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美洲作物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
美洲作物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如下:
1492年以后,随着欧洲殖民者向美洲探险、殖民以及宗教传播愈演愈烈,很多美洲作物随之传入欧洲。比如,早在1494年,哥伦布就派先行返回的船员带着一包搜集到的各种美洲作物的种子,献给当时的红衣主教阿斯福尔扎。
因为新航路的开辟,亚洲航线的发展也非常快。1498年,葡萄牙探险船到达了印度,1511年又到达马六甲。很多美洲作物就是这样由欧洲人带到了南亚、东南亚,再进一步流向中国。当时正好是中国的明清时期,美洲作物的引入,成了中国明清时期对外交流的一个主要特色。
那么,这些美洲作物都是从海路进入东南沿海的吗?并不是。我们发现,很多美洲作物进入中国都存在着两条甚至三条路线。比如,玉米进入中国的路线,除了东南一线之外,还有西南一线,就是从印度、缅甸到达云南;还有西北一线,就是我们熟知的沙漠丝绸之路。目前,玉米在中国最早的记载就是嘉靖年间甘肃的《平凉府志》。
现在,经常有人把这些美洲作物的传入完全归功于欧洲人,包括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但我觉得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因为这些外国人来中国的活动毕竟是偶然和少量的,而真正大量地、频繁地来往于国内外,应该是华侨。早在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我国东南沿海就与南洋有频繁而广泛的交流,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