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0种修辞手法都是什么?
1、比喻的修辞手法
定义: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比较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典型例句:
1)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
2)圆圆的池塘就好像一面大镜子。
2、排比的修辞手法
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有力地说明道理。
典型例句:
1)成功是一种喜悦,成功是一种轻松与快乐,成功更是一种让人用语言无法形容的滋味。
2)生活是一杯茶,茶香满口情悠悠;生活是一盏灯,闪烁出无尽的光明;生活是一汪水,透射出纯洁的心灵。
3、拟人的修辞手法
定义: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作用: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典型例句:
1)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有里。
2)小树摇摆着枝叶,向咱们允许笑。
4、夸张的修辞手法
定义: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作用: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典型例句:
1)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2)小朋友乘棉花糖气球飞来。
5、对偶的修辞手法
定义: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
作用:能够高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之凝炼集中。能够增强节奏感,使语言整齐、语句均匀,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
典型例句:
1)言必信,行必果。
2)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6、设问的修辞手法
定义: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而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这种修辞格叫做设问。
典型例句:
1)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2)什么是生物?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
7、反问的修辞手法
定义:反问就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它用疑问的方式表达肯定的意思,问而不答,答案寓于反问之中。
作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典型例句:
1)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难道我们能忘记吗?
2)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8、借代的修辞手法
定义: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
作用: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典型例句:
1)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
9、对比的修辞手法
定义: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作用: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典型例句: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我们的老师对待学生很温柔,对待学生的学习却很严厉。
10、反复的修辞手法
定义: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手法叫反复。
典型例句:
1)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