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社会上普遍流传“穷养儿子,富养女”的说法?
“为什么穷养儿子富养女?”这个问题着实让我思考了很久,因为我一直认为“俗话不俗,谚语不厌”。俗话、谚语之所以能长久流传下来,一定有其存在的理由。
与“穷养儿子富养女”相对应的另一句“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或许亦可作为问题的一个答案吧。养儿最怕出败家子,世间的无数例子都可证明,养出败家子的最好途径就是溺爱他,因此儿子要穷养,穷以励志,俭以养德,生活的磨砺会让儿子意志更坚强,品德更高尚,从小养成让其自我奋斗获取物质的精神,让他知道富贵的来之不易;
养女最怕经不住诱惑,同样有无数的例证,经不起富贵诱惑的女子,无论其如何貌美如花、才华满腹,都很容易被富贵所毁灭,落到遭人唾弃的下场,因此女儿要富养,富以养德,贵以修身,从小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培养她经受富贵诱惑的能力,使其不易被各种浮华和虚荣所迷惑,富养的女儿不贪小利,气质非凡,见多识广,有思想、有主见,懂得美丑,辩得善恶,品得好坏。这是从养儿女的过程来分析的。
当然,以上的“穷养”与“富养”都只是养儿女的符号,而不是指真正意义的穷家与富家,钱多或钱少。“穷养儿”这个符号代表的是:艰苦朴素,吃苦耐劳,胸怀大志,历经沧桑,日后有作为;“富养女”这个符号代表的是:生活精致,品味高端,衣食无忧,优雅闲致,使她以后会对抗诱惑,明辨真伪,成为知情识趣、知书达礼、知人善择、优雅美丽的女子。
行文致此,想起另一谚语“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穷养的儿子,肯定不会入错行,因为即使入错了,经过艰苦生活洗礼的男人,自己也会闯出一条康庄大道;富养的女儿,懂得欣赏男人,不会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她嫁错郎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