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是应该多走路还是少走路?
痛风应该多走路还是少走路,取决于你是处于痛风急性期还是痛风缓解期,以及你个人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宜,比如脚部是否有痛风石等!
、
痛风急性发作期,发作部位(第一趾指最常见)主要表现就是红肿热痛,此时最需要的就是消肿止痛,建议抬高患肢,尽量少活动,此时如果走路或做其他的一些活动,只会加重你的病情!
痛风缓解期,我们建议多做运动,走路、跑步、爬山等也是很好的的运动项目,我们通过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体重下降以后,人体的代谢负担减小,尿酸生成减少,血尿酸水平降低,痛风发病率也会得到改善!不仅如此,减肥对血压、血糖、血脂等均有好处,建议大家要坚持运动!
有时候,有的痛风患者存在特殊情况,比如脚部存在痛风石,如果长时间走路,痛风石有磨损破溃的风险,此时,我们建议减少走路、跑步这类的运动,提倡游泳、骑车等运动方式,不仅会避免痛风石的破溃,而且这类运动不会损伤关节,属于有氧运动,建议一天运动30-60min,一周至少运动5次!
除了运动,我们建议痛风或高尿酸患者做到以下四点,痛风就不会找上门来!
一、低嘌呤饮食。
我们都知道高尿酸血症或痛风都是嘌呤代谢紊乱的结果,当嘌呤摄入减少时,就有助于病情的控制!食物中有可以吃的,有少吃的,还有不能吃的!如下如所示!但是并不是说所有肉类都不能吃,为了保证身体的营养,维持身体免疫力,我们可以少量吃一些牛肉(肉汤一定不能喝)、鸡蛋、牛奶等!
二、严格戒饮各种酒类,尤其是啤酒。
酒精可以抑制尿酸的排泄,啤酒比起其他酒类又富含嘌呤,因此,啤酒对于高尿酸和痛风患者来说,也是应该避免的。
三、多喝水!
人体内70%的尿酸需要经肾脏排出体外,剩下的30%需要经肠道和胆道排泄,所以,增加尿量有助于排出尿酸,而且效果显著。因此,我们建议每天喝水3-4升,促进尿酸的排泄,也可以喝苏打水,碱化尿液,最好将尿液PH控制在6.2-6.8的范围,可以促进尿酸溶解,避免尿酸结晶沉淀形成结石,损害肾脏骨骼等!
四、药物治疗!
我们不能讳疾忌医,适当的时候就应该接受药物治疗,比如尿酸值过高(500μmol/L甚至更高)、痛风发作2次/年以上时。降尿酸的药物有,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比如非布司他、别嘌醇,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丙磺舒、苯溴马隆等。痛风发作时,我们可以口服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止痛,但是要注意,我们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
我是韩药师,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关注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存在相似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网友一、痛风患者不建议多走路。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建议卧床休息,更不建议多走路。痛风缓解以后,可以适当进行锻炼。锻炼本身可以使代谢增加,但是也不建议患者多走路。
强度过大的运动以及走路可能会引起痛风发作,锻炼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如可以进行游泳、骑车、体操等锻炼,不建议长期坐着,以免对肌肉的恢复不利。另外,饮食方面也要有所控制,同时服用降尿酸的药物。
网友二、痛风患者在急性期是不能多走路,一定要注意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负重,避免活动,避免受风寒等。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根本原因是嘌呤代谢紊乱,导致体内血尿酸浓度增高引起的一组疾病。在临床上会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发作性及慢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和痛风石形成。
急性期受累关节可迅速出现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因此是不能多走路的,以免加重病情。当然在病情缓解期的时候可适当进行运动以及医疗体育锻炼。尤其是肥胖者要注意减肥,可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些运动,如柔软操,气功,太极拳,散步等运动。
医生认为要分不同的阶段来看:
第一个阶段:急性痛风发作期。处于这个阶段时,患者会感觉自己全身疼,关节还会有红肿现象,就像郭麒麟发作时一样,整个人会疼到无法站起。此时别提走路了,躺在床上都会觉得很痛苦,这时候只能多休息,才能让自己好受一点。
