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究竟是哲学还是科学?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最近有一个对心理学极其感兴趣的学员问我一个这样的问题:
“TOM哥,你觉得心理学究竟是哲学还是科学?”
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会比较好呢?
当我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首先就想起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 》的作者艾德勒在探讨理论性书籍时就有如下观点:
“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书。否则就是一本哲学的书......哲学家所提出来的事实或观察,不会超越一般人的生活经验。一个哲学家对读者所提及的事,都是自己正常及普通的经验,以证明或支持他所说的话。”
鉴于艾德勒曾经作为《 大英百科全书 》的编辑指导,并且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教育学者,他的观点我认为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这里我先用两位心理学大咖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理论来解释生活当中的问题,来检验心理学是否可以被成为一门哲学。
我们知道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和阿德勒的”目的论“是截然不同的两套理论。简单说,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是因为过去发生过什么事情而产生各种创伤所引起的。所以解决心理问题要回忆过去,找出那个痛点,治疗的过程会相当痛苦。然而,阿德勒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他反对过度强调过去所发生事情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他认为一个人当前的某个心理问题是因为他现在处于某种状态为了达成一个维持这种状态的目的而产生的。所以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就要让这个人主动改变,即改变他的目的。
打个比方,有一个男生想去跟自己心宜的女生相处,希望能够跟对方交往,甚至打算表白。但他自己发现面对心宜女生的时候非常紧张,都不知道要跟女生说什么话,见到女生一想到表白就直接冒汗,甚至腿会发抖,内心非常恐惧。这种问题,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应该帮助这位男生回忆自己的过去有没有因为某些事而让自己造成创伤之类的从而让自己产生了这种心理问题。反观阿德勒的,这个男生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问题就是为他自己的目的而产生的,即他不想改变目前这种舒适安全的状态,他怕被拒绝,怕外界的任何因素扰乱了这种状态,于是就产生这种反应,表面看起来是被动的,实际上是为了安全舒适的目的而产生的,也就是他压根就不想去告白,不想去跟人家交往。
我不打算在这里再进一步分析究竟谁的理论能更好地解释这个案例,但我想问一个问题:”以上这个案例是否超乎我们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答案或许就是没有的。既然没有,那它就能说是哲学了?
或许没有那么简单。当今,任何一本负责任的心理学相关书籍它都跟读者介绍实验研究的方法,或者采用各种研究案例,即通过大量的数学建模和统计呈现出某些结果,并作出一个结论。不管相关研究还是实验研究,可以说是专门控制一些变量来确认一个自己想要了解的结果。这一系列的实验方法论某些其实已经大大超乎我们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这不是科学又是什么?
近年来有人已经开始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当作是文学那样去对待了。但我们都知道,他那些结论也是通过临床实验诊断而得出的,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个人认为同样可以归于科学调研,同样也是超越了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既然”带有科学的味道“,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把它当作文学那样对待是错误的呢?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我们运用他的很多理论去对一些生活行为举止作解释,比如强迫洗手症,恋物癖,恋母情结,等等。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好像一部描述精神错乱的病人文集一样。
我深深记得法国哲学家保罗萨特的那句经典名言:”我们人类首先存在于环境之中,我们不能脱离环境,环境塑造了我们,决定了我们的可能性“。而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居然是在一本心理学理论书籍里看到的。这样一来,心理学究竟是科学还是哲学?如果是哲学,那就不应该去用各种超乎常人的生活经验的研究手法去作研究。如果是科学,那就明显必须以超乎我们一般生活经验的方式去作所有的研究。为什么还能引用哲学家的观点来作支撑?不管哪一种单一的说法,我认为都不合理。肯定会有一班人就单方观点出来反驳。
因此,我或许可以跟当时这位同学说:”心理学是最美妙的学科之一,它可以说是科学,也可以说是哲学“。但很遗憾的是,我不是这么回答的。
我记得几天前LEO在不忙星社群里头问过一个这样的问题:”你觉得抠门究竟好不好?“我果断回答:”好!“当然我知道这样的答案肯定没有说服力。那就有个问题,我为什么要说它好?我说它好就只是因为我就觉得他一定就是好吗?
