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收的古诗句
1.关于税收的诗句
古诗里的税收 诗能证史。
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就是一个范例。 由于诗歌的创作过程不光凝聚了诗人的才华,同时也灌注了诗人的情绪(其中不乏伤感甚至牢骚),所以好多诗词都不乏鲜明的爱憎。
在古诗中寻觅税收的影子,就不得不受到这两重牵扯。 搜集翻阅一首首与税收有关的古诗,但见满纸怨恨言,尽写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一把辛酸泪,倾诉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触目惊心中有一种切肤之痛划过脑际:在诗人眼里和笔下,古代税收的形象竟是这样的尴尬。
事实上也没有办法不尴尬。以大历史的视野1审视中国历史上的税收,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造成或助长多年动乱、百姓饥苦、封建社会绵延漫长、社会经济在不断的破坏和崩溃中缓慢发展的原因之一。
以税收的眼光看历史典籍,在少数的因轻徭薄赋而营造出的清明盛世之外,满眼都是横征暴敛、官残吏暴、税收流民、“纳税人暴动”…… 古人们的税收诗,就是这样印证着让后人读起来时而新鲜时而尴尬的中国赋税史:一面是历朝历代的税制变迁,一面是诗人们对倾诉于税收之上的百千怨结。 一、古诗里的税制兴革 1、公田之助 中国的历史,是农业社会的历史,是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历史。
这种条件下的税收,也多与土地相连,与税粮、税役相连。而最早的税收形式,就是在大片的私田(井田)中划出一小片(约为十分之一)“公田”:私田的出产归私人,各家在公田上共同投入力役收获归公家。
这种赋税形态,古书上称为“助”(一名藉),同养公田的这种形式,就是最早的土地税2。《诗经》中有多篇涉及到了这种在“同养公田”的场景。
较为集中的有《诗经·.周颂·载芟》3、《诗经·.周颂·噫嘻》4和《诗经·豳风·七月》5。 在公田上劳动时,“其耕泽泽,千耦其耘”、“亦服尔耕,十千维耦”,据说多达两万人在那里耕田,何等壮观! 一年之中,公田上的劳役不断。
“三之日于耜(正月里修农具),四之日举趾(二月里开始耕地)。同我妇子(还要带上妇人和孩子),馌彼南亩(把饭带到田间里去吃)”6。
公田劳作之余,农夫们还要服其他各种徭役,男人女人分工也各有不同。“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进城修理官家的房子)。
昼尔于茅(白天割茅草),宵尔索绹(晚上搓麻绳)。 亟其乘屋(赶快登屋修缮),其始播百谷。”
“八月载绩(八月开始绩麻织布),载玄载黄(染成黑红色或黄色)。我朱孔阳(其中染成朱红色的最鲜亮),为公子裳(是给贵族公子做的衣裳)。
…… 一之日于貉(十一月还要去捕狸貉),取彼狐狸(把皮剥下来),为公子裘(给贵族子弟做皮衣)。” 古代的诗歌,就是这样记载着税收早期萌芽状态。
2、租调之课 如果说是贡助彻是中国赋税史上的第一大主体税种,则租调及以后发展更为成熟的租庸调则为第二大主体税种。其法律精神是“有田必有租(田赋)、有身则有庸(劳役)、有家则有调(特产)”7。
农业社会下商品经济并不发达,货币的作用并不十分突出,人们的日常需要可能较多的体现为衣食等事。于是田赋多采用征粮的方式,调则多表现为织物等类。
因而古代诗词中对税收形象的描述大多折射在农民或“织妇”的身上,以下诗词可见一斑。 唐代文学家元稹(779~831)有《织妇词》一诗,可以反映当时国家对“调“的需要: 织夫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 今年丝税抽征早。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缫丝织帛犹努力, 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从中看出,因为征战的需要,官家对丝税的征收不仅提前,而且似乎加重,织妇必须“努力”才行,以致于东家的女儿都“为解挑纹嫁不得”…… 3、常贡之征 对药材和珍玩之物的需求,也是国家府库的一个常项。
不同地区的特产,在税目上可以称为“常贡”。根据大唐的法令,这些赏贡可以折以绢价并换算为相应的税收义务。
即:“诸郡贡献皆尽当土手所出,准绢为价”、“亦折租赋,不征别科”。比如华阴郡的任务是“鹞子十联、乌鹘五联、伏苓三十八斤、细辛四斤、伏神三十八斤”,安东都护府则需要“贡献人参五斤,……”,各地的常贡各有罗列。
8 晚唐诗人陆龟蒙七绝《新沙》就反映了这种常贡的征收情况:“渤湃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蓬莱有路教人到,应补年年税紫芝。”
其中便说了蓬莱那个地方每年要以交纳灵芝仙草作为赋税。 4、“两税”之变 唐朝中晚期,社会的动荡与土地的兼并使“租庸调法”的税基( 户口户籍)受到严重破坏,“据丁征税”的原则越来越丧失了存在的基础。
德宗寻中元年(公元780年),宰相杨炎提出了著名的“两税法”。“两税法”的显著特点在于,它改变了租税徭役据丁口征收,租税徭役多出自贫苦的劳动群众头上的作法,它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
