一些,并不保险。公元219年,刘备汉中之战获得大胜,可是与此同时,刘备也是损兵折将。这一战过于庞大,一时半会儿刘备真的很难缓过劲儿来。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三国志》
公元219年同年,关羽发动北伐,这是逼着刘备在这种情况下完成隆中对的计划。可是条件成熟吗?并不成熟。首先刘备和孙权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段时间,并没有处理好。刘备一口气让出了三个郡给孙权,使得孙权胃口越来越大。其次刘备刚刚打完汉中之战,仅仅隔了一个月的时间,关羽就发动了北伐。
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时机,所以刘备并没有同样北伐关中。再者曹操这一年还没有死,曹魏集团依旧同仇敌忾。刚刚在汉中之战战败,曹魏君臣都想要找回颜面。在这种情况之下,北伐根本就不合时宜。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北伐呢?时间应该往后至少再拉伸2年。也就是在公元221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这一年,关羽带兵北伐,刘备这边也恢复了元气,可以帮助关羽一起北伐。
总结:刘备不能只盯着曹操,却忘了背后的孙权。公元221年,如果关羽选择在这一年北伐,那么同样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孙权会不会偷袭,十之八九是会偷袭的。
所以说,刘备这个时候不能只着眼于曹操,他更应该防备着背后的孙权。当时刘备缓过劲儿来了,一方面要出兵关中,一方面还需要支援关羽。关羽手里的人马虽然彪悍,可是毕竟人数不足。他全拿去北伐了,谁来保卫南郡呢?所以说蜀汉集团北伐的关键,并不在曹魏那边,而在孙权这边。
一旦关羽打开了襄樊的缺口,那么中原地区就完全对他开放了。这对曹丕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与关中相比,曹丕当然更愿意防守襄樊。到时候襄樊僵持不下,而刘备已经轻松地袭取了关中。得到关中之地以后,刘备的实力便不可同日而语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根本没有机会,刘备巅峰时期的力量只能与曹魏维持一个对峙的局面,想要击败曹魏,根本不可能。
曹魏占据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等九州,是三国中地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蜀汉仅仅只有荆州,益州两州,在地域面积上,与曹魏差距明显,地大才能物博,只有国土面积大,才能让这个国家兴盛起来,这也是为何三国后期曹魏人马源源不断,而蜀汉人才凋零的重要原因,国土面积决定一个国家的走势,如果曹魏和蜀汉相持起来,第一个扛不住的就是蜀汉政权。
其一,曹魏占据的地域都是人杰地灵之地,也是自古出文武良将的地方,虽然说蜀汉巅峰时期有五虎上将关羽,马超,张飞,赵云,黄忠,文臣有诸葛亮,法正这些人物,但是我们要考虑到这些人物都是中原一带或者江东地区出品的人才精英,而在蜀汉这片地域中,就没有出现文武全才,这就使得蜀汉人才太过匮乏,而曹魏这边,则是人才济济,郭嘉,荀彧,司马懿,司马师两兄弟,这样人都是曹魏占据地区出品的精英人才,他们使得曹魏国势经久不衰,成为独一档的国家。
其二,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时期多次北伐不成功,主要的原因就是粮草不济,一方面是因为蜀汉的粮食产量并不高,粮产能力有限,这就造成了蜀汉军队的用粮荒,让蜀汉在用兵的时候,比较被动,另一方面是蜀汉多为山路,路途比较险恶,多为山区小路,蜀汉的后勤运输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没有粮草,蜀汉的兵士就得饿肚子,没有即战能力,所以说,就算是刘备的巅峰时期,他也无法解决后勤补给上的问题,一旦蜀汉军队孤军深入到曹魏的境地,很容易成为一个待宰的羔羊,
其三,刘备乃至整个蜀汉的军政界,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击败曹魏,我们都知道刘备曾经在汉中地区,击败了曹操率领的曹军,当时为何刘备并没有乘胜追击,这就是因为刘备是倾起全力和曹操较量的,而曹操只是动用了曹军的一部分人马,虽然说输掉了这汉中之战,但是曹军并没有多大的损伤,主力尚在,刘备出了全力,而人家曹操并没有出全力,如果曹操出全力,刘备并不一定能够招架的住。
因此我们综合来看,蜀汉的国力,要远远落后于曹魏的国力,双方在地域面积,人口数量,文臣武将的比拼上,都是完全处于落后的,因此就算刘备拿出巅峰的国力和军事力量,也是很难击败曹魏的!
问题出现在关羽和孙权身上,我一直不明白为何关羽非要单独北伐不和刘备配合?现在想想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看入川诸将立功,他急了,这和他骄傲的性格也很相符,本身从荆州北伐也算是蜀国既定国策了,没有问题,但是关羽出兵时机不对,起码等刚打完汉中之战的刘备好好歇歇,然后研究好了同时出兵。
再说孙权,这个人绝对是三国第一搅屎棍。进攻没赢过,防守没输过,他看刘备吃肉和关羽一样也急了,于是错误判断形势,认为刘备太强了,其实最强的还是曹魏。面对曹魏蜀吴短时间内只能联合。吴国只有一个明白人,鲁肃,可惜死了。其他人基本上都是搅屎棍。
后来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蜀吴两败俱伤,曹魏灭亡二者只是时间问题了,但是孙权如果不偷袭荆州呢?结果就是蜀国可能变强一些。但是还是不如曹魏,蜀国北伐与曹魏必定形成长时间的僵局。孙权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就行了,不可能说蜀魏有一方一下子就被灭了。孙权有足够的时间应对。而且搞不好是蜀魏两败俱伤,孙权统一天下呢?早知道孙权和刘备曹操相比最大的的优势就是年轻,把刘备曹操都熬死了,蜀魏国力再两败俱伤,孙权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所谓生子当如孙仲谋其实就是矬子堆里拔大个,当时那些官二代都不咋,你看刘备的儿子,刘表的儿子,袁绍的儿子,一个比一个废。。孙权相对来说成优秀的那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