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泉河历史
河南有哪些著名的湖,河或山
河南著名的湖有:薄山湖/豫南明珠南湾湖/宿鸭湖/黄河三门峡风景区/三门峡湖/龙湖风景区/小浪底水库游览区/丹江口/鸭河口水库游览区。
著名的湖有:一、黄河流域河流黄河干流在灵宝市进入河南省境,流经三门峡、洛阳、郑州、焦作、新乡、开封、濮阳7个市中的24个县(市、区)。黄河干流孟津以西是一段狭谷,水流湍急,孟津以东进入平原,水流骤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逐年淤高,两岸设堤,堤距5~20km,主流摆动不定,为游荡性河流。
花园口以下,河床高出大堤背河地面4~8m,形成悬河,涨洪时期,威胁着下游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成为防汛的心腹之患。干流流经兰考县三义寨后,转为东北行,基本上成为河南、山东的省界,至台前县张庄附近出省,横贯全省长达711km。
黄河在省境内的主要支流有伊河、洛河、沁河、弘农涧、漭河、金堤河、天然文岩渠等。伊、洛、沁河是黄河三门峡以下洪水的主要发源地。
(一)洛河水系洛河发源于陕西省蓝田县境,流经河南省的卢氏、洛宁、宜阳、洛阳、偃师,于巩义市神北村汇入黄河,总流域面积19056km2,省内河长366km。省内面积17400km2。
主要支流伊河发源于栾川县熊耳山,流经嵩县、伊川、洛阳于偃师县杨村汇入洛河,河长268km,流域面积6120km2。伊、洛河夹河滩地低洼,易发洪涝灾害。
(二)沁河水系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由济源市辛庄乡火滩村进入河南省境,经沁阳、博爱、温县至武陟县方陵汇入黄河。总流域面积13532km2,省内面积3023km2,省内河长135km。
沁河在济源五龙口以下进入冲积平原,河床淤积,高出堤外地面2~4m,形成悬河。主要支流丹河发源于山西省高平县丹珠岭,流经博爱、沁阳汇入沁河。
总流域面积3152km2,全长169km,省内面积179km2,省内河长46.4km。(三)弘农涧、漭河弘农涧和漭河是直接入黄河的山丘性河流。
弘农涧(也称西涧河)发源于灵宝县芋园西,河长88km,流域面积2068km2。漭河发源于山西省阳城县花野岭,在济源市西北的克井乡窟窿山入境,经孟县、温县在武陟城南汇入黄河,全长130km,流域面积1328km2。
(四)金堤河、天然文岩渠金堤河、天然文岩渠均属平原坡水河道。金堤河发源于新乡县荆张村,上游先后为大沙河、西柳青河、红旗总干渠,自滑县耿庄起始为金堤河干流,流经濮阳、范县及山东莘县、阳谷,到台前县东张庄汇入黄河,干流长159km,流域面积5047km2。
天然文岩渠源头分两支,南支称天然渠,北支称文岩渠,均发源于原阳县王禄南和王禄北,在长垣县大车集汇合后称天然文岩渠,于濮阳县渠村入黄河,流域面积2514km2。由于黄河淤积,河床逐年抬高,仅在黄河小水时,天然文岩渠及金堤河的径流才有可能自流汇入,黄河洪水时常造成对两支流顶托,排涝困难。
二、淮河流域河流淮河流域的主要河流有淮河干流及淮南支流、洪河、颍河和豫东平原河道。淮河干流及淮南支流均发源于大别山北麓,占省内淮河流域总面积的17.5%。
左岸支流主要发源于西部的伏牛山系及北部、东北部的黄河、废黄河南堤,沿途汇集众多的二级支流,占省内淮河流域总面积的82.5%。左右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型分布。
山丘区河道源短流急,进入平原后,排水不畅,易成洪涝灾害。(一)淮河干流及淮南支流淮河干流发源于桐柏县桐柏山太白顶,向东流经信阳、罗山、息县、潢川、淮滨等县境,在固始县三河尖乡的东陈村入安徽省境,省界以上河长417km,淮河干流水系包括淮河干流、淮南支流及洪河口以上淮北支流流域面积21730km2。
息县以下,两岸开始有堤,至淮滨,河长99km,河床比降为1/7000,河宽2000余米,由于淮河干流排水出路小,防洪除涝标准低,致使沿淮干和各支流下游平原洼地,经常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南岸主要支流有:浉河、竹竿河、寨河、潢河、白露河、史河、灌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麓,呈西南——东北流向,河短流急。
(二)洪河水系洪河发源于舞钢市龙头山,流经舞阳、西平、上蔡、平舆、新蔡,于淮滨县洪河口汇入淮河,全长326km,班台以下有分洪道长74km,流域面积12325km2。流域形状上宽下窄,出流不畅,易成水灾。
