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的方法

各位,力求啊... 各位,力求啊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604ef52
2010-07-17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7.8万
展开全部
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背诵默写,翻译,理解。这三个掌握了就高枕无忧

文言文阅读考查正越来越成为中考语文中的一道“大餐”。如何提高文言素养,积极应对中考文言文阅读,成为中考语文成败的关键之一。

明确考查方式

中考语文试卷已经越来越与《语文新课程标准》接轨,“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摈弃了“陈”、“俗”、“碎”的题目。关于“文言文阅读考试目标的说明”归纳为:1理解常用文言文词语的意义;2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3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评析文中人物或思想内容;4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2008年全省各地的中考语文卷,基本上围绕这些目标,分文言文阅读和古诗文赏析两块进行考查。其中,大部分地市的文言文阅读又分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文言文两块。

课内文言考查以三大题型为主:

一、带点词注解。考查内容以文言实词为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古今异义词;(2)通假词;(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5)词的感情色彩变化。

二、文言句子翻译。从句式看,考查的句子主要包括一般陈述句、简单的省略句、使动句、意动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从内容看,这些句子在文本中往往处于比较特殊的、重要的位置。这与“考试说明”中的要求2“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相吻合。在翻译这些句子时一般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要求做到“信”(准确)、“达”(流畅)、“雅”(优美)。

三、阅读理解。主要通过简答题的形式来达成目标。内容包括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内涵的分析,对人物思想、情感的评论、剖析等。有的要求结合文言文内容直接进行解答,有的则要求学生理解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精神或理想抱负等。

课外文言文相对来说比较“浅易”。从已选的课外文言文来看,这个“浅易”可作如下的理解:词语为文言中的常用语;句子大都为文言中的常见句;文章以叙事、议论为主,一般无须了解复杂的背景。课外文言文的考查还较多地出现文言断句的内容。如:“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断3处)。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

根据“稳中有变”的出题原则,今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应该还是以这些基本题型为主,适当借鉴其他省市中考语文卷中的新颖题型,以体现“求变”、“求新”的思路。

明确解题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中考文言文设计的题型中包含解词、译句等需要平时日积月累的客观识记题。在临近考试的这些天里,我们仍要注意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梳理。如“为”字,其意义千变万化:在“及为忠善者”中是“表现”的意思,在“为宫室、器皿、人物”中是“雕刻”的意思,在“唐人尚未盛为之”中是“使用”的意思,在“好为梁父吟”中是“唱”的意思——其实这些均是“做”的意思,只是因为现代汉语中具体的搭配习惯不同而已。这样梳理以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贯通了,解题的方法也明确了。

此外,中考文言文考查中很大一部分是主观题。这些主观题一般可以分为体验类题型,如衢州卷《记承天寺夜游》“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那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启示类题型,如吉林卷《醉翁亭记》“欧阳修尽管被贬到滁州,仍能有所

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评价类题型,如威海卷《湖心亭看雪》“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此外,还有想象类、概括类等题型。

对这类主观题,学生们在解题时应注意这样几点:1.紧抓要点不放松。在答题时一定要体现能表现文章主题或人物思想性格的关键词。2.严格按题目要求做。譬如不得随意突破题目中对字数的限制等。3.回答问题言之有理。尤其对于一些正反两面均可以作答的题目,尽量选取主流观点,这样回答相对容易些。

希望考生借助以上方法,通过一些系统、典型的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素养。

明确复习方略

在复习时间不多的情况下,良好的复习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继续突出文言文的诵读和默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每天必须继续定时定量诵读教材中的文言篇目,穿插适当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要注意记诵的准确性:准确记忆、准确书写。如“会当凌绝顶”一句中,学生们往往容易把“凌”误写成“临”。复习时对重点语句和表现中心的关键语句要准确把握,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出师表》、《陈涉世家》、《五柳先生传》等文中的一些名句。在记诵的同时多思考、多比较,如《桃化源记》与《五柳先生传》,《隆中对》与《出师表》等,加深对于文言词句、文本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的理解、掌握,进一步加大学生们对于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存储量,以检查自己的文言知识网络中的错漏之处。