2.关于税收的诗句
古诗里的税收 诗能证史。
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就是一个范例。 由于诗歌的创作过程不光凝聚了诗人的才华,同时也灌注了诗人的情绪(其中不乏伤感甚至牢骚),所以好多诗词都不乏鲜明的爱憎。
在古诗中寻觅税收的影子,就不得不受到这两重牵扯。 搜集翻阅一首首与税收有关的古诗,但见满纸怨恨言,尽写贪官污吏横征暴敛,一把辛酸泪,倾诉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触目惊心中有一种切肤之痛划过脑际:在诗人眼里和笔下,古代税收的形象竟是这样的尴尬。
事实上也没有办法不尴尬。以大历史的视野1审视中国历史上的税收,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造成或助长多年动乱、百姓饥苦、封建社会绵延漫长、社会经济在不断的破坏和崩溃中缓慢发展的原因之一。
以税收的眼光看历史典籍,在少数的因轻徭薄赋而营造出的清明盛世之外,满眼都是横征暴敛、官残吏暴、税收流民、“纳税人暴动”…… 古人们的税收诗,就是这样印证着让后人读起来时而新鲜时而尴尬的中国赋税史:一面是历朝历代的税制变迁,一面是诗人们对倾诉于税收之上的百千怨结。 一、古诗里的税制兴革 1、公田之助 中国的历史,是农业社会的历史,是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历史。
这种条件下的税收,也多与土地相连,与税粮、税役相连。而最早的税收形式,就是在大片的私田(井田)中划出一小片(约为十分之一)“公田”:私田的出产归私人,各家在公田上共同投入力役收获归公家。
这种赋税形态,古书上称为“助”(一名藉),同养公田的这种形式,就是最早的土地税2。《诗经》中有多篇涉及到了这种在“同养公田”的场景。
较为集中的有《诗经·.周颂·载芟》3、《诗经·.周颂·噫嘻》4和《诗经·豳风·七月》5。 在公田上劳动时,“其耕泽泽,千耦其耘”、“亦服尔耕,十千维耦”,据说多达两万人在那里耕田,何等壮观! 一年之中,公田上的劳役不断。
“三之日于耜(正月里修农具),四之日举趾(二月里开始耕地)。同我妇子(还要带上妇人和孩子),馌彼南亩(把饭带到田间里去吃)”6。
公田劳作之余,农夫们还要服其他各种徭役,男人女人分工也各有不同。“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进城修理官家的房子)。
昼尔于茅(白天割茅草),宵尔索绹(晚上搓麻绳)。 亟其乘屋(赶快登屋修缮),其始播百谷。”
“八月载绩(八月开始绩麻织布),载玄载黄(染成黑红色或黄色)。我朱孔阳(其中染成朱红色的最鲜亮),为公子裳(是给贵族公子做的衣裳)。
…… 一之日于貉(十一月还要去捕狸貉),取彼狐狸(把皮剥下来),为公子裘(给贵族子弟做皮衣)。” 古代的诗歌,就是这样记载着税收早期萌芽状态。
2、租调之课 如果说是贡助彻是中国赋税史上的第一大主体税种,则租调及以后发展更为成熟的租庸调则为第二大主体税种。其法律精神是“有田必有租(田赋)、有身则有庸(劳役)、有家则有调(特产)”7。
农业社会下商品经济并不发达,货币的作用并不十分突出,人们的日常需要可能较多的体现为衣食等事。于是田赋多采用征粮的方式,调则多表现为织物等类。
因而古代诗词中对税收形象的描述大多折射在农民或“织妇”的身上,以下诗词可见一斑。 唐代文学家元稹(779~831)有《织妇词》一诗,可以反映当时国家对“调“的需要: 织夫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 今年丝税抽征早。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缫丝织帛犹努力, 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从中看出,因为征战的需要,官家对丝税的征收不仅提前,而且似乎加重,织妇必须“努力”才行,以致于东家的女儿都“为解挑纹嫁不得”…… 3、常贡之征 对药材和珍玩之物的需求,也是国家府库的一个常项。
不同地区的特产,在税目上可以称为“常贡”。根据大唐的法令,这些赏贡可以折以绢价并换算为相应的税收义务。
即:“诸郡贡献皆尽当土手所出,准绢为价”、“亦折租赋,不征别科”。比如华阴郡的任务是“鹞子十联、乌鹘五联、伏苓三十八斤、细辛四斤、伏神三十八斤”,安东都护府则需要“贡献人参五斤,……”,各地的常贡各有罗列。
8 晚唐诗人陆龟蒙七绝《新沙》就反映了这种常贡的征收情况:“渤湃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蓬莱有路教人到,应补年年税紫芝。”
其中便说了蓬莱那个地方每年要以交纳灵芝仙草作为赋税。 4、“两税”之变 唐朝中晚期,社会的动荡与土地的兼并使“租庸调法”的税基( 户口户籍)受到严重破坏,“据丁征税”的原则越来越丧失了存在的基础。
德宗寻中元年(公元780年),宰相杨炎提出了著名的“两税法”。“两税法”的显著特点在于,它改变了租税徭役据丁口征收,租税徭役多出自贫苦的劳动群众头上的作法,它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
3.关于税收的古诗
《诗经》
