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原文:
列⼦〔先秦〕
太⾏、王屋⼆⼭,⽅七百⾥,⾼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愚公者,年且九⼗,⾯⼭⽽居。惩⼭北之塞,出⼊之迂也,聚室⽽谋⽈:“吾与汝毕⼒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以君之⼒,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王屋何?且焉置⼟⽯?”杂⽈:“投诸渤海之尾,隐⼟之北。”遂率⼦孙荷担者三夫,叩⽯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京城⽒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反焉。
河曲智叟笑⽽⽌之,⽈:“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曾不能毁⼭之⼀⽑,其如⼟⽯何?”北⼭愚公长息⽈:“汝⼼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虽我之死,有⼦存焉;⼦⼜⽣孙,孙⼜⽣⼦;⼦⼜有⼦,⼦⼜有孙。⼦⼦孙孙,⽆穷匮也。⽽⼭不加增,何苦⽽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负⼆⼭,⼀厝朔东,⼀厝雍南。⾃此,冀之南,汉之阴,⽆陇断焉。
翻译:
太⾏、王屋两座⼭,⽅圆七百⾥,⾼七⼋千丈。(这两座⼭)本来在冀州的南⾯,黄河的北⾯。
北⼭愚公,年纪将近九⼗岁了,⾯对着⼭居住。(他)苦于⼭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挖平险峻的⼤⼭,⼀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的南岸,可以吗?”(⼤家)纷纷地表⽰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提出疑问说:“凭你的⼒⽓,连像魁⽗那样的⼩⼭都不能削减,⼜能把太⾏、王屋(两座⼤⼭)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头放到哪⾥去呢?”⼤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的北⾯。”于是率领挑担⼦的三个⼉孙,敲凿⽯头,挖掘泥⼟,⽤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刚七⼋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趟。
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年,剩下的这么点⼒⽓,连⼭上的⼀棵草都铲除不了,⼜能把泥⼟⽯头怎么样呢?”北⼭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在呀;⼉⼦⼜⽣孙⼦,孙⼦⼜⽣⼉⼦;⼉⼦⼜有⼉⼦。⼉⼦⼜有孙⼦;⼦⼦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却不会再增⾼加⼤,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神听说愚公移⼭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所感动,便命令⼤⼒神夸娥⽒的两个⼉⼦背⾛了两座⼤⼭,⼀座放在朔⽅的东部,⼀座放在雍州的南⾯。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的南边,再没有⾼⼭阻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