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大脑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
展开全部
今天晚上,我想跟你聊聊:如何让大脑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
希望能帮你在新的一天里,有一个好的起点。
我们都希望,大脑能有一个好的状态,能够在工作时全力运转,保持最高的成效和产出。
但大多数时候总是事与愿违。你一定经历过这些情景:
1.总觉得脑子里装满了东西,一片沉重,没有多余的空间容纳新东西;
2.思考问题时,大脑仿佛锈住了,运转艰涩,很简单的事情都要想半天;
3.明明没干什么,却老是感到疲惫不堪,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干……
是因为老了吗?是因为工作太忙了吗?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没有能够很好地保养大脑,从而令它一直工作在一个不良的状态下。
在这种状态下,每一次的运转,对大脑都是一种损耗,也会严重降低我们思考、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那么,如何保养大脑呢?怎么样才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呢?
大脑的本质,是一个输入→处理→输出的机器。它会不断地把外界的信息摄入到体内,进行加工处理,再转化成有效的、结构化的成果和产出。
这就是一个消耗能量、进行「熵减」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什么呢?包括一连串彼此依存的操作步骤,比如:注意,理解,记忆,加工,编码,储存,调用……这些步骤加在一起,就叫做「认知处理」。
为这个过程提供基础的,我们就把它叫做大脑的「认知资源」。
而大脑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在同一段时间内,已经被占用的资源,是没有办法腾出来给别的任务使用的。
我们可以用电脑来打一个比方:认知资源就像大脑的内存。后台的任务堆积得越多,能够使用的「可用内存」就越少。这样,当我们遇到比较复杂的任务时,就有可能导致大脑「死机」 —— 也就是感到疲惫不堪,「脑子转不动」。
举个例子:如果你长期占用着70%的后台资源,那就相当于什么呢?你遇到任何问题,都最多只能拿出30%的脑力去思考和解决 —— 这当然是非常低效的。
那么,如何避免后台任务的堆积呢?有哪些常见的、容易侵占我们认知资源的因素呢?
1. 贪多求快
很多人总会有一个误区,认为高效的人就是能够一心多用,同时处理很多不同的事情。
但其实这是不对的。真正的高效,绝不是追求「快」和「多」,而是能够「慢下来」,在一段时间里专注只做一件事情。
为什么?因为大脑的工作台是非常非常窄的:并没有人能够「同时处理不同的事情」,他所做的只是在这些事情之间,来回切换而已。
大脑有两种加工信息的方式,自动化加工和主动加工。唯一能够「同时进行」的是什么呢?就是在主动加工的同时,处理另一件自动化加工的任务:比如走路、重复抄写、听纯音乐、组装物品等不需要「过脑子」的事情。
任何需要主动加工的任务,都不可能同时进行,否则就会产生切换。
一旦产生切换会怎么样呢?就会导致一些信息被「挤压」成碎片,堆积在大脑的后台中,从而造成认知资源的堵塞,使得大脑更加「无序」。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频繁地在长时记忆和缓存区之间来回读写,把信息清理出去,重新写入新的信息。那么,那些还来不及被大脑好好保存起来的信息,就会被挤碎,成为「碎片记忆」。
碎片记忆是什么样的呢?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
1.明明记得自己读过某本书,但就是想不起来书里讲了什么;
2.明明对某个信息有印象,但用的时候就是死活回想不起来;
3.明明三令五申提醒过要注意某个细节,但落实的时候就是会忘掉……
出现这些情况,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我们记忆力衰退了,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地」去处理它们、记住它们,使得它们成为了碎片记忆,漂流在大脑的角落里,难以被唤起和连接。
这就是一个「无序」的状态。正是它,使得我们脑子里一片混沌,难以变成有效的产出。
那么,如何跳出这个怪圈呢?
