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出自哪里?

 我来答
denglin1996
2023-01-07 · TA获得超过428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1万
展开全部

“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是一句佛教语。意思是:要跟随缘分的指引消除我们过往的业,不要脱离这个规则而产生了新的因果。

“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是由宣化上人所说的一句佛教用语。

宣化上人,黑龙江省五常市拉林人。俗姓白,父富海公,一生勤俭治家,务农为业。母胡太夫人,生前茹素念佛,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好善乐施,有求必应,认为“为善最乐”。乡里称赞不已,称为“活菩萨”。

上人是禅宗沩仰宗第九代祖师。宣化上人在美国旧金山创立了万佛圣城,他是将佛教传入西方世界的先驱者之一,对于佛教在美国西岸的推展有很大贡献,在台湾佛教界也拥有许多信众。

扩展资料

业力观是印度佛教的重要观念之一。

业力观是构成印度教理想主义中的主要部份,印度教中,业力是解释邪恶问题的主要方向,而和佛教及耆那教不同,印度教中的神对于业力有特定角色。

根据印度古典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记载,主角阿朱那(梵文:arjuna)在准备参与一场战事前,他得知有他自己的家属成员加入了敌方阵营,因而有放弃参战的打算。但阿朱那的战车御者,即是印度教中最崇高的黑天解释责任的观念,使阿朱那明白到自己肩负参战的责任。

业力是指行为或广义地包含因果关系。业力不同命运,人在自由的情况下所做的决定会影响将来的命运,根据《吠陀经》,如果我们播种善因,将结善果。

业力就是泛指今生及前生所有行为及伴随行为而起的反应,凡此种种行为结果都会决定我们的将来,但业力并不一定会即时显现,也有可能会经过积累,在今生或来生遇上特殊的条件时才显现。

印度教认为,业力是非个人及形而上的法则,人没有改变这个法则的能力,而业力也不是惩罚或奖赏,只是自然的法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业

百度百科-宣化上人

百度百科-宣化上人开示录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