诗经中《小雅·大田》篇云:“有龠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是对商代的井田制予以褒扬的诗篇。
《酬诸公见过》
唐朝诗人王维在《酬诸公见过》一诗中写道“屏居蓝田,薄地躬耕。岁晏输税,以奉粢盛。”这首诗是作者于天宝九、十年居母丧时,有朋友来辋川看望他而作的。在介绍自己的生活状态时,诗人表明自己辛勤躬耕,积极缴纳赋税,表明了诗人极强的税收遵从意识。
《浔阳陶氏别业》
唐朝诗人刘昚虚在《浔阳陶氏别业》中写道:“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景仰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并表示“愿守黍稷税”,反映出政治清明、生活富足的盛唐之风。
《东坡种花》
白居易酷爱种树栽花,并从中悟出为官之道。他在《东坡种花》一诗里写道:“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移此为郡政,庶几甿俗苏……”他把养民比作养树,认为救民之根,在于均平赋税,生动的反映了他治税养民的思想。
《五古·征秋税毕题郡南亭》
白居易的《五古·征秋税毕题郡南亭》中有“且喜赋敛毕,幸闻闾井安。岂伊循良化,赖此丰登年”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税收的期待,即:朝廷不增加法定税额之外的负担,百姓不承担法定税额之外的更多辛劳。
《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赖仙芝王原秀才僧昙颖行全道士何宗一同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过作诗和其韵寄迈迨》
北宋文豪苏轼十分重视家教,绍圣二年(1095年)他作诗寄给远在宜兴的两个儿子苏迈和苏迨:“嬉戏趁时节,俯仰了此世。犹当洗业障,更作临水稧。寄书阳羡儿,并语长头弟。门户更努力,先期毕租税。”特别叮嘱他们早早缴纳租税,足见他对依法纳税的重视。
《田家四时》
宋朝郭祥正有诗:“田事今云休,官输亦已足。刈禾既盈囷,采薪又盈屋。牛羊各蕃衍,御冬多旨蓄。何以介眉寿,瓮中酒新熟。”叙述了农民干完农事,按时足额缴纳税赋后,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场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较强的税收遵从意识。
《代乡邻作插秧歌》
这是宋代陆游的诗,其中:“浸种二月初,插秧四月中。……日暮飞桨归,小市鼓冬冬。起居问尊老,勤俭教儿童。何人采此语,为我告相公。不必赐民租,但愿年屡丰。”描写了农民紧张劳动、心情愉快的乡村情景,表达了农民遵从纳税,但求年年丰收的良好愿望。
4.关于纳税的诗句
重赋 作者: 白居易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防其淫,明赦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剿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端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号为羡馀物,随月献至尊.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杜甫《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诗经》-《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王冕《悲苦行》 风吹沙堕空屋,老乌号鸣屋上木. 谁家男子从远征?父母妻孥相送哭. 哭声呜咽已别离,道旁复对行人悲. 去者一心事,悲者百感随. 前年鬻大女,去年卖小儿. 皆因官税迫,非以饥所为. 布衣磨尽草衣折,一冬幸喜无霜雪. 今年老小不成群,赋税未知何所出. 昨夜忽惊雷破山,北来暴雨如飞湍. 此时江南正六月,酸风入骨生苦寒. 东村西村无火色,痴云著地如墨黑. 瞶翁瞽妪相唤忙,屋漏床床眠不得. 开门不敢大声语,门外磨牙多猛虎. 自来住此十世余,古老未尝罹此苦. 我感此情重叹吁,不觉泪下沾裳裾. 安得壮士挽天河?一洗烦郁清九区,坐令尔辈皆安居。
5.关于税收的古诗词有哪些
1.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白居易《观刈麦》
释义:为了缴税家田卖尽,靠捡麦穗填充饥肠。
2.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
释义:粮食送进官府的仓库,最后腐烂变质,化为泥土。
3. 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释义:过去借的钱要在现在摊派的官差钱里扣除,欠我的粮食你要从粮税里暗地里给我扣出来。
4.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陶渊明《桃花源诗》
释义: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
