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宋江没有毒死李逵,在宋江死后李逵有可能做什么?
如果不被宋江毒死,李逵一定会造反。
《水浒传》中,“野性”与“理性”这两种思想伦理倾向交织在一起。在政治思想方面,则表现为“造反”与“招安”这两种主张的纠缠。宋江与李逵则是这两种互相矛盾、对立倾向的代表人物。宋、李两人在人物关系上的异常密切与思想倾向上的高度对立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天罡地煞理论的理解不同造成的,在行为上是“野性”与“理性”的分歧,在思想是是忠、义那个占主导的问题,宋江的忠表现在招安报效朝廷,实现自己的野心上,李逵的忠表现在对星主宋江的信赖和依恋上,李逵把宋江看做是自己的精神教父,宋江事实上已经成为了李逵生命中的一部分,李逵的这种对宋江的忠具有排他性,宋江是李逵一个价值的标尺,一个能确认他存在意义的精神之父。
李逵早年丧父, 家中一贫如洗。哥哥李达无力管顾他。由于失去了父兄的调教, 没有接受最基本的伦理文化教育,使他没有形成健康的心理,按照自我的情感,养成了一种不拘一切礼法的叛逆精神,他不习惯于抽象思维,对事情不加思考。他不计算主观力量,不考虑个人安危,一双板斧,想砍尽人间不平。他的情商只停留在快活二字上,快活是李逵的追求。
李逵早年丧父, 家中一贫如洗。哥哥李达无力管顾他。由于失去了父兄的调教, 没有接受最基本的伦理文化教育,使他没有形成健康的心理,按照自我的情感,养成了一种不拘一切礼法的叛逆精神,他不习惯于抽象思维,对事情不加思考。他不计算主观力量,不考虑个人安危,一双板斧,想砍尽人间不平。他的情商只停留在快活二字上,在寿张县李逵坐衙,模拟审判案子,“打人的是好汉”喊出了李逵潜意思了的真实,在李逵的认知里和他的生活经历让他的认知水平停留在拳头是老大哥的境界,这与养成他性格的环境和他的无赖有关,在生活实践中,“打人是好汉”是他的出发点,使他成为水浒中滥杀无辜最多的人。
宋江是李逵的楷模和精神教父,李逵潜意识里模仿宋江的孝。所以宋江要取老父,李逵也就想到了老娘。这也是全书李逵身上看到的不多的人性的光芒,不幸他的老母在沂岭被虎所吃,他一连杀了四条老虎。随着替天行道杏黄旗的降下,天罡地煞理论按照宋江的思路在发展,李逵的呐喊, 实质上代表了宋江性格中潜意思和的非理性的东西,实际上是宋江野心的外在体现。宋江时时刻刻想着要受招安和李逵则动不动就要“杀去东京,夺了鸟位”是辩证的统一。
朝廷给宋江喝了毒酒,宋江首先想到的是“我死不争,只有李逵见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所以“连夜使人往润州唤取李逵星夜到楚州”,让李逵也饮下毒酒,害了他的性命。李逵是听说朝廷要行加害,“大叫一声,‘哥哥,反了罢!’”在听宋江说他已喝下了毒酒以后,“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如果不被宋江毒死,李逵一定回润州造反,结果是人死兵败,坏了宋江的名声。
但是不可否认的,李逵最终也反了,“宋徽宗梦游梁山泊”时 ,“宋江背后转过李逵,手搦双斧”,厉声喝骂,大叫报仇。骂后,“抡起双斧,径奔上皇”,将皇帝老儿吓出了一身冷汗。在梦中反了,正是现实的真实写照。如果不被宋江毒死,李逵一定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