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怎么做的 书是如何做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距今3000年以上,刻在龟甲等上的文字,也就是甲骨文。从甲骨文开始,我们的祖先制作书籍就靠着这种手工篆刻书写,载体一路从甲骨到竹片,从绢帛到草纸,花费漫长的人力与岁月,形成文化记忆的涓流。唐代开始出现雕版印刷。在平滑的木板上,覆盖上写好的文稿,用刻刀将没有文字的部分削去,将文字凸显出来,涂上墨汁,再覆盖空白纸张轻轻拍打,就将这一页内容留在了纸上,可以反复运用。当然这也存在很多缺点,比如削刻时一旦手抖,那辛辛苦苦做的整版就前功尽弃了。
2、北宋的毕升给古代印刷技术带来了最大的革命,他创新地将刻死的印刷模具变“活”,在一个个规格一致的胶泥毛坯上刻字烧硬,制成了胶泥活字。这样根据想要印刷的内容在木格里选字排版,涂墨印刷,就实现了“一次制字,重复使用”,省去了一版版雕刻木板的辛苦。由于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书籍可以大量印刷,记载的文化也得以广泛传播,有力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甚至到近代的凸版铅印,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还是脱胎于古代的活字印刷术。
3、传统的报纸、图书都是用铅字印刷,因此离不开“铅”与“火”。当时先用火熔化金属铅,而后再铸成铅字。这种工艺劳动强度大,污染环境,有碍排字工人身体健康。
4、1974年8月,中国设立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48工程”,研发汉字信息处理系统。最难的一步,就是让印刷体的汉字输入输出计算机。英文只有26个字母,变成点阵信息存入计算机相对容易,而汉字仅常用字就有五千以上,且结构复杂多变。
5、1975年,当时还在北大当教员的王选院士开创性提出了“轮廓加参数描述汉字字形的信息压缩技术”的思路,用参数表示规则笔画,用轮廓表示不规则笔画,把汉字字形信息存储量大大压缩且不失真,将精密汉字信息首次存入了计算机。王选团队又采用当时国外尚无产品的激光照排技术,经过四年的连续攻关,成功实现从计算机里输出汉字。
6、1979年7月,北大汉宇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用自已研制的照排系统,在极短的时间内,一次成版地输出一张由各种大小字体组成、版面布局复杂的八开报纸样纸,报头是“汉字信息处理”六个大字。这是首次用激光照排机输出中文报纸版面,标志着汉字印刷新纪元的开启,从此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迈入了“光与电”的时代。
7、随着印刷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不断进步,目前我们已经可以借助先进的印刷设备,通过信息化手段便捷地进行大规模印刷作业。现在制造一本书籍主要需要制版、印刷和装订等流程。相比于我们平时利用打印机打印文稿,在一本书发行前大规模印刷这种场景中,制版胶印有更多的纸质选择,更快的生产速度,更牢的着墨效果,无论在成本上、效率上还是成品质量上都占尽了优势。
8、通过与雕版印刷术的对比,来了解一下现代印刷技术的原理。首先是制版,假设现在已经做好的所有的印刷前准备流程,那么我们这时候就要用到CTP,也就是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它的作用是根据电脑上准备好的打印材料,制作可以直接供印刷机用的板材。相较于雕版印刷,就是根据文字内容刻制印刷用的雕版。我们以应用广泛且比较简单的热交联型CTP为例,它的版材(可以理解为雕版印刷中的空白木板)主要由热敏涂层和亲水版基构成。热敏涂层一般由水(碱)溶性成膜树脂(酚醛树脂)、热敏交联剂和红外染料构成,亲水版基一般是铝版基。
9、给CTP机装好版材,其激光发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电脑里的印刷图像信息产生数百条激光束照射到版材上,这时候每条激光都相当于一把刻刀,由计算机控制着在版材上进行雕刻作业。版材上的涂里的红外染料能有效地吸收红外激光的光能,并将吸收的光能转换成热能,使热敏交联剂达到反应温度,与成膜树脂发生反应,让对应区域的热敏涂层失去水(碱)溶性。之后会进行碱溶的显影处理,这些失去了碱溶性的部分得到保留,未见光区域的热敏涂层没有发生交联反应,仍具有碱溶性,在显影处理时被溶解掉,露出版基成为空白部分。这就是红外光在版材上的雕刻过程。
