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毛细血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关于毛细血管的描述,错误的是数量大,分布广,管内血流速度较快。
微血管是指心血管系统的微细血管,它们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微血管指通连小动脉和小静脉间的细小血管,分布于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分支通连成网,故也称终末血管床。按血管分支的顺序,微血管主要包括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有些还有直接通连微动脉和微静脉的两种短路:直捷通路和动静脉吻合。
微动脉也称细动脉,内膜由内皮、基板和内皮下层组成。内皮细胞扁平,细胞间的连接与动脉相似,基底部有突起穿过内弹性膜与附近的平滑肌细胞形成肌,内皮连接,可能传递血液中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给肌细胞。中枢神经系的微动脉多无肌,内皮连接,基板很薄或不明显。内皮下层薄,成自疏松结缔组织,含少许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微静脉:
从真毛细血管到微静脉是渐变的,大致分三段:毛细血管后微静脉、集合微静脉和肌性微静脉。
①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直径8~30μm,长50~70μm,由2~4条毛细血管汇成。它们的管壁结构与毛细血管相似。有一层连续的内皮,有的内皮细胞有窗孔并有隔膜。细胞彼此连接很松,细胞间常有6nm的间隙,能使5~5.5nm大小的分子通过。淋巴器官内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内皮细胞呈立方形,是淋巴细胞的主要出入部位。
②集合微静脉,也称周细胞性微静脉,直径30~50μm。它们的管壁构造特点是内皮周围有较完整的一层周细胞,偶见平滑肌细胞。
③肌性微静脉:直径50~100μm,内皮周围有1~2层较完整的平滑肌,外膜很薄。微静脉,尤其是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在物质交换中起重要作用。它们易透过大分子物质。与毛细血管相比,微静脉易受温度、炎症和过敏反应等的影响,对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和前列腺素很敏感,易致细胞连接松解或裂开,使血浆和血细胞外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