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乐苦说》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里提到一篇《苦乐说》原文如下:
【译文】
羡慕乐事,畏惧苦事,这是没有遇到乐事和苦事对的心情。等到这些事情到来,亲身经历,就没有羡慕畏惧的人了,事情过后,再用什么事物来比,捕风捉影,虚妄无据,都是恍恍忽忽。如此推究,也是毛病,姑且以此病来对治彼病,彼此相磨,安得乐处。应把深刻的道理告诉你,现在却不行。元祐三年八月五日书。 乐苦说译文及注释详细查看
【简析】
本文是苏轼在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八月五日记的一则杂感,篇幅极短,似属偶发的对人生的零星感悟,然而鲜明地表现出作者严谨的思维和豁达的襟怀。
苦、乐两类事情概括了一切人生经历,而畏苦、慕乐则为人之常情。这则杂感针对这一点,以其独特的人生体验,揭示出苦乐未至、苦乐既至到苦乐既过三个连续情状,指出畏苦慕乐只是人们没有经历苦乐之前的心态,在苦乐既至和既过之后都不复存在,由此推究出畏苦慕乐“不免是病”,这两种欲念交织于心,人生便无乐处。反过来说,只有超脱畏苦慕乐欲念,才能获得真正的人生快乐。
【译文】
羡慕乐事,畏惧苦事,这是没有遇到乐事和苦事对的心情。等到这些事情到来,亲身经历,就没有羡慕畏惧的人了,事情过后,再用什么事物来比,捕风捉影,虚妄无据,都是恍恍忽忽。如此推究,也是毛病,姑且以此病来对治彼病,彼此相磨,安得乐处。应把深刻的道理告诉你,现在却不行。元祐三年八月五日书。 乐苦说译文及注释详细查看
【简析】
本文是苏轼在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八月五日记的一则杂感,篇幅极短,似属偶发的对人生的零星感悟,然而鲜明地表现出作者严谨的思维和豁达的襟怀。
苦、乐两类事情概括了一切人生经历,而畏苦、慕乐则为人之常情。这则杂感针对这一点,以其独特的人生体验,揭示出苦乐未至、苦乐既至到苦乐既过三个连续情状,指出畏苦慕乐只是人们没有经历苦乐之前的心态,在苦乐既至和既过之后都不复存在,由此推究出畏苦慕乐“不免是病”,这两种欲念交织于心,人生便无乐处。反过来说,只有超脱畏苦慕乐欲念,才能获得真正的人生快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