二、继续重视对文言阅读问题的分析与探究。一般来看,文言阅读题的设计也是以主观题为主,并设有一定数量的开放性试题,因此在复习时要重视对文言文的整体把握和适当拓展,要学会判断出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方法。尤其要加强课内外文言文的链接,在学好课内知识的同时,将它迁移到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方面。选择一些合适的模拟练习卷,在讲练中进一步增强学生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能扎实基础,树立信心,沉着应对,相信一定能在中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作文:一、审 题 这是写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则,就会直接导致“文不对题”,“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才能审好题呢?根据通常的作文题目的形式来看,一般可分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对命题作文的审题,就是要审查给定的文章题目确定的具体要求,审清文题意图,明晰题外要求,确定“题眼”。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内容范围、时间范围、数量范围、人称范围、处所范围等。不能超出给定的范围。对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与材料的思想内容要“形影不离”,二是与作文形式的要求“丝丝入扣”。 1.命题作文 我们先重点谈一下关于命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做好哪些事情。 确定内容范围 有的题目,对写作内容做出规定。所以,审题时,要确定题目规定的内容范围:记人的,要记什么人;叙事的,要叙什么事;写景的,要写什么景;状物的,要状什么物,等等。 二、立 意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明确文章所要反映的中心思想。文章立意,应该有提炼生活的基础,要努力把生活中某些根本性的东西反映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努力做到正确、集中、新颖、深刻。 1.正确 立意正确是作文的根本要求。我们常听说某某的文章很有思想性,这主要是取决于作者创作立意的深刻性。一般说来,我们作文的立意都应该是积极、健康的,力求反映生活中的本质内容,要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也就是说,文章的主题,应该是大家能够认可或是积极倡导的。 三、拟 题 拟定文章题目,是写作文之前首先要确定好的事,就像我们在开始做一件事之前,要先“拿定主意”一样。文章题目能反映出写作的出发点和动机。通过文章题目,读者可以基本认清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和主要内容。文章的拟题,要高度精练地概括出文章的核心内容,既要准确,又要力求生动,这样才能引人注意,激起读者的兴趣。 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拟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写作时,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四、选 材 选材,就是选择材料。无论作什么文章,对所需材料进行选择是非常必要的。就像盖房子,一定要事先充分地考虑好该用什么木材、什么石头、什么型号的水泥、什么材质的砖等等。同时,还要精心地计算好对各种材料的用量是多少,少了盖不成房子;多了浪费,没有用处。另外,所选材料还要适当得体,有助于表现房子的结构功能和形象效果。 如果不顾一切地随意用料,最后盖成一座类似火车皮一样的黑房子,尽管结实,但肯定不会有人喜欢。同样道理,作文之前进行精心选材,目的是既能说明问题,又要生动引人爱读。 所以,作文之前,面对众多可用的材料,要适当地做出取舍,留下生动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去除一般的;要通过对重要的、生动的材料的有效组合,实现作文的目的,即用“经济”的手段,深刻地表达主题。 作文选材,应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1.选熟悉的材料 熟悉的材料,就是作者本人知道得很清楚,又有很深感受的材料。 材料熟悉,才能得以充分运用,驾轻就熟,使你得心应手。如果情况不熟,实质内容不清,怎么说给人家听呢?这样的材料,即使生硬地拿来用在你的文章里,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一一会显得机械、不连贯。这个问题容易理解,大家当然不愿那么做。 1、写人篇 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千差万别的。写人物要注意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身份、经历上的差异,要写出“这一个”人物的特点和个性。写人不能简单列上几句评语,而应该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环境、事件和场面中去写他们的“表现”,特点是他们的语言、动作和心理。 2、写事篇 写事的文章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写流水账。要避免这样的毛病,写作时要抓住重点,对材料作好评略的处理。记事应该选择自己印象和感受的事情,印象深了,才能写得具体,感受深了,即使是普通的小事,也能写得深切动人。 3、写景篇 写景好比画画,要把握描写的对象的形状、大小、动态、静态、色彩、光彩以及组成景物画面的各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和联系,要突出景物画面的主体形象。 4、状物篇 描写动植物不仅要注意他们的外形、特点,更要注意他们的生长、发展和变化。谢动物要结合自己爱憎感情的表达,使状物抒情融为一体;写植物要借物抒情,充分挖掘它们的象征意义。物品的描写,要抓住它们的特点、形状、用途,予以准确的介绍和说明,对于物品的描写,要力求写出的情趣来。 5、说明篇 说明文是常用的一种文章体裁,它是以说明的方式表达事物的概念、结构、形状、性质、分类、功用等的文章。要写好说明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抓住事物特征 二、说明事物要条理清晰] 三、说明文要语言准确

掌握这两点,语文就可提高
ver6831
2010-07-17 · TA获得超过109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80万
展开全部
1.多读:课本是必须 课外书积累写作素材 扩大知识面 增强理解能力 各种类型的文章的都要读
2.多写:作文是练出来的 多写才能将积累的知识运用灵活、熟练 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3.多背:背书是增长知识的最有效途径 尤其是课本的诗词句 不仅作文能用 这也是考试的重点 以前说 考试用书本上的例子能够加分 O(∩_∩)O哈~多背有益
4.多看:字词拼音尤其要多看 看多了才熟悉 尤其声调 前后鼻音~~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_沉睡辶城
2010-07-17 · TA获得超过100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6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4万
展开全部
多看书,多积累,记笔记、、 题目也适当做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社会人士爱生活
2010-07-17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孙悟空拜师学艺,师傅在他的头上敲三下,他就知道师傅让他三更时分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学语文关键要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0-07-18
展开全部
勤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