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慢下来,设定阶段性的边界。
简单来说:不要频繁地、反复地切换任务,而是先设定一个阶段性的小目标,心无旁骛地把这个小目标达成之后,再转换注意力,休息一下。
这样做的本质,就在于:把这项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全部打包、压缩,处理好,存入记忆里面,不让一片碎片留在外面,然后再去干别的事情。
2. 干扰打断
如果说贪多求快,是一种主动的「信息无序化」;那么来自外界的干扰和打断,就是一种被动的「信息碎片化」。
这可以说是我们工作中最大的「隐形杀手」。
这些打断,可能来自上级,来自同事,来自客户,来自QQ、微信、邮件、新消息……我们的时间被无休止地切割、细化,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我们被迫在多个不同的事务之间来回切换,让我们的注意力「疲于奔命」。
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习惯「切换」,难以再把注意力投注在某样事物之上。
这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我们将会习惯碎片化地去理解世界,思考问题,接收信息,任由这些碎片在大脑的后台堆积,而难以把它们整合成体系化的整体。
当你开始工作时,关掉微信,静音掉手机,尽量屏蔽掉外界干扰。不要急着去回复信息,而是专注在工作上,每1个小时,起来休息一次、活动一下,集中处理之前的消息。随后,再开启一个新的循环。以此类推。
不妨告知需要跟你紧密联系的人,让他们理解并尊重你的工作习惯。
每天拨出一段时间,可能是半小时到一小时,试着有意识地放下手头的事情,暂时关闭信息的输入,摒弃外界的打扰,把注意力转向自己内部,让自己跟自己独处。
在这段时间里,用来思考一些对你来说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比如长远的职业规划,对未来的预期和打算,家庭的安排,财务的筹划……等等。
让你能够不被打扰,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来探讨和处理这些真正重要的问题。
3. 思维反刍
我们的大脑,总在一刻不停地工作。当你稍稍放松对它的控制时,它就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
这些想法包括什么呢?可能是对未来的想象,也可能是对过去各种窘境、失败和错误的回顾。
这种不断重复负面经历和念头的做法,就叫做「思维反刍」(Rumination)。
你会感觉,你的内心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一些声音,让你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它、想到它,难以遏制。
为什么我们会进行「反刍」呢?因为,我们的大脑对错误十分敏感。因此,当我们做错了一些事情之后,大脑会一直对它耿耿于怀,于是,会不断在心里「回放」当时的场景,并且试图为它寻求一个解释,希望能让这个错误变成「情有可原的」,或者让它的后果变得「可预测」。
可以说,思维反刍就是一个「负面的自己」:它会不断对你进行否定、打压、质疑,不断企图用过去的失败经历来「拖垮」你,让你停下脚步,寸步难行。
那么,如何才能打败这个「负面的自己」呢?
1.思维转向:用正向的思维,来替代反刍。
2.正向联系:关注自己做的选择和结果,建立「我可以」的思维联系。
4. 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永远是大脑最大的天敌。因为它需要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占据庞大的大脑空间。
那么,不确定性来自于什么呢?
基本上,包括两种:一是「未竟之事」,亦即对过去还没做完的事情的惦记;二是「未来之忧」,亦即对还没发生的事情的可能性的揣测。
不要做无谓的空想,要去做有用的事情。
也就是:把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和忧虑,转化成行动,用行动去抑制它们、消解它们。
比较有效的做法是:
1.刺激控制。
2.规划行动。
3.辅助手段。
5. 过度思考
最后,简单提一下「过度思考」。
什么是过度思考呢?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些琐碎、不重要的事情上面,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反复权衡,以求做出一个「完美的」决策。
记住:不断地拔高自己的视角,让自己从细节的泥淖里跳出来,搭建好框架,分清优先级,规划好时间,严格去执行。
这才是能把事情做成、做好的诀窍。
晚安啦明天见。
希望能帮你在新的一天里,有一个好的起点。
我们都希望,大脑能有一个好的状态,能够在工作时全力运转,保持最高的成效和产出。
但大多数时候总是事与愿违。你一定经历过这些情景:
1.总觉得脑子里装满了东西,一片沉重,没有多余的空间容纳新东西;
2.思考问题时,大脑仿佛锈住了,运转艰涩,很简单的事情都要想半天;
3.明明没干什么,却老是感到疲惫不堪,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干……
是因为老了吗?是因为工作太忙了吗?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没有能够很好地保养大脑,从而令它一直工作在一个不良的状态下。
在这种状态下,每一次的运转,对大脑都是一种损耗,也会严重降低我们思考、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那么,如何保养大脑呢?怎么样才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呢?
大脑的本质,是一个输入→处理→输出的机器。它会不断地把外界的信息摄入到体内,进行加工处理,再转化成有效的、结构化的成果和产出。
这就是一个消耗能量、进行「熵减」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什么呢?包括一连串彼此依存的操作步骤,比如:注意,理解,记忆,加工,编码,储存,调用……这些步骤加在一起,就叫做「认知处理」。
为这个过程提供基础的,我们就把它叫做大脑的「认知资源」。
而大脑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在同一段时间内,已经被占用的资源,是没有办法腾出来给别的任务使用的。
我们可以用电脑来打一个比方:认知资源就像大脑的内存。后台的任务堆积得越多,能够使用的「可用内存」就越少。这样,当我们遇到比较复杂的任务时,就有可能导致大脑「死机」 —— 也就是感到疲惫不堪,「脑子转不动」。
举个例子:如果你长期占用着70%的后台资源,那就相当于什么呢?你遇到任何问题,都最多只能拿出30%的脑力去思考和解决 —— 这当然是非常低效的。
那么,如何避免后台任务的堆积呢?有哪些常见的、容易侵占我们认知资源的因素呢?
