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郭德纲点评脱口秀,语气平稳并无争端,为何却引起热议?
因为网友认为郭德纲的这段点评虽然语气平和,但是却明显感觉到略有不屑,认为这算是行业对立的表现,所以才会引起热议。
郭德纲在接受专访时,被问到对如今大火的脱口秀市场有什么看法,郭德纲表示:
“脱口秀100年前存在于中国单口相声的垫话部分,我们不能一上来就跟你讲济公、讲三国,我们得有个垫话,然后再进入我们的故事,前面这段和脱口秀很类似,只不过我们是有表演技巧的。相声艺人如果愿意,每个人都是脱口秀演员,脱口秀演员如果愿意,看看谁能做相声演员?”
此话一出,顿时引发媒体的狂欢,网络上也就“相声PK脱口秀”进行了一场大讨论,当然了,说是骂战更合适,这也是一直以来德云社话题下的常态。
支持者认为,相声演员讲究十几年基本功,说学逗唱样样精通,而脱口秀演员只要拿一个好本子上台就能演个满堂彩,《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哪次不是请了一大群零基础的明星来,效果也都差不多。而相声演员跨界去说脱口秀,直接就是降维打击,比如曹云金跟阎鹤祥。
反对者认为,相声之所以江河日下,就是因为演员抱残守缺,拿着一些老祖宗的棺材本可劲儿造。德云社近些年(准确说应该是近十几年)基本上都是吃老本,创作领域基本上负分,屎尿屁和下三路已经到了不忍直视的地步,但炒作和营销升一路升级,饭圈文化玩得飞起。而笑果文化却用好几个火档节目证明,脱口秀演员只要专注于创作,即使不说屎尿屁不说伦理哏,照样能得到流量的青睐。
一个玩命吹捧基本功,一个把创作凌驾于一切,似乎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又都经不起推敲。
根本原因在于,挑起这个话题的郭德纲,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存在。
郭德纲赖以生存的标签“传统相声”,其实在他的营销生涯中,所占比重并不高。纲丝所吹捧的传统功底,以及郭德纲秒天秒地的六百段传统相声,实际上是没有内核的囊膪,是一个为了标签而标签的玩意儿罢了。
郭德纲的营销套路,就是将自己最不擅长的东西无视甚至玩了命的贬低,比如电视相声。将自己擅长的尤其是那种冷门到鸟不生蛋的偏门大肆炒作,比如太平歌词。
而他最最擅长的,恰恰就是所谓的“闲白”“现挂”,也就是张口就来的“稀溜纲”(逗趣语言),而这正好是脱口秀的基本要求。
郭德纲反复标榜的基本功,其实根本没有几个纲丝愿意买单,否则他早就满世界开太平歌词专场了,而当年的《中国相声史》也不用打着郭德纲相声专场的幌子了,喜马拉雅上收费的郭德纲于谦专辑,就是没有一点学唱跟太平歌词,全是说口的高清纯净版。假如那些纲丝真的对郭先生天籁之音和传统梆子评戏那么追捧,干嘛要做这种阉割版然后收费呢。
市场规律告诉我们,消费者就是嘴上说爱基本功,身体却很诚实呢~
而以说至上,以扔包袱逗闷子为唯一诉求的“基本功”,恰恰就是脱口秀的标准,郭德纲被封神的几个段子,《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我要反三俗》等,都是典型的脱口秀,而不是有人物有剧情有三翻四抖的相声。
在脱口秀跟相声领域达到完美跨界的第一人,小王爷王自健,当初走的就是跟郭德纲几乎一模一样的营销路线。小剧场口无遮拦,骂曲协骂主流,无节制无限速的乱开车,将闲白比重增加到比正活还大若干倍,在正活中频繁跳出,互动的尺度也大到心惊肉跳。
而他进入脱口秀领域之后,在李诞王建国史炎等笔杆子的支持下,打造了力压周立波的火档《今晚80后脱口秀》,他成功背后并不是因为相声基本功多么强。王自健这种票友说学逗唱几乎是门门不及格,但他有强大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过人的临场急智反应,再配合不停出新的文案,王自健的爆红就理所当然了。
而郭德纲比王自健段位更高,他如今可以穿着大褂在台上说脱口秀,以及去《坑王来了》说那种水里掺书的脱口秀,但粉丝仍然觉得自己听的是相声,以及单口相声,甚至是评书。
什么叫行业对立,这明明是行业大融合好不好!!
所以郭老师是站在半个同行的立场上,对自己两个身份进行了综合评述,他是一个相声演员,但他也成功的表演了无数脱口秀,所以相声演员能够说脱口秀。
但迄今为止没有脱口秀演员进入相声领域抢饭吃的,所以他认为脱口秀演员不能当相声演员。
而郭老师没有说明的一点是,相声演员如果只有基本功,没有人写本子,你演完手上那些存货之后,照样还得回到相声领域。毕竟相声粉丝听一万遍搭档家人,也能感动的七荤八素,而脱口秀观众一个段子听三遍以上,就得骂大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