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展开
 我来答
郑州万通汽车学校
2021-05-31 · 专注燃油车、新能源汽车、车联网等技术教学
郑州万通汽车学校
郑州万通是万通汽车教育旗舰院校,作为紧缺型汽车人才培养基地,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十佳职业院校 ”等荣誉称号,学校建有整车、机电、钣喷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及无人驾驶四大实训群,供学生实训学习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表示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也体现着技术越来越先进。今天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的特点。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联网的未来
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家居这样一个概念,想必今天的人已经不再陌生了。智能化、信息网络化、自动化等概念走进千家万户,也渗透到汽车工业的未来。如果无人驾驶汽车从设计到制造都是为了未来,那么新能源汽车凭借“起步晚”的优势,进入尖端技术领域的第一步。
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为了抢占市场的高度,纷纷布置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对接智能化网络技术成熟、嵌入式传感器、雷达等新部件,更致力于为产
摩托化标签越来越清晰
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即使在续航能力、电池技术、维护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但仍有优于传统燃料汽车的优势。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即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将共存的市场,未来的发展标签仍将“摩托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生产方面


两极分化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深度受益,并开始迎来政策补贴。现在,补贴回落、准入门槛上浮、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多,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汽车价格相关的质量和技术体系如“硬件”的新一轮考验。
产业链主线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肯定不会是一个主干到终点。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主要板块主要是汽车制造、电池系统和售后运营维护。今天,由需求发展带来的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了许多分支。
新能源汽车逐渐抢占市场的新高度,也逐渐取代普通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感受。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你对于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了解了吗。
前瞻产业研究院
高能答主

2021-08-20 · 世界很大,慢慢探索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861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793万
展开全部

纯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较高,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得到提升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其销量会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扩大而扩大。2016-2020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突破111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达到81.6%。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应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约为4.32%。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2030年为碳达峰时期,2060年实现碳中和。2025-2060年,纯电动汽车渗透率逐渐提升,到2060年,纯电动汽车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超过70%。

纯电动汽车碳排放量低于其他燃料类型,有助于实现碳减排

从五种不同燃料类型汽车平均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来看,柴油车平均碳排放最高,明显高于其他燃料类型,汽油车平均碳排放次之,常规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碳排放明显低于柴油车和汽油车。其中,纯电动车平均碳排放最低,为146.5gCO2e/km。

纯电动汽车碳减排潜力较大,主要表现在电网清洁化、电池碳排放等领域

根据《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2021》分析,纯电动乘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较大,到2025年可实现减排至72%(以2020年为基准),到2060年可实现碳减排至2020年的17%。

具体来看,对纯电动车减排贡献最大因素为电网清洁化,在不同情景中贡献在10%-50%之间;材料效率对纯电动车的碳减排也很重要,可降低纯电动车4%-13%的碳排放;随着时间的发展,动力蓄电池碳排放的对纯电动车碳减排的作用也越加明显;使用能效与电网清洁化两者共同作用于纯涤电动车燃料周期的碳减排,且随着电网清洁化的程度加大,使用能效的减排效果趋于降低。在不同减排措施中,生产能效的作用最不明显,主要由于其在纯电动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比重较低。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哑戏买张动车票
高能答主

2022-04-08 · 最想被夸「你懂的真多」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173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523万
展开全部

智慧公路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海康威视(002415)、易华录(300212)、大华股份(002236)、千方科技(002373)、新智认知(603869)、四维图新(002405)、皖通科技(002331)等。

本文核心数据: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1、新能源汽车行业稳步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萌芽期、发展导入期前半段、发展导入期后半段等时期。未来随着电池成本持续下降、充电基础设施网络逐渐形成、车辆排放标准日益严苛、对燃油车销售使用限制增多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的综合成本劣势在逐渐缩小,“平价竞争”时代估计在2025年后将会到来。

2、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爆发式增长

受益于政策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8-2019年由于骗补事件及新能源补贴退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放缓。2021年,随着“碳中和”目标的确立,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扩张。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9.5%、157.5%。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3.4%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现象大幅提升,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已突破10%,达到13.4%,渗透率同比增长8%。

4、智慧公路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协同发展

工信部和中国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中明确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其中与智慧公路联系最为紧密的新能源充放电技术发展路线为例,未来无线充电、双向充电、高压电连接等技术的突破,将极大促进智慧公路与新能源汽车的紧密协同。

5、智慧公路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主要差别在于,新能源汽车不依靠燃油作为动力来源,而是通过充电的方式保证汽车的连续行驶。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的主要方式为充电桩,分布在特定区域。对于不熟悉路况的驾驶员而言,跨省长途行驶过程中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普遍较为繁琐,驾驶员常常因无法找到充电桩具体位置而浪费大量时间。智慧公路的建设有助于增加充电效率同时减少充电频率,从而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困难的问题,因此智慧公路的建设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起到一定程度的正面作用。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公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上海万通职业学校
2022-08-04 · 百度认证:上海万通职业技能培训官方账号,教育领域创作者,本地...
上海万通职业学校
上海万通是经上海市浦东新区人社局批准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设汽车维修工四级/五级,新能源汽车技术、机动车鉴定与评估、汽车美容装潢、铁路列车乘务员、焊工、电工等课程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新能源汽车在主流的大众消费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发展趋势向好。
很多人一开始购买电车的原因是国家政策的鼓励,但如今油价上涨,使更多观望考虑的人决定选择新能源车型。电动汽车优势有许多。首先动力性能碾压燃油车;其次乘坐舒适性很棒,没有传统燃油车的噪音、抖动等。再者没有上牌烦恼,不限号、不限牌。充电省钱。省保养费,日常都是常规检查维护电机、电池、电控系统、悬车身架等。
  • 官方电话
  • 在线客服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 招生简章
    • 获取学费
    • 专业开设
    • 在线课堂
    • 预约参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matusita00
2021-05-31 · TA获得超过220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35
采纳率:20%
帮助的人:272万
展开全部
混动电动肯定是趋势, 国家战略肯定也想不那么依靠石油和美元.
目前混动挺好,纯电动技术没有突破还有电量焦虑.
后续燃料电池和氢能源车也是技术路线.
从能源转换效率来说不如燃油车, 电池生产和废弃也是环境污染的.
除非能实现可控核聚变,电接近零成本供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