10、现在我们有了刻好的印版,接下来就是印刷了。现代印刷机的工作原理简化后仍可以套用雕版印刷,由于印版上有内容的部分是疏水亲油的,而被溶解掉露出版基的空白部分是亲水疏油的,因此我们很容易就能让记录内容的部分粘上油墨,再将油墨印到印刷用的纸张上,就完成了书籍的印刷部分。现代印刷机种类很多,其中常见的胶印机印刷速度已经达到了15000张/小时,颜色的管理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稳定性方面也有了大幅的提高。
11、印刷好的书籍纸张最后就需要装订了。现在我们买到的图书越来越精美,一些精装书甚至让人感觉像是艺术品。这么复杂精细的装帧,其流程也很复杂,总体分为裁切、折页、装订,细化了则涉及供给书芯、压平、刷胶烘干等数十个步骤。
12、过去印后装订都是“人海战术+简单设备操作”,随着用工成本的升高和制造业技术的进步,现在已经开始普及数字化、智能化的装订联动线,每个步骤都以机器替代人工实行自动化的流水线作业,这边供给印好的纸张,那头就能拿到装订好的图书啦。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深入,现在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进行了数字化改造,采用自动化、智能化印刷设备,引入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规划)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了整个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在印刷工厂的智能车间里,从业务接单后,转化到生产内部系统排产,再到制版、印刷,最后到裁切、折页、装订,整个过程通过MES衔接起来,物流系统通过AGV小车(自动导航车)进行输送,每个流程的工作状态和生产情况都可以在控制系统里直观看到,最大限度上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同时充分优化了生产流程,提升了对产品品质的把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买到的书装帧越来越来越精美,印刷越来越细腻。
2、北宋的毕升给古代印刷技术带来了最大的革命,他创新地将刻死的印刷模具变“活”,在一个个规格一致的胶泥毛坯上刻字烧硬,制成了胶泥活字。这样根据想要印刷的内容在木格里选字排版,涂墨印刷,就实现了“一次制字,重复使用”,省去了一版版雕刻木板的辛苦。由于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书籍可以大量印刷,记载的文化也得以广泛传播,有力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甚至到近代的凸版铅印,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还是脱胎于古代的活字印刷术。
3、传统的报纸、图书都是用铅字印刷,因此离不开“铅”与“火”。当时先用火熔化金属铅,而后再铸成铅字。这种工艺劳动强度大,污染环境,有碍排字工人身体健康。
4、1974年8月,中国设立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48工程”,研发汉字信息处理系统。最难的一步,就是让印刷体的汉字输入输出计算机。英文只有26个字母,变成点阵信息存入计算机相对容易,而汉字仅常用字就有五千以上,且结构复杂多变。
5、1975年,当时还在北大当教员的王选院士开创性提出了“轮廓加参数描述汉字字形的信息压缩技术”的思路,用参数表示规则笔画,用轮廓表示不规则笔画,把汉字字形信息存储量大大压缩且不失真,将精密汉字信息首次存入了计算机。王选团队又采用当时国外尚无产品的激光照排技术,经过四年的连续攻关,成功实现从计算机里输出汉字。
6、1979年7月,北大汉宇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用自已研制的照排系统,在极短的时间内,一次成版地输出一张由各种大小字体组成、版面布局复杂的八开报纸样纸,报头是“汉字信息处理”六个大字。这是首次用激光照排机输出中文报纸版面,标志着汉字印刷新纪元的开启,从此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迈入了“光与电”的时代。
7、随着印刷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不断进步,目前我们已经可以借助先进的印刷设备,通过信息化手段便捷地进行大规模印刷作业。现在制造一本书籍主要需要制版、印刷和装订等流程。相比于我们平时利用打印机打印文稿,在一本书发行前大规模印刷这种场景中,制版胶印有更多的纸质选择,更快的生产速度,更牢的着墨效果,无论在成本上、效率上还是成品质量上都占尽了优势。
