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为何没有得到当时诸侯的反抗而顺利实施呢?
首先,推恩令表面上并没有削弱诸侯各方的势力,诸侯们认为没有触及到自己的根本利益。推恩令是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并且其子弟还可以封为一方郡守。从诸侯们的角度看,是自身家族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毕竟自己的子女可以更多人得到官职,自己的势力能够进一步向朝廷渗透,这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毕竟权力还是在自己的子女手上,权力并没有收归中央,子女的势力就等于自己的势力,这对于诸侯们讲,这是皇帝对诸侯们的体恤和优待,既能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同时也能让其他儿女能得到更好的照顾,一举两得。
但从皇帝的角度来看,一旦诸侯们接受了推恩令,那么他的势力就不再是由嫡长子独立继承,诸侯的势力必将会被分散,同时诸侯推恩把自己封地分给了其他的儿女,他们的封号是由皇帝亲自册封,这样就是接受了皇帝的眷顾,受了皇帝的恩泽,而且郡守是直接听命于中央,那么就会大大削弱诸侯们在封地的势力,也让皇权能够得以渗透进各大封地,逐步瓦解他们的势力,以达到削藩的作用。
其次,推恩令容易得到了诸侯内部庶枝旁系的支持。嫡长子继承制自西周开创,宗族内部皆以嫡长子继承为首要,正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无论是在世家大族还是在朝廷新秀的家庭中,很多庶出子弟一辈子可能都不得请封,只因为一个”庶“字,而有嫡长子继承家业的家庭里,嫡次子也鲜少能够参与家族事业,更别提可以继承父辈的封地,他们往往只能通过科考或者参军等机会才有可能出人头地,而如今的推恩令就是给了他们很大的希望,让他们能够获得封地,也能成为一方郡守,这是绝对不会赔本的买卖,在宗族内部,嫡系虽贵但终究只有一支,更多的还是庶枝旁系的宗族子弟组成,这对于他们来讲是造福后代的大事,只让会想方设法让诸侯们统一,好为自己谋出一条新的出路。
推恩令虽然帮助了当时的汉武帝强化了中央集权,但这种方法耗时长,而且也存在风险。如果用过一次以后,可能就不再管用了,后世如果还想要用,必定会引起拥兵自重之人的警惕,还没有铁血手腕削藩的效果来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