汝河是洪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泌阳五峰山,经流遂平、汝南、正阳、平舆,在新蔡县班台村汇入洪河,全长222km,流域面积7376km2。臻头河为汝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确山鸡冠山,于汝南汇入汝河,河长121km,流域面积1841km2。
汝河另一主要支流北汝河,发源于西平县杨庄和遂平县嵖岈山,经上蔡、汝南汇入汝河,河长60km,流域面积1273km2。(三)颍河水系颍河水系,位于河南省腹地,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河系。
在河南省境内,颍河水系也俗称沙颍河水系,以沙河为主干,周口以下至省境段也俗称沙河。此处仍以颍河为主干记述。
颍河发源于嵩山南麓,流经登封、禹州、襄城、许昌、临颍、西华、周口、项城、沈丘,于界首入安徽省。省界以上河长418km,流域面积34400km2。
颍河南岸支流有沙河、汾泉河,北岸支流有清潩河、贾鲁河、黑茨河。沙河是颍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鲁山县石人山,流经宝丰、叶县、舞阳、漯河、。
河南商丘砂金那个河流段有
河南的河流有很多,最主要的有黄河、淮河.河南省地跨淮河、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其流域面积分别为8.61万、2.77万、3.60万、1.53万km2.全省100km2以上的河流有493条.其中,河流流域面积超过10000km2的9条,为黄河、洛河、沁河、淮河、沙河、洪河、卫河、白河、丹江;5 000~10 000km2的8条,为伊河、金堤河、史河、汝河、北汝河、颍河、贾鲁河、唐河;1000~5000km2的43条;100~1000km2的433条.按流域范围划分:100km2以上的河流,黄河流域93条;淮河流域271条;海河流域54条,长江流域75条.因受地形影响,大部分河流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山区,流经河南省的形式可分为4类:即穿越省境的过境河流;发源地在河南的出境河流;发源地在外省而在河南汇流及干流入境的河流;以及全部在省内的境内河流.一、黄河流域河流黄河干流在灵宝市进入河南省境,流经三门峡、洛阳、郑州、焦作、新乡、开封、濮阳7个市中的24个县(市、区).黄河干流孟津以西是一段狭谷,水流湍急,孟津以东进入平原,水流骤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逐年淤高,两岸设堤,堤距5~20km,主流摆动不定,为游荡性河流.花园口以下,河床高出大堤背河地面4~8m,形成悬河,涨洪时期,威胁着下游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成为防汛的心腹之患.干流流经兰考县三义寨后,转为东北行,基本上成为河南、山东的省界,至台前县张庄附近出省,横贯全省长达711km.黄河在省境内的主要支流有伊河、洛河、沁河、弘农涧、漭河、金堤河、天然文岩渠等.伊、洛、沁河是黄河三门峡以下洪水的主要发源地.(一)洛河水系洛河发源于陕西省蓝田县境,流经河南省的卢氏、洛宁、宜阳、洛阳、偃师,于巩义市神北村汇入黄河,总流域面积19056km2,省内河长366km.省内面积17400km2.主要支流伊河发源于栾川县熊耳山,流经嵩县、伊川、洛阳于偃师县杨村汇入洛河,河长268km,流域面积6120km2.伊、洛河夹河滩地低洼,易发洪涝灾害.(二)沁河水系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由济源市辛庄乡火滩村进入河南省境,经沁阳、博爱、温县至武陟县方陵汇入黄河.总流域面积13532km2,省内面积3023km2,省内河长135km.沁河在济源五龙口以下进入冲积平原,河床淤积,高出堤外地面2~4m,形成悬河.主要支流丹河发源于山西省高平县丹珠岭,流经博爱、沁阳汇入沁河.总流域面积3152km2,全长169km,省内面积179km2,省内河长46.4km.(三)弘农涧、漭河弘农涧和漭河是直接入黄河的山丘性河流.弘农涧(也称西涧河)发源于灵宝县芋园西,河长88km,流域面积2068km2.漭河发源于山西省阳城县花野岭,在济源市西北的克井乡窟窿山入境,经孟县、温县在武陟城南汇入黄河,全长130km,流域面积1328km2.(四)金堤河、天然文岩渠金堤河、天然文岩渠均属平原坡水河道.