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的来源,相传兴于双汉时期,每到每年的秋季,农业生产丰收,人们为了庆祝秋季收获丰收,感谢天地举行了隆重的秋祭活动,感谢天地神明。八月为秋季中间,十五为月中,故名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是日夜月圆,又称为团圆节,盛行于唐朝,宋朝。人们有祭月,赏月,食月饼,庆祝家人团圆,有庙会文人赋诗作对,戏剧等形式庆中秋活动,各地隆重举行,在唐朝正式把八月十五日定为中秋节。
又有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在隋末唐初,唐朝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以圆月为构思,研制出月饼,并把月饼分食给军队,把月饼作军饷,解决了反隋义军当时缺乏军粮的情况。
八月十五日定为中秋节后,唐朝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繁荣昌盛。出现了大量的文人才子,有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人们在中秋节日,一边赏月,一边吟诗作赋,庆中秋,庆团圆。李白留下了一句“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绝句。杜甫留下“月是故乡明”的游子情怀,古人以月圆月缺比喻悲欢离合,借月寄相思。传唱千年,经久不衰。
如今,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中国四大节日之一,非常隆重,国家规定放假三天,与民同乐,全国人民一起共同庆祝中秋,欢度节日。现代科学发达,人们庆中秋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祭月,拜月,赏月,食月饼,庆团圆的传统节目以外,又有一些人,带上家人,驾车出外旅游,甚至出国旅游,走遍大江南北,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丽风景。
有些人因工作关系不能团圆的人,可以通过手机网络聊天,以慰相思,社会生活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