第二个阶段:痛风间歇期。此时,患者应该做的就是想办法控制自己的尿酸水平,不要让痛风再次发作。此时,患者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的运动,通过走路来运动是可以的,多走路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可以加快代谢,还有助于减少体重,对于尿酸水平的控制是有帮助的。处于这个阶段的患者,医生是建议多运动的。
要多走路还是少走路,得结合自己处于什么阶段来看。能运动的情况下,也不建议患者做一些较为剧烈的运动,例如登山、打篮球等等,太过剧烈的运动会导致人体出汗量增加,那么尿液量就会减少,体内多余尿酸的排泄就会受到影响,是不利于预防痛风的。患者最好是选择一些强度不是很大的运动,例如瑜伽、打太极拳、快走等等,最好是做一些有氧运动,对控制尿酸是有帮助的。

疼痛科诊室一瘸一拐走进来一个大约40岁的男人,男人一边走还一边嘟囔着说:老天爷啊,怎么这个痛风疼起来那么要命,我堂堂一个七尺男儿都疼的受不了了;只要谁能帮我治好我这辈子都听他的。
痛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主要是以高尿酸血症引起的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症状。
主要是影响到肾脏,以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为临床特点。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痛风所害,当痛风发作时人都无法正常行走。
但是这位患者到诊室时给值班医生提了一个很值得科普的问题。
患者说:医生,我朋友说叫我多运动,多走动这样可以让血液循环通畅,就会好得快些。可是我脚肿成这样怎么走,多走路对不不对呢?
医生笑着说:也对也不对,痛风是要多走还是少走其实主要看情况决定,就像现在你是急性发作期,躺着你都痛得受不了,怎么可能走起来?
确实对于痛风患者来说,多走还是少走主要看病情的情况,并不是一概而论。
如果患者处于急性痛风发作期,患者的关节红肿甚至全身疼痛等现象时,由于感觉疼痛严重,因此在这个阶段就应该多休息,让自己感觉不那么疼。
但是如果进入了痛风间歇期时,没有感觉到疼痛后,患者就应该适当地多走动来作为锻炼的方式,这样可以加快血压循环以及加快代谢,对控制尿酸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防止痛风复发,日常可以这样做:
1、调整生活饮食方式
避免高嘌呤、高油脂等食物大量摄入,规律生活,劳逸结合,避免精神压力过大、过度悲伤、紧张等等。因为这些表现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造成尿酸代谢发生异常,形成内源性尿酸升高,从而导致痛风复发。
每天要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
2、避免剧烈运动
坚持运动对身体的免疫力有好处,但是如果运动过度或者痛风急性发作期运动过量,则会导致痛风急性发作严重。
3、保护关节
痛风患者要注意保护关节,避免让关节受凉、受潮,这样容易导致痛风急性发作。如果关节受凉或受潮时,体温也会随着外界的温度下降,就会导致尿酸在关节部位沉积,当受凉时血管收缩,使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供血变少,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发痛风的发作。
4、规范使用降尿酸药物
尿酸升高是导致痛风发作的主要根源所在,对于没有痛风石的患者来说,当把血液中的尿酸降低至360微摩尔/L,才能避免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或发生转移。而有痛风石的患者则应该将血尿酸值降到300微摩尔/L。
5、多喝水
每天喝水2000~3000ml,可以降低尿酸浓度,促进尿酸排泄,又可以减少肾结石的形成。
喝水时要注意尽量避免空腹或餐后大量饮水,以免使胃酸被稀释影响消化功能。
痛风患者应该适量运动,但是要避免过度运动或长时间站立,因为这些活动可能会加重痛风症状。因此,痛风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症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适量运动可以帮助痛风患者控制体重,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等症状。但是,过度运动或长时间站立可能会导致关节受损,加重痛风症状。
因此,痛风患者可以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及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同时,痛风患者也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休闲活动,如打太极、散步等,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总之,痛风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症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以达到缓解症状、控制体重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