金堤河发源于新乡县荆张村,上游先后为大沙河、西柳青河、红旗总干渠,自滑县耿庄起始为金堤河干流,流经濮阳、范县及山东莘县、阳谷,到台前县东张庄汇入黄河,干流长159km,流域面积5047km2.天然文岩渠源头分两支,南支称天然渠,北支称文岩渠,均发源于原阳县王禄南和王禄北,在长垣县大车集汇合后称天然文岩渠,于濮阳县渠村入黄河,流域面积2514km2.由于黄河淤积,河床逐年抬高,仅在黄河小水时,天然文岩渠及金堤河的径流才有可能自流汇入,黄河洪水时常造成对两支流顶托,排涝困难.二、淮河流域河流淮河流域的主要河流有淮河干流及淮南支流、洪河、颍河和豫东平原河道.淮河干流及淮南支流均发源于大别山北麓,占省内淮河流域总面积的17.5%.左岸支流主要发源于西部的伏牛山系及北部、东北部的黄河、废黄河南堤,沿途汇集众多的二级支流,占省内淮河流域总面积的82.5%.左右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型分布.山丘区河道源短流急,进入平原后,排水不畅,易成洪涝灾害.(一)淮河干流及淮南支流淮河干流发源于桐柏县桐柏山太白顶,向东流经信阳、罗山、息县、潢川、淮滨等县境,在固始县三河尖乡的东陈村入安徽省境,省界以上河长417km,淮河干流水系包括淮河干流、淮南支流及洪河口以上淮北支流流域面积21730km2.息县以下,两岸开始有堤,至淮滨,河长99km,河床比降为1/7000,河宽2000余米,由于淮河干流排水出路小,防洪除涝标准低,致使沿淮干和各支流下游平原洼地,经常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南岸主要支流有:浉河、竹竿河、寨河、潢河、白露河、史河、灌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麓,呈西南——东北流向,河短流急.(二)洪河水系洪河发源于舞钢市龙头山,流经舞阳、西平、上蔡、平舆、新蔡,于淮滨县洪河口汇入淮河,全长326km,班台以下有分洪道长74km,流域面积12325km2.流域形状上宽下窄,出流不畅,易成水灾.汝河是洪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泌阳五峰山,经流遂平、汝南、正阳、平舆,在新蔡县班台村汇入洪河,全长222km,流域面积7376km2.臻头河为汝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确山鸡冠山,于汝南汇入汝河,河长121km,流域面积1841km2.汝河另一主要支流北汝河,发源于西平县杨庄和遂平县嵖岈山,经。
河南省周口市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属于哪个县
周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直属于周口市人民 *** ,属于正处级单位;周口史称周家口,素有“小武汉”之称,通航历史悠久,以航得名,因航而兴。
周口境内拥有沙颍河、涡河、贾鲁河、汾泉河四条具备航运开发条件的河流。沙颍河周口以下航道已于2009年6月实现全年通航,载重量300吨至1000吨的单船,及3000吨至10000吨的拖队从周口起航可常年顺利驶往江浙沿海,实现了通江达海。
作为全省唯一的一个依托港口命名的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周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与省委、省 ***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决策部署,与打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先行区的要求有很高的契合度,潜力很大。
周口地区个县的经济对比
周口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辖淮阳、鹿邑、扶沟、沈丘、太康、郸城、西华、商水和川汇区、项城市八县一市一区,辖区总面积1.19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0万亩,总人口1070万人,耕地面积、总人口均居全省第1位. 周口历史悠久,古属陈楚,睡始祖都于宛丘(今淮阳),上古时期,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繁衍生息,史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美誉。
