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地球,恐龙现在会进化成什么样呢?
即使没有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地球,其实恐龙依然会灭绝。具体原因我们分析一下。
地球生命的偶然与必然
其实,地球生命在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必然与偶然,偶然事件是指地球生命的演化没有方向,生物总是尽可能地在适应环境。
比如:地球早期由于空气中游离氧较少,因此地球早期生命都是厌氧生物。再加上早期地球没有形成臭氧层,太阳风以及其他宇宙射线能够直射到地球表面,所以对于当时的生命而言,海洋才是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床,而陆地则相当于今天的沙漠、火山一样,是大多数生命的禁区。
正因为地球环境的改变,因此地球能够演化出什么生命完全是偶然事件,比如地球一共经历过5次生物大灭绝,如果演化有固定的方向,那么这5次大灭绝之后,再次出现的生物应该和原本的生物形式差不多。
但结果却是大有不同:从厌氧生物,到喜氧生物,再到昆虫,恐龙,哺乳动物,这些生命无论是结构还是繁衍以及生存方式,都有着较大的区别。
但也正因为地球环境会发生改变,因此有些事情必然会发生,比如:生物灭绝。
当空气中氧气含量稍微变化一些时,一些不能够适宜氧气的物种会灭绝;当空气温度稍微上升或者下降几摄氏度时,一些不适宜温度变化的生物也会灭绝。
比如猛犸象,它的灭绝和人类的捕杀,冰期的来临有关。
恐龙虽然生活在温暖的时代,但它灭亡也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
没有小行星撞地球,恐龙会演化成什么样?
虽然主流学家把恐龙灭绝归结为小行星撞地球假说,但其实小行星撞地球的一瞬间并不会造成恐龙灭绝,而是它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环境的变化。
首先,由于小行星撞地球产生的冲击力直接作用于地壳层(也就是地球表面),而地壳下方是岩石层和软流层,软流层是流动的熔融物质,因此它会在力的作用下而流动。
小行星撞地球所产生的冲击力会让地壳带动着软流层移动,当板块发生较大规模的移动时,会造成地质灾害频发,如:火山、地震、海啸。
这些地质灾害会引发当地环境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改变,如:植被减少,种子不发芽,由于植物是食物链的衫圆灶最低端,因此当植被减少时,食草动物以及食肉动物数量也会相应减少。
再加上火山灰导致的太阳光线无法照射到地球表面,因此地球会降温,一些不适宜环境的恐龙,也会灭绝。
由此可以看出,真正导致恐龙灭绝的,依旧是地球环境变化。所以,如果没有小行星撞地球,恐龙依然会灭绝,但在灭绝之前,恐龙体型可能会变得更小一些。
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和温度息息相关,温度在温暖的季节长势比寒冷的季节长势强;热带植物比寒带植物生长更旺盛。恰好,恐龙生活的时代温度温暖,非常适宜植物生长。
根据生态链我们知道,植物是生产者,它可以利用光合作用,把太阳能量转化为自身能量储存在体内,而食草动物通过摄入植物获取能量;食肉动物通过摄入食草动物摄入能量。
因此,一片土地的植物长势好坏,将能直接影响当地的物种多少。
恐龙由于体积大,因此需要每天摄入的能量非常多,比如一只腕龙每天需要消耗1500公斤的植物,而一只大象一天仅能消耗150公斤的食物。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恐龙对生态环境要求很高,一旦温度稍微下降,植物长势稍弱,就会引起一些大型食草动物因缺乏食物而死亡。
根据地球以往温度变化规律我或扮们知道,地球分为大冰期和间冰期,而在间冰期之中又分为温暖期和小冰期,小冰期时温度会降低,导致植物长势较弱,比如我国明清时期就发生过一次小冰期。
虽然大冰期每隔1.5亿年才发生一次,但小冰期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如果小冰期的腔虚延续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恐龙发生小范围的物种灭绝,一些体型较大,每天消耗量大的物种将会首先灭绝。而一些体型较小的恐龙,可能会躲过一轮又一轮的小冰期。
但在6200万年后,地球将会迎来第四纪大冰期,大冰期能够影响的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可能绝大多数恐龙将会在第四纪大冰期灭亡。
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那么恐龙依旧会称霸地球很长一段时间,人类以及其他哺乳动物祖先的生存空间将会进一步压榨,届时人类很有可能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