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长的成语

 我来答
粘致0gh
2022-07-17 · TA获得超过954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5.4万
展开全部

  最长的成语是什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就让我告诉你吧!

  成语中字数最多的是16个字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基本信息

  【原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出处】《史记 ·淮阴侯列传》。【注释】智:聪明,智慧。虑:思考,谋划。愚:蠢笨,无知。得:得到,获得。【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赏析解读

  这几句成语包含了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聪明之人不可能永远聪明,他也有失误的时候,只有正确对待失误,才能将它降低到最少。反之,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聪明的时候,只要加以学习,就会有所收获。[2]

   智者之虑

  原典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说文

  智者之虑:虑,思考、考虑。意为精明的将帅考虑问题。杂于厉害:杂,这里指兼顾。利害,指利和弊两方面。意为应充分权衡利与弊两方面的关系。杂于利而务可信也:心,通“伸”,伸行、发展的意思。此句指在不利条件下考虑到有力的因素,战事就可顺利进行。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患,祸患。此句是说在有利条件下能考虑到不利的因素,祸患就可以及早解除。屈诸侯者以害:屈,屈服、屈从,这里引申为制服。诸侯,指敌方,敌国。害,致命之要害。此句是说要利用敌国的致命之处使其屈服。役诸侯者以业:役,驱使。业,事情。意指以各种事情烦劳敌国,使之穷于应付,不得安宁。趋诸侯者以利:趋,奔走。这句话是说,用小的利益引诱调动敌人,使其疲于奔命而无暇顾及其他。

  精义

  所以,智慧明达的将帅考虑问题,必然把利于害一起权衡。在有利的条件下考虑到不利的一面,战事就可以顺利的进行;在不利条件下考虑到有利的因素,祸患便可及早排除。这就是要以祸患威逼敌国屈服,以各种貌似正经的大事来役使敌国,用各种小利来引诱敌国使其归附。

  实案

   唐击败突厥

  唐与突厥的战争(620年—657年1)是7世纪中国唐朝建立初期同突厥两个汗国东方突厥和西突厥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主要的战役和事件有五陇阪之战(624年)、泾阳之战和渭水之盟(626年)、定襄之战(639年)、阴山之战(640年)、庭州之战(651年)、唐灭西突厥之战(657年)等。战争期间,唐朝由开始的安抚和防御转为进攻,加之突厥内部的分裂和内乱,唐朝分别于640年和657年彻底击败东、西突厥,俘虏东方突厥颉利可汗和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导致了突厥汗国的灭亡。唐朝在原东、西突厥领地分别设立都督府和都护府。

   11字成语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就是抄袭别人的办法来迫害那个人自己。出自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基本介绍

      【读音】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释义】以:用;其:代词,他,那个;之:的道:指方法;还(huán):返还;治:惩处。就是抄袭别人的办法来迫害那个人自己。【出处】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相关作品

       况这班奸党,不知屈害多少忠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极是快心之事。(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金庸的天龙八部里面,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和这个词有异曲同工之妙,此种功夫乃是慕容复的成名绝技,抄袭别人的办法去迫害别人,多含贬义色彩在其中!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míng chá qiū háo zhī mò,ér bù jiàn yú xīn 意思是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