我们知道在外国学术写作上有一种文章风格是argumentative prose,即辩论文,一般“叫兽”会提出某个命题展现明显的对立两面,然后要求学生写文章分析。雅思托福等英语写作考试的作文题同样也有这种套路。有一点是很多海外学子都肯定的,就是那些”叫兽“会偏喜欢人家折中式论述,但同时他们又不喜欢学生直接当和事佬。
比如,抠门这个事情,如果要我们作出理性结论的话,那只有一个:没有所谓好和不好,要看具体在什么样的情况。这种思维自然是最有说服力的。
但在作研究方面就是另一回事了。一般如果就抠门这个话题来写一篇文章的话,我们大多数的人要不就会写它好在什么地方,或者不好在什么地方,或者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然而,很遗憾的是,这些写法大部分的西方大学“叫兽”都不会喜欢(海外血腥求学史告诉我的,以后会专门以成长为题写一篇文分享) 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作研究分析如果没有抱着自己的idea那是绝对不行的。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偏向性,哪怕只有略微的程度,如果是持完全中立的态度,很难擦出火花,很难有新的东西。说句粗俗一点的,”你如果说这都行,我还要你来干啥。“
所以在回答“你认为抠门好不好”时,更加有意思的思路或许应该是:“个人认为抠门是偏好的——作大量的案例和对比来分析抠门为什么可以是好的——分析别人认为抠门为什么是不好的——提出一些论据再反驳”抠门是不好的“这种说法——结论:我认为抠门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但我个人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始终认为抠门是偏好的”
当然,本人绝对不抠门哈,但确实,面对这种拥有对立面的话题,单说一方而忽略另一方,或者抱着完全中立的态度,我们或许会发觉看清它的本质会很困难。
那回到我们的话题,心理学究竟是哲学还是科学呢?我给那位同学的答复是:“它既可以是哲学,也可以是科学,但我个人所了解和学习到的东西告诉我,它是偏哲学的。”就是因为有这种执念,我才会有动力去求知,去检验它,学习它,判断它,以更好地了解它。任何重大的成果,或许都是对立而产生出来的结晶。就好像弗洛姆在《 健全的社会 》一书中所给我的启示: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有不同的声音,加上理性的探讨,从中获得最符合大家利益的最优方案。包容和坚定自己的信念,一定能有所收获。
不管我们抱着什么观点,只要它以某种形式去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或者帮助我们成长的,它就是好东西。不管它是以哲学的形式,还是科学的形式。
“TOM哥,你觉得心理学究竟是哲学还是科学?”
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会比较好呢?
当我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首先就想起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 》的作者艾德勒在探讨理论性书籍时就有如下观点:
“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书。否则就是一本哲学的书......哲学家所提出来的事实或观察,不会超越一般人的生活经验。一个哲学家对读者所提及的事,都是自己正常及普通的经验,以证明或支持他所说的话。”
鉴于艾德勒曾经作为《 大英百科全书 》的编辑指导,并且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教育学者,他的观点我认为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这里我先用两位心理学大咖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理论来解释生活当中的问题,来检验心理学是否可以被成为一门哲学。
我们知道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和阿德勒的”目的论“是截然不同的两套理论。简单说,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是因为过去发生过什么事情而产生各种创伤所引起的。所以解决心理问题要回忆过去,找出那个痛点,治疗的过程会相当痛苦。然而,阿德勒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他反对过度强调过去所发生事情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他认为一个人当前的某个心理问题是因为他现在处于某种状态为了达成一个维持这种状态的目的而产生的。所以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就要让这个人主动改变,即改变他的目的。
打个比方,有一个男生想去跟自己心宜的女生相处,希望能够跟对方交往,甚至打算表白。但他自己发现面对心宜女生的时候非常紧张,都不知道要跟女生说什么话,见到女生一想到表白就直接冒汗,甚至腿会发抖,内心非常恐惧。这种问题,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应该帮助这位男生回忆自己的过去有没有因为某些事而让自己造成创伤之类的从而让自己产生了这种心理问题。反观阿德勒的,这个男生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问题就是为他自己的目的而产生的,即他不想改变目前这种舒适安全的状态,他怕被拒绝,怕外界的任何因素扰乱了这种状态,于是就产生这种反应,表面看起来是被动的,实际上是为了安全舒适的目的而产生的,也就是他压根就不想去告白,不想去跟人家交往。
我不打算在这里再进一步分析究竟谁的理论能更好地解释这个案例,但我想问一个问题:”以上这个案例是否超乎我们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答案或许就是没有的。既然没有,那它就能说是哲学了?