8、通过与雕版印刷术的对比,来了解一下现代印刷技术的原理。首先是制版,假设现在已经做好的所有的印刷前准备流程,那么我们这时候就要用到CTP,也就是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它的作用是根据电脑上准备好的打印材料,制作可以直接供印刷机用的板材。相较于雕版印刷,就是根据文字内容刻制印刷用的雕版。我们以应用广泛且比较简单的热交联型CTP为例,它的版材(可以理解为雕版印刷中的空白木板)主要由热敏涂层和亲水版基构成。热敏涂层一般由水(碱)溶性成膜树脂(酚醛树脂)、热敏交联剂和红外染料构成,亲水版基一般是铝版基。
9、给CTP机装好版材,其激光发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电脑里的印刷图像信息产生数百条激光束照射到版材上,这时候每条激光都相当于一把刻刀,由计算机控制着在版材上进行雕刻作业。版材上的涂里的红外染料能有效地吸收红外激光的光能,并将吸收的光能转换成热能,使热敏交联剂达到反应温度,与成膜树脂发生反应,让对应区域的热敏涂层失去水(碱)溶性。之后会进行碱溶的显影处理,这些失去了碱溶性的部分得到保留,未见光区域的热敏涂层没有发生交联反应,仍具有碱溶性,在显影处理时被溶解掉,露出版基成为空白部分。这就是红外光在版材上的雕刻过程。
10、现在我们有了刻好的印版,接下来就是印刷了。现代印刷机的工作原理简化后仍可以套用雕版印刷,由于印版上有内容的部分是疏水亲油的,而被溶解掉露出版基的空白部分是亲水疏油的,因此我们很容易就能让记录内容的部分粘上油墨,再将油墨印到印刷用的纸张上,就完成了书籍的印刷部分。现代印刷机种类很多,其中常见的胶印机印刷速度已经达到了15000张/小时,颜色的管理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稳定性方面也有了大幅的提高。
11、印刷好的书籍纸张最后就需要装订了。现在我们买到的图书越来越精美,一些精装书甚至让人感觉像是艺术品。这么复杂精细的装帧,其流程也很复杂,总体分为裁切、折页、装订,细化了则涉及供给书芯、压平、刷胶烘干等数十个步骤。
12、过去印后装订都是“人海战术+简单设备操作”,随着用工成本的升高和制造业技术的进步,现在已经开始普及数字化、智能化的装订联动线,每个步骤都以机器替代人工实行自动化的流水线作业,这边供给印好的纸张,那头就能拿到装订好的图书啦。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深入,现在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进行了数字化改造,采用自动化、智能化印刷设备,引入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规划)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了整个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在印刷工厂的智能车间里,从业务接单后,转化到生产内部系统排产,再到制版、印刷,最后到裁切、折页、装订,整个过程通过MES衔接起来,物流系统通过AGV小车(自动导航车)进行输送,每个流程的工作状态和生产情况都可以在控制系统里直观看到,最大限度上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同时充分优化了生产流程,提升了对产品品质的把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买到的书装帧越来越来越精美,印刷越来越细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标赞网
2024-06-17 广告
2024-06-17 广告
编写标书方案需遵循明确、专业、简洁的原则。首先,明确项目需求和目标,确保方案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其次,展示公司实力,包括过往成功案例、技术团队的专业能力等。同时,详细阐述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节点、具体步骤等。最后,强调风险控制和售后服务,确保客...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标赞网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