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春联的来历及相关的民俗是什么?
春联的来历及相关的民俗是:春联的来历:源于桃符。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源于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发展为春联。
春联的民俗是: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春联贴于门上。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春联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
贴春联,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
春联的传说故事是:
《元日》诗中“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其实就是指新桃符和旧桃符。在春节的时候,人们往门上贴桃符有什么寓意,其实古人在门上贴桃符的习俗由来已久,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传说,根据南北朝文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的记载,桃符的由来是这样的:
相传有一个叫作“鬼蜮”的地方,有一座桃都山,山上有一棵树冠达三千里的大桃树,桃树上住着一只金鸡,每日太阳出来的时候,金鸡就会啼鸣。
夜晚游荡的鬼魂必须在鸡鸣前赶回鬼蜮,鬼蜮的大门站着两个神人,叫神荼和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坏事,神荼和郁垒这两位大神就能立即发现并将之捉住,所有的鬼魂都非常惧怕神荼和郁垒这两位大神。
于是老百姓就用桃木板刻成神荼和郁垒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驱邪避害。据《淮南子》中的记载,“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做的。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和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同样可以驱邪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