或许没有那么简单。当今,任何一本负责任的心理学相关书籍它都跟读者介绍实验研究的方法,或者采用各种研究案例,即通过大量的数学建模和统计呈现出某些结果,并作出一个结论。不管相关研究还是实验研究,可以说是专门控制一些变量来确认一个自己想要了解的结果。这一系列的实验方法论某些其实已经大大超乎我们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这不是科学又是什么?
近年来有人已经开始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当作是文学那样去对待了。但我们都知道,他那些结论也是通过临床实验诊断而得出的,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个人认为同样可以归于科学调研,同样也是超越了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既然”带有科学的味道“,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把它当作文学那样对待是错误的呢?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我们运用他的很多理论去对一些生活行为举止作解释,比如强迫洗手症,恋物癖,恋母情结,等等。一个个活生生的故事,好像一部描述精神错乱的病人文集一样。
我深深记得法国哲学家保罗萨特的那句经典名言:”我们人类首先存在于环境之中,我们不能脱离环境,环境塑造了我们,决定了我们的可能性“。而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居然是在一本心理学理论书籍里看到的。这样一来,心理学究竟是科学还是哲学?如果是哲学,那就不应该去用各种超乎常人的生活经验的研究手法去作研究。如果是科学,那就明显必须以超乎我们一般生活经验的方式去作所有的研究。为什么还能引用哲学家的观点来作支撑?不管哪一种单一的说法,我认为都不合理。肯定会有一班人就单方观点出来反驳。
因此,我或许可以跟当时这位同学说:”心理学是最美妙的学科之一,它可以说是科学,也可以说是哲学“。但很遗憾的是,我不是这么回答的。
我记得几天前LEO在不忙星社群里头问过一个这样的问题:”你觉得抠门究竟好不好?“我果断回答:”好!“当然我知道这样的答案肯定没有说服力。那就有个问题,我为什么要说它好?我说它好就只是因为我就觉得他一定就是好吗?
我们知道在外国学术写作上有一种文章风格是argumentative prose,即辩论文,一般“叫兽”会提出某个命题展现明显的对立两面,然后要求学生写文章分析。雅思托福等英语写作考试的作文题同样也有这种套路。有一点是很多海外学子都肯定的,就是那些”叫兽“会偏喜欢人家折中式论述,但同时他们又不喜欢学生直接当和事佬。
比如,抠门这个事情,如果要我们作出理性结论的话,那只有一个:没有所谓好和不好,要看具体在什么样的情况。这种思维自然是最有说服力的。
但在作研究方面就是另一回事了。一般如果就抠门这个话题来写一篇文章的话,我们大多数的人要不就会写它好在什么地方,或者不好在什么地方,或者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然而,很遗憾的是,这些写法大部分的西方大学“叫兽”都不会喜欢(海外血腥求学史告诉我的,以后会专门以成长为题写一篇文分享) 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作研究分析如果没有抱着自己的idea那是绝对不行的。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偏向性,哪怕只有略微的程度,如果是持完全中立的态度,很难擦出火花,很难有新的东西。说句粗俗一点的,”你如果说这都行,我还要你来干啥。“
所以在回答“你认为抠门好不好”时,更加有意思的思路或许应该是:“个人认为抠门是偏好的——作大量的案例和对比来分析抠门为什么可以是好的——分析别人认为抠门为什么是不好的——提出一些论据再反驳”抠门是不好的“这种说法——结论:我认为抠门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但我个人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始终认为抠门是偏好的”
当然,本人绝对不抠门哈,但确实,面对这种拥有对立面的话题,单说一方而忽略另一方,或者抱着完全中立的态度,我们或许会发觉看清它的本质会很困难。
那回到我们的话题,心理学究竟是哲学还是科学呢?我给那位同学的答复是:“它既可以是哲学,也可以是科学,但我个人所了解和学习到的东西告诉我,它是偏哲学的。”就是因为有这种执念,我才会有动力去求知,去检验它,学习它,判断它,以更好地了解它。任何重大的成果,或许都是对立而产生出来的结晶。就好像弗洛姆在《 健全的社会 》一书中所给我的启示: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有不同的声音,加上理性的探讨,从中获得最符合大家利益的最优方案。包容和坚定自己的信念,一定能有所收获。
不管我们抱着什么观点,只要它以某种形式去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或者帮助我们成长的,它就是好东西。不管它是以哲学的形式,还是科学的形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