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孟子》的著作有哪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孟子是中国儒家早期了不起的人物,他倡导人性本善,坚持仁义并举,丰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理论,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孟子》中。《孟子》一书对后人的教育和启发甚多,影响深远。在《孟子》一书中,“君子”是一个高频词,出现八十余次,书中从人格上、道德上把仁人志士、仁义之人、有道之人称作君子。国学大师钱穆讲“中国人讲人,列出许多区别来,如君子小人,善恶贤不肖等,而最高则有圣人”,还说“讲做人道理,实为中国文化之精髓”。
《孟子》中“君子”“小人”的对比,有明朗朗的一句“君子小人,每相反而已矣”。(滕文公上3)提醒人们注意君子和小人的分别。与小人对立的还有“大人”。大人者,德行高尚的人。如“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14)体有贵贱,有小大,所以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孟子提出了“心之官则思”的名言,明确了大人“立乎其大”的要求。
《孟子》中讲了君子之耻:“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离娄下18)名声超过了实情,君子会感到羞耻。人和水一样,要有本源,才能形成壮阔之势,而不能靠虚假包装,蒙混社会大众。“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人不能没有羞耻感,失去了耻感,就真的很无耻也很可怕。后世顾炎武特别讲到做人要“行己有耻”。做人要自己知耻,否则无从谈起。
来源:青年时代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