5.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元结《贼退示官吏》
释义:田租赋税有个固定期限,日上三竿依然安稳酣眠。
6.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郑遨《富贵曲》
释义:怎知道两片云一般的发髻上华丽佩饰,抵得上几个乡的赋税。
7.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白居易《杜陵叟》
释义:白麻纸上书写着施恩布德的诏令,京城附近全部免除今年的租税。
8.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元稹《织妇词》
释义:织妇们诚心祷告蚕神保佑蚕儿早点出丝,因为今年官家要提前抽征丝税。
9. 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苏轼《临皋闲题》
释义:我比他差的,也就是我这不能缴税吧。
10.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姚合《庄居野行》
释义:官家不向商人征税,偏偏征税于劳役辛苦的农民。
6.关于税收的古诗词有哪些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白居易《观刈麦》释义:为了缴税家田卖尽,靠捡麦穗填充饥肠。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张籍《野老歌 / 山农词》释义:粮食送进官府的仓库,最后腐烂变质,化为泥土。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释义:过去借的钱要在现在摊派的官差钱里扣除,欠我的粮食你要从粮税里暗地里给我扣出来。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陶渊明《桃花源诗》释义: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元结《贼退示官吏》释义:田租赋税有个固定期限,日上三竿依然安稳酣眠。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郑遨《富贵曲》释义:怎知道两片云一般的发髻上华丽佩饰,抵得上几个乡的赋税。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白居易《杜陵叟》释义:白麻纸上书写着施恩布德的诏令,京城附近全部免除今年的租税。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元稹《织妇词》释义:织妇们诚心祷告蚕神保佑蚕儿早点出丝,因为今年官家要提前抽征丝税。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苏轼《临皋闲题》释义:我比他差的,也就是我这不能缴税吧。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
——姚合《庄居野行》释义:官家不向商人征税,偏偏征税于劳役辛苦的农民。
7.关于纳税的诗句
重赋
作者:
白居易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防其淫,明赦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剿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端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号为羡馀物,随月献至尊。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8.关于税收的古诗词
重赋
作者:
白居易
厚地植桑麻,所要济生民。
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
身外充征赋,上以奉君亲。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
厥初防其淫,明赦内外臣:
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织绢未成匹,剿丝未盈斤;
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
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端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号为羡馀物,随月献至尊。
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
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白居易《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杜甫《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