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哪些教育方式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
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时候总是高高在上的样子。但是父母和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如果父母总是用身份压着孩子,即使教育的内容很有道理,也无法让孩子接受。所以父母需要和孩子平等交流,尊重孩子的感受。
2.求全责备
孩子毕竟还没有长大,可能在收拾房间等方面做得不是很好,但是父母不要过于苛责孩子。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说“你太差了”,无形中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3.频频夸奖
赏识教育并不是要不断夸奖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和鼓励孩子。过度没有必要的夸张只会让孩子自满,而且如果孩子听惯了父母的夸张,那么步入社会后就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容易遭受挫折。
4.过多限制
孩子看到的世界和大人是不一样的,如果家长总是限制孩子去探索世界的行为,会让孩子非常反感。
5.关心过头
很多家长总是喜欢问东问西的,连孩子的日记都要过问,但是这种过度的关心会让孩子反感。孩子会觉得父母一直在打扰自己,没有独立的空间,导致孩子失去了发展自己的机会,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6.全盘否定
不少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容易说得太过,例如对孩子说“你是家里最笨的”之类的话会让孩子非常不高兴,自然拒绝接受父母的教导,甚至会产生“破罐破摔”的想法,不愿改正自己的错误。
7.是非不分
“这孩子就像他爸一样爱喝酒”,这句话听上去是表扬还是批评呢?在孩子的理解中可能认为家长在表扬自己。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明确问题,让孩子知道自己哪儿错了。
8.贬损他人
偶尔将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个比较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父母只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而忽略自家孩子的话,教育容易产生反效果。
9.事事代替
很多家长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全权替孩子做决定。虽然出发点是好的,担心孩子受到挫折。但是孩子是需要从错误中学习成长的,况且孩子总要一天需要自己面临选择,所以不从小开始培养的护,对孩子的未来是不利的。
10.不作楷模
不少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自己却没给孩子做好榜样,当孩子效仿父母做不好的事情的时候,父母又要指责孩子。所谓言传身教,家长需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才能让孩子潜移默化受到好的熏陶。
上纲上线,一言不合就对子女进行性格、能力甚至是人格上的贬低。价值观单一,认为依据自身经历得出的感性经验是人生真理,对不了解的事物一概持否定态度,并要求子女遵循自己的价值观。
重视家长权威而忽视教育方法,喜欢讲空泛的大道理训诫子女,而非进行平等的有效沟通。不懂得情绪管理,或把子女卷入自己婚姻生活的矛盾中,或经常将负面情绪发泄在子女身上,或喜怒无常导致子女缺乏安全感。虚荣心强,将子女视为攀比的工具,不重视其内心感受和个人幸福。
最为要命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非要要求孩子去做。比如自己一天拿着个手机舔屏,却硬是不准自己的孩子摸手机;自己一点音乐细胞都没有,却硬是要让孩子去学钢琴唱歌的;自己一下班就去打麻将,却跟孩子说赌博不好。诸如此类的实在太多,说不完了。
打完孩子对孩子说:“我也不想这样,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不想做也做了,却没看出来有哪点是对孩子好的。还有些话是我婆婆常说的:“只要孩子不哭,要什么给什么!”,在她的观念中,只要孩子不哭,要天上的月亮都能想办法拿下来。还有一句“孩子那么小,他懂什么啊!”现在几岁的孩子,什么不懂,总是以孩子小为借口不让我教育。面对孩子的恶习,还会说“没事,长大就好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知道多大算长大,又能好到哪去。
父母说,你再打人我就打你!这话我就觉得也是很有意思的,打人对不对呢?因为父母觉得打人不对,所以不让孩子打人,那么,既然不对,父母为什么还要打孩子,难道孩子不是人吗?如果父母打孩子对,那么孩子打人也对啊,孩子打人对,为什么还要挨打呢?
我觉得父母经常说的话里,我是为你好,这个时候就很没有逻辑的。因为这个为你好的好字,怎么才算好,是父母想象的父母认为的,并不是孩子认为的好,所以,这句话就挺没有逻辑性的,难道孩子希望自己不好吗?两代人眼界认识上有差异罢了,谈不上谁是不是为谁好。
我想最多的就是你听我的没错,我走过的桥不你走过的路还多,我吃过的盐比你比吃过的饭还多。他们有他们的那一套想法,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你不听我的会吃亏,如果不听就一直说,说到你听为止,随着我长大了,他们也学会和我商量,听我的意见了,我想这就是思想的转变。
我觉得我最受不了的可能就是我公公这种。我老公说我公公那时候三天两头就对别人说,他给他儿子找了个安检的工作的一个月2000多,要不是他的话,他儿子现在就是什么工作都找不到!我老公就特别反感,机场安检做了没几个月之后他就辞职了,自己找了份设计的工作,现在年薪二十几万。
前不久我老公说要报一个演讲的培训班,我公公又说他脑子有病我老公就说了,以前不读书要打我,现在我读书了,又说我脑子有病。我觉得作为一个家长,不要标榜自己有多能干,孩子是因为他才有现在的成就。另外,孩子他有自己的决定,不要帮孩子选择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