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出了名的嚣张跋扈,最后结局如何?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唐初长孙无忌,唐太宗,真可谓大权在握。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发小,也是李世民的妹夫。他是宣武门政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他也是灵隐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可以说,长孙无忌在李世民时期,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这样一位权倾朝野的人物,在高宗李治统治时期却被迫自杀。以一种悲惨的方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样一个强大的开国功臣就这样以悲剧收场了。我们不妨看看长孙无忌的历史轨迹,看看他在高宗李治时期的所作所为,应该不难找到长孙无忌悲惨结局的原因。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唐高宗李治顺利继位,应该说作为长孙无忌的叔叔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按理说,高宗李治应该对他的舅舅非常感激。但真实的情况并不那么乐观。
李世民死后,长孙无忌以辅佐大臣的身份协助高宗李治管理朝政。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使得高宗李治开始对长孙无忌产生不满,并最终爆发。首先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吴王李恪的死,给高宗李治留下了阴影。当李世民准备任命李恪为太子时,他准备任命李恪为太子。为了家族利益,长孙无忌反对立太子,并多次上书李世民,要求立太子李治(长孙无忌姐姐的儿子)。因此,长孙无忌和吴王李恪互相仇视。于是长孙无忌就有了除掉吴王李恪的计划。后来,长孙无忌趁着高阳公主和他身边的方素爱受审,利用方素爱诬陷吴王李恪谋反,最后将吴王李恪杀死。高宗李治对长孙无忌的残忍行为很不满意。
最让高宗李治愤怒的是,在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事情上,他多次受到长孙无忌的阻挠和反对。虽然高宗李治多次与长孙无忌沟通,但强势的长孙无忌还是持反对意见。他杀了自己的弟弟,反对立自己心爱的人为皇后,这成为高宗李治对长孙无忌的仇恨的原因。于是,高宗李治找到许敬宗对长孙无忌进行诬陷,并以长孙无忌谋反为由将其流放。后来,他又派使者强迫长孙无忌自杀。
作为大臣,他在处理皇帝重立皇后的问题上过于强势,根本不顾皇帝的面子。吴王李恪被杀的事实,触动了高宗李治的最后底线。皇帝毕竟是皇帝,他有最后的最高话语权,位高权重的长孙无忌在权利面前失去了自己的方向,最终走向悲剧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