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史载明清时期“通衢五省,人杂八方,商贾云集,南北之声不绝于耳”,素有中国“小武汉”之盛名。周口地区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周口,又名周家口,地处沙河、颍河、贾鲁河交汇之处。在明朝初年,它还只是附近农民交换农副产品的集镇;而到了明永乐年间,由于淮河、沙河和颍河漕运的开通,集镇由明初的沙河北岸扩展到沙河南岸,为了方便物资交流,在南岸的子午街(今老街)开辟了一个渡口,有一周姓人家在此往返摆渡,因而称之为周家渡口,“周家口”因此得名。
最繁盛时期的周家口镇仅街道就有116条,每条街道都有自己的专门行业,如筢子街就是卖竹器的,麻线街是专门卖麻袋的,打铜街是专门做铜盆等铜器的,而且平均每两条街都要建造一个庙宇。虽然整个周家口镇有116条街道,但它的商业主要还是靠转运贸易发达起来的,这些转运贸易主要在河南东部和江南之间进行,其输出的商品以陈州、开封二府所产农副产品为主,输入则以江南所产绸布、杂货为主。
杨子山说,有人形容周家口当时商业的繁华程度用“商旅奔驰”四个字,非常贴切。 那么当时周家口商业的规模到底达到了何种程度?杨子山说,南开大学的许檀教授曾经以周家口山陕会馆道光十八年的两块碑为依据,按照修建山陕会馆从商人中“千厘抽一”集资的原则,推算出在周家口的山陕商人中仅有名号可考者,就有坐贾164家,行商320家,合计484家。
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熊廷弼经过当时的周家口时,曾写过一首叫做《过周家口》的诗,其中有句云:“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意即周家口的繁盛晚上像南京城的浦口一样灯火通明,白天像汉口一样千帆云集。
“由此可见当时的繁华程度。”周家口真正的兴盛时期还是在清朝。
乾隆年间,周家口已经开辟16个渡口,最繁盛时本地居民达到了四五万人,而流动人口则达到了数十万人,它也赢得了“南皮都”和“小汉口”的美誉,成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 这块古老圣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发祥地之一。
人类始祖太昊付羲氏都宛丘(今淮阳县),作八卦,结网罟,教民渔猎;中国女神女娲氏都西华,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化育万物;炎帝神农始都陈(今淮阳县)、尝百草,艺五谷,教民稼穑,开创中国种植、养殖的新纪元;古代先哲,世界100名人之首的道家鼻祖老子(名李耳),生在苦县(今鹿邑县),西出涵谷,著五千言《道德经》,流传千古,经纬华夏,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在陈城(今淮阳)建立“张楚”中国第一个农民政权;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淝水之战重要指挥者谢安出生在陈(今淮阳县);中国杰出易学家陈抟亦生在鹿邑县;包拯下陈州赈灾,引出过一段有名的故事;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洪宪皇帝袁世凯生在今项城市;著名的抗日将领吉鸿昌生在扶沟县;陈、李、谢等十多个姓氏的祖根源于周口。 历史的长河,灿烂的文化在周口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这里是中国古文化旅游的重点区域。“三皇”之首伏羲氏的陵寝太昊陵,占地870亩,五门相照,殿宇琉金,巍峨壮观;伏羲仰观俯察,作八卦的画卦台,亭栏溢彩、古柏苍翠;付羲始作八卦的圣物白龟1984年从画卦台畔千年灵地重现;距今4600多年的宛丘故城遗址平粮台,是我国日前发掘出土,时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
孔子陈蔡绝粮,平淡艰辛的纪念地弦歌台,修葺一新,湖中建坛,红莲映日,碧荷接天;老子故里太清宫,仿长安皇宫建造,九龙井,“先天太后之赞”碑依存;老子修道成仙,飘然升天老君台,高坛建筑,庄重古朴;“三皇”之一女娲氏之都城,西华女娲城环境优美已成为商贸游览胜地;扶沟吉鸿昌纪念馆记载着英雄不朽的业绩流传万古;周口市关帝庙,保存完好,是中国古代建筑、雕刻、美术、冶炼等工艺荟萃的古建筑群;袁世凯故居,典雅别致,颇具中原近代民居情调;南顿故城建设精美,具有古城风貌;淮阳剪枝公园,松柏造型奇异