1. 贪多求快
很多人总会有一个误区,认为高效的人就是能够一心多用,同时处理很多不同的事情。
但其实这是不对的。真正的高效,绝不是追求「快」和「多」,而是能够「慢下来」,在一段时间里专注只做一件事情。
为什么?因为大脑的工作台是非常非常窄的:并没有人能够「同时处理不同的事情」,他所做的只是在这些事情之间,来回切换而已。
大脑有两种加工信息的方式,自动化加工和主动加工。唯一能够「同时进行」的是什么呢?就是在主动加工的同时,处理另一件自动化加工的任务:比如走路、重复抄写、听纯音乐、组装物品等不需要「过脑子」的事情。
任何需要主动加工的任务,都不可能同时进行,否则就会产生切换。
一旦产生切换会怎么样呢?就会导致一些信息被「挤压」成碎片,堆积在大脑的后台中,从而造成认知资源的堵塞,使得大脑更加「无序」。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频繁地在长时记忆和缓存区之间来回读写,把信息清理出去,重新写入新的信息。那么,那些还来不及被大脑好好保存起来的信息,就会被挤碎,成为「碎片记忆」。
碎片记忆是什么样的呢?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
1.明明记得自己读过某本书,但就是想不起来书里讲了什么;
2.明明对某个信息有印象,但用的时候就是死活回想不起来;
3.明明三令五申提醒过要注意某个细节,但落实的时候就是会忘掉……
出现这些情况,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我们记忆力衰退了,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地」去处理它们、记住它们,使得它们成为了碎片记忆,漂流在大脑的角落里,难以被唤起和连接。
这就是一个「无序」的状态。正是它,使得我们脑子里一片混沌,难以变成有效的产出。
那么,如何跳出这个怪圈呢?
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慢下来,设定阶段性的边界。
简单来说:不要频繁地、反复地切换任务,而是先设定一个阶段性的小目标,心无旁骛地把这个小目标达成之后,再转换注意力,休息一下。
这样做的本质,就在于:把这项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全部打包、压缩,处理好,存入记忆里面,不让一片碎片留在外面,然后再去干别的事情。
2. 干扰打断
如果说贪多求快,是一种主动的「信息无序化」;那么来自外界的干扰和打断,就是一种被动的「信息碎片化」。
这可以说是我们工作中最大的「隐形杀手」。
这些打断,可能来自上级,来自同事,来自客户,来自QQ、微信、邮件、新消息……我们的时间被无休止地切割、细化,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我们被迫在多个不同的事务之间来回切换,让我们的注意力「疲于奔命」。
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习惯「切换」,难以再把注意力投注在某样事物之上。
这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我们将会习惯碎片化地去理解世界,思考问题,接收信息,任由这些碎片在大脑的后台堆积,而难以把它们整合成体系化的整体。
当你开始工作时,关掉微信,静音掉手机,尽量屏蔽掉外界干扰。不要急着去回复信息,而是专注在工作上,每1个小时,起来休息一次、活动一下,集中处理之前的消息。随后,再开启一个新的循环。以此类推。
不妨告知需要跟你紧密联系的人,让他们理解并尊重你的工作习惯。
每天拨出一段时间,可能是半小时到一小时,试着有意识地放下手头的事情,暂时关闭信息的输入,摒弃外界的打扰,把注意力转向自己内部,让自己跟自己独处。
在这段时间里,用来思考一些对你来说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比如长远的职业规划,对未来的预期和打算,家庭的安排,财务的筹划……等等。
让你能够不被打扰,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来探讨和处理这些真正重要的问题。
3. 思维反刍
我们的大脑,总在一刻不停地工作。当你稍稍放松对它的控制时,它就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
这些想法包括什么呢?可能是对未来的想象,也可能是对过去各种窘境、失败和错误的回顾。
这种不断重复负面经历和念头的做法,就叫做「思维反刍」(Rumination)。
你会感觉,你的内心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一些声音,让你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它、想到它,难以遏制。
为什么我们会进行「反刍」呢?因为,我们的大脑对错误十分敏感。因此,当我们做错了一些事情之后,大脑会一直对它耿耿于怀,于是,会不断在心里「回放」当时的场景,并且试图为它寻求一个解释,希望能让这个错误变成「情有可原的」,或者让它的后果变得「可预测」。
可以说,思维反刍就是一个「负面的自己」:它会不断对你进行否定、打压、质疑,不断企图用过去的失败经历来「拖垮」你,让你停下脚步,寸步难行。
那么,如何才能打败这个「负面的自己」呢?
1.思维转向:用正向的思维,来替代反刍。
2.正向联系:关注自己做的选择和结果,建立「我可以」的思维联系。
4. 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永远是大脑最大的天敌。因为它需要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占据庞大的大脑空间。
那么,不确定性来自于什么呢?
基本上,包括两种:一是「未竟之事」,亦即对过去还没做完的事情的惦记;二是「未来之忧」,亦即对还没发生的事情的可能性的揣测。
不要做无谓的空想,要去做有用的事情。
也就是:把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和忧虑,转化成行动,用行动去抑制它们、消解它们。
比较有效的做法是:
1.刺激控制。
2.规划行动。
3.辅助手段。
5. 过度思考
最后,简单提一下「过度思考」。
什么是过度思考呢?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些琐碎、不重要的事情上面,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反复权衡,以求做出一个「完美的」决策。
记住:不断地拔高自己的视角,让自己从细节的泥淖里跳出来,搭建好框架,分清优先级,规划好时间,严格去执行。
这才是能把事情做成、做好的诀窍。
晚安啦明天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