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敢和马谡同为军事理论高手,为什么只有韩信最成功?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一个词——“置于死地而后生”。这是一条军事理论,出自《孙子兵法》。它的原文是“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在战场上,当士兵们面临退无可退、不进则死的境地,总会舍生忘死、奋勇杀敌,争得一线曙光。
在古代战争中,这方面最成功的实践,莫过于楚汉战争时期韩信的“背水一战”。
在“汉赵之战”中,韩信凭借3万陷入死地的汉军,击败了7倍于己的敌人,创造了军事史上的神话。
然而几百年以后,另外一个被称为军事天才的将领,同样主动把自己的士兵陷入死地,可结局却是全军覆没。这就是三国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同样的原理,应用在相似的情境中,为何会出现如此迥异的结局呢?
1、战前形势
“汉赵之战”发生前,刘邦先是率领50余万诸侯联军拿下彭城,接着又被项羽以3万精兵打得大败,一路退到了荥阳一带,双方展开了拉锯战。
因为刘邦大败,原来已经投降的魏、赵、代等诸侯国开始纷纷反水,倒向了项羽以一边。
为了应付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刘邦一面与项羽死磕,一面派韩信北征。
在韩信消灭了魏国后,刘邦又采纳了他“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的建议,给了他3万人马,北上消灭赵、代两国。
韩信先是长驱直入、长途奔袭,攻灭了代国,随后他又东进,开始攻打赵国。
当时,尽管韩信屡战屡胜,士气正旺,但他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
1、韩信仅有3万人马,而赵国军力多达20万;
2、赵军控制着太行山脉的井陉口,此地为天险,易守难攻;
3、韩信孤军深入千余里,后勤补给困难,而赵军则是以逸待劳。
而唯一能让汉军体现出优势的,恐怕就是主帅韩信的军事天才了。
反观赵军,其主帅陈馀虽号称天下豪杰,深知兵法,但却不懂权变、刚愎自用。他没有采用谋士李左车分兵迂回包抄的建议,而是放韩信进入井陉口,然后伺机用绝对兵力优势与其决战。
2、反客为主
按照一般的军事常识,进攻一方达到3倍于防守一方的兵力时,才能考虑主动出击,掌握战争主动权。如此说来,对于韩信来讲,主动出击就显得不太现实。
毕竟汉赵双方的兵力对比是1:7,而且赵军已经摆好了决战的架势,只等汉军前来送死。
在常规战法必败的情况下,韩信认为唯有引蛇出洞,吸引敌人主动进攻,才能让敌我双方主客异位。
于是,韩信将兵力一分为二,其中1万多人主动向赵军主力挑战,另外数千轻骑则趁夜迂回到赵军营寨周围山中埋伏。
3、背水列阵
第二天拂晓,韩信派出的1万多先头部队沿绵蔓水摆开了阵势。远处的赵军看汉军把自己陷入死地,皆大笑:韩信原来不知兵。
天刚亮,韩信就主动向赵军发起进攻,赵军则倾巢而出,迎击汉军。汉军佯装败退,进入到“背水阵”中。
眼看汉军进入死地,陈馀命令全力进攻。
在这一攻一守的过程中,汉赵两军的实力实际上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20万赵军由防守方变成了攻击方,原来他们约是3万汉军的7倍,但现在20万除以3,只有7万左右,与3万汉军相对垒,这已经变成了一场较为公平的游戏。
更何况,赵军冲入的并不是一群牛羊,而是一支严整有序的军阵。
在冷兵器时期,阵法的合理运用,常常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韩信所列的“背水阵”,其两翼都是河流,后面是绵蔓水。这样,汉军只需要集中优势兵力应付正面的冲击,双方在兵力上的差距就更不明显了。
再者,汉军因为已经陷入死地,无不个个争先,奋勇杀敌,以一当十,
另外,韩信还有另外一支王牌,那就是早先埋伏在赵军营地周围的数千骑兵。
当“背水阵”的战斗打响后,这些骑兵突然向赵军大营发起攻击,占领其营寨,遍地插上了汉军旗帜。
此时,在“背水阵”遭遇顽强抵抗的赵军,看到自家主营已被夺,误以为他们已经彻底战败,纷纷溃散,主帅陈余连杀数人也无法阻止溃兵四处逃散。韩信则乘势发动总攻,一举大败赵军,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