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才是最顶级的自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礼记·中庸》说:“是故君⼦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慎其独也。”
其本意是当独自一个人而无他人监视时,也要能够做到表里如一,严守本分,恪尽职守,不做坏事,不自欺。
所谓“慎独”,即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如果从字面意思理解“慎独”,很容易理解成了谨慎独行,不要太孤独了。最早听到这个词,是在我读中学时语文老师上课时提出来的,也与开头解释一致。但到后面这个词容易渐渐变得模糊,甚至把“慎独”理解成了自律。其实说自律也不为过,只是没有慎独那层境界在里面罢了。
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之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这就考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控能力。
这种属于道德境界,也是冯友兰先生在他《人生的境界》中最高层次的。也正因此,能做到这一标准之人并不多。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忠诚其意,在各种物质欲望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才是其道。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轮回》,一个和尚在一个山洞里修行,整整三年时间,等待修成正果的那一天也终于到来,他宛若新生,重见天日。回到寺庙里他成了人人尊崇的得道高僧。
可是,谁也不成想到就这么一位高僧,却也能被凡间所迷惑心生。修行了三年,他心中依旧怀揣着尘世的欲望。在一次为别村诵念经文时已经灵魂出窍,心思已经到了一个女人身上,此时的他已经和普通凡人一般,整日整日的沉浸在了色欲之中,世间因果皆由欲起,一旦点燃了心中那把火,便一发不可收拾,即便是请大师指点迷津也再难以回到从前。最后成了一个凡夫俗子。
这就是一个人不能脱离凡尘世俗,不能够把控自己最终从至高境界跌落到谷底。
慎独,其实就是“慎始”,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谨慎,如果开始时就不谨慎,还怎么能保证有好的结局呢?
有人说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九层之台,始于垒土。一开始做不好后面大概率是失败的多。
慎独,也是“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事情结束时,要像开头一般慎重对待,万不可掉以轻心,很多例子证明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也有因此破财不堪让人大跌眼镜。
慎独还需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慎独还需克服源自动物性的“利己”性。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斤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这个历史故事体现了“慎独”的真实含义。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很多人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表面光鲜亮丽,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严格要求做好自己;有交警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荒郊野外时就随意摘无人看管的水果和蔬菜。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白天是人,晚上是鬼,岂能是君子所为。上班时道貌岸然,八小时以外出入声色场所,花天酒地。这就背离了慎独的初衷。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慎独”呢?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力倡共产党人要自省、自重、自律、自觉地改造世界观,并且学会养成自主习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严格自律,毫不懈怠,做堂堂正正的君子,使自己仰头无愧于党,俯首无愧于民。刘少奇曾主张把“慎独”作为提升共产党员修养的方法并加以运用。他指出,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也要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君子慎独,卑以自牧。君子在独处时,即使别人看不见、听不见,也要谨慎不苟,不做违反道德法律之事,不负良知,不欺内心,正大光明。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其本意是当独自一个人而无他人监视时,也要能够做到表里如一,严守本分,恪尽职守,不做坏事,不自欺。
所谓“慎独”,即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如果从字面意思理解“慎独”,很容易理解成了谨慎独行,不要太孤独了。最早听到这个词,是在我读中学时语文老师上课时提出来的,也与开头解释一致。但到后面这个词容易渐渐变得模糊,甚至把“慎独”理解成了自律。其实说自律也不为过,只是没有慎独那层境界在里面罢了。
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之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这就考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控能力。
这种属于道德境界,也是冯友兰先生在他《人生的境界》中最高层次的。也正因此,能做到这一标准之人并不多。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忠诚其意,在各种物质欲望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才是其道。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轮回》,一个和尚在一个山洞里修行,整整三年时间,等待修成正果的那一天也终于到来,他宛若新生,重见天日。回到寺庙里他成了人人尊崇的得道高僧。
可是,谁也不成想到就这么一位高僧,却也能被凡间所迷惑心生。修行了三年,他心中依旧怀揣着尘世的欲望。在一次为别村诵念经文时已经灵魂出窍,心思已经到了一个女人身上,此时的他已经和普通凡人一般,整日整日的沉浸在了色欲之中,世间因果皆由欲起,一旦点燃了心中那把火,便一发不可收拾,即便是请大师指点迷津也再难以回到从前。最后成了一个凡夫俗子。
这就是一个人不能脱离凡尘世俗,不能够把控自己最终从至高境界跌落到谷底。
慎独,其实就是“慎始”,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谨慎,如果开始时就不谨慎,还怎么能保证有好的结局呢?
有人说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九层之台,始于垒土。一开始做不好后面大概率是失败的多。
慎独,也是“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事情结束时,要像开头一般慎重对待,万不可掉以轻心,很多例子证明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也有因此破财不堪让人大跌眼镜。
慎独还需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慎独还需克服源自动物性的“利己”性。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斤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这个历史故事体现了“慎独”的真实含义。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很多人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表面光鲜亮丽,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严格要求做好自己;有交警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荒郊野外时就随意摘无人看管的水果和蔬菜。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白天是人,晚上是鬼,岂能是君子所为。上班时道貌岸然,八小时以外出入声色场所,花天酒地。这就背离了慎独的初衷。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慎独”呢?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力倡共产党人要自省、自重、自律、自觉地改造世界观,并且学会养成自主习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严格自律,毫不懈怠,做堂堂正正的君子,使自己仰头无愧于党,俯首无愧于民。刘少奇曾主张把“慎独”作为提升共产党员修养的方法并加以运用。他指出,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也要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君子慎独,卑以自牧。君子在独处时,即使别人看不见、听不见,也要谨慎不苟,不做违反道德法律之事,不负良知,不欺内心,正大光明。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亚远景信息科技
2024-12-11 广告
2024-12-11 广告
上海亚远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行业咨询及评估领军机构之一,深耕于ASPICE、敏捷SPICE、ISO26262功能安全、ISO21434车辆网络安全领域,拥有20年以上的行业经验,专精于培训、咨询及评估服务,广受全球车厂及供应商赞誉,...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亚远景信息科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