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一般说的5000大卡?6000大卡是什么意思?
展开全部
5000大卡的煤大概是4200×5000÷1000000=21MJ÷kg=21000MJ÷t或者说每吨21000兆焦;1吨6000大卡的煤是说这批煤的发热量是6000大卡/kg标准煤的发热量是7000Kcal/kg,6/7kg标准煤可以产生6000大卡的热量。
假设个例子:若将水从20摄氏度加热到100摄氏度那么需要的热量是: Q1=CM*^T=4200* 100*80=33600000J=8025.2Kcal,其中C是水的比热容C=4200J/Kg°C,若将水加热到高于100度如120度那么计算的时候就要加上-一个气化热:Q2=CM*^T+\+C'M^T'=4200*100*80+ 2258000* 100+ 4260*100*20=639915Kcal,其中C为水蒸气的比热入为水的气化热锅炉效率为80%,那么在用上述热量除以效率既得:8025. 2/08=10031. 5Kca=14kg标准煤,63991 5/0.8=79989 .4Kcal=11 .4kg标准煤,另外水蒸气的临界温度为374°C临界压强为220.7MPa,就是说水蒸气的最高温度是374摄氏度。
拓展资料:
1、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2、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元素,氧是助燃元素。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在高温下转变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离状态析出。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为重要。
3、煤中的有机质在一定温度和条件下,受热分解后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被称为“挥发分”,它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氢气、一氧化碳等化合物组成的混合气体。挥发分也是主要的煤质指标,在确定煤炭的加工利用途径和工艺条件时,挥发分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煤化程度低的煤,挥发分较多。如果燃烧条件不适当,挥发分高的煤燃烧时易产生未燃尽的碳粒,俗称“黑烟”;并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多环芳烃类、醛类等污染物,热效率降低。因此,要根据煤的挥发分选择适当的燃烧条件和设备。
假设个例子:若将水从20摄氏度加热到100摄氏度那么需要的热量是: Q1=CM*^T=4200* 100*80=33600000J=8025.2Kcal,其中C是水的比热容C=4200J/Kg°C,若将水加热到高于100度如120度那么计算的时候就要加上-一个气化热:Q2=CM*^T+\+C'M^T'=4200*100*80+ 2258000* 100+ 4260*100*20=639915Kcal,其中C为水蒸气的比热入为水的气化热锅炉效率为80%,那么在用上述热量除以效率既得:8025. 2/08=10031. 5Kca=14kg标准煤,63991 5/0.8=79989 .4Kcal=11 .4kg标准煤,另外水蒸气的临界温度为374°C临界压强为220.7MPa,就是说水蒸气的最高温度是374摄氏度。
拓展资料:
1、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2、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元素,氧是助燃元素。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在高温下转变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离状态析出。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为重要。
3、煤中的有机质在一定温度和条件下,受热分解后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被称为“挥发分”,它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氢气、一氧化碳等化合物组成的混合气体。挥发分也是主要的煤质指标,在确定煤炭的加工利用途径和工艺条件时,挥发分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煤化程度低的煤,挥发分较多。如果燃烧条件不适当,挥发分高的煤燃烧时易产生未燃尽的碳粒,俗称“黑烟”;并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多环芳烃类、醛类等污染物,热效率降低。因此,要根据煤的挥发分选择适当的燃烧条件和设备。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