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国如何从弱到强,逐步一统天下的?
秦国是战国时期最终的胜利者,它兼并六国,一统天下。但秦国在战国初期,却是七国中最弱的,那么秦国是如何后来居上,逐步统一全国的。下面让我们从地图中寻找答案。
秦献公时期,秦国推行新政,国力有所增强。但是,在秦国的东边是战国初期第一强国魏国。此时的魏国正是鼎盛时期,魏武卒横行天下,所向无敌。秦国被魏国牢牢压制在关中,没有出头之日。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死。一代英主秦孝公继位,秦国从此开始了腾飞之路。秦孝公有感秦国弱小,决定招贤纳士,以图变法强国。商鞅因而入秦,辅佐秦孝公,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变法之后,秦国国力得到明显增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关东地区。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秦惠文王继位,诛杀商鞅,但秦法未变。此时秦国已经强大起来了,而魏国经过马陵,桂陵之战的失败,国力大衰,从此一蹶不振。秦国乘机收复了不少失地,从地图上看,秦国向东收复了河西之地,终于开始走出关中,兵进中原了。
公元前330年,秦惠文王派公孙衍破魏军于雕阴,魏国被迫将河西之地割让给秦国。秦国国土进一步扩大。
公元前329年,秦惠文王又派兵攻打魏国,秦军连战连胜,攻占河东的汾阳,皮氏,曲沃等地。次年,秦军又乘胜攻魏,攻取蒲阳。魏国不是秦国的对手,被迫割让上郡15县。从此,秦国在黄河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阵地,魏国再也无力遏制秦国东进的步伐。秦国的领土进一步向东边扩张。
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长樗里疾破魏、赵、韩军于修鱼,斩首八万。暂时抵挡住东方联军的进攻。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用司马错之计,出兵蜀国,破蜀军于葭萌关,灭蜀。从此,秦国有了稳固的大后方,国力进一步增强。
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遣张仪自秦赴楚,诱惑楚怀王,拆散楚齐联盟。接着又激怒楚怀王,大败楚军于丹阳,攻取了汉中郡。解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和巴蜀的威胁。楚国从此一蹶不振。这样,秦国的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片,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
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派司马错攻楚,占领了楚国的黔中郡。楚国被迫割上庸及汉水以北地给秦。同年,秦将白起攻打赵国,攻占代,光狼后,乘胜攻打楚国,攻占郢都。从地图上看,此时的秦国已显示出了一统天下的气势。
公元前278年,白起攻楚,楚军大败。白起攻占包括楚国都城郢都在内的大片土地,楚国被迫迁都,屈原投江自尽。从地图上看,秦国一统之势已无法阻挡了。公元前262年,秦军攻韩国,韩国割让上党郡给秦国。守将不愿降秦降赵,秦赵双方调集重兵战于长平,相持数年。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结束,白起惨胜赵括,坑杀赵军降卒40万,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秦国再也没有对手了。从此,秦国东进步伐加快了。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攻韩,俘虏韩王,韩国灭亡。秦国开始了灭国大战,山东各国在秦国的面前瑟瑟发抖,苟延残喘。
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破赵,俘虏了赵王,赵国灭亡。公元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同年王翦攻占楚都寿春,楚国灭亡。
公元前222年,秦国灭燕国,山东六国只剩齐国在苟延残喘了。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灭齐,至此秦国一统天下。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又派兵北征匈奴,南平百越,领土进一步扩张。全盛时期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面积340万平方公里。
秦国从偏居西北一隅的小国,逐渐统一了天下,真的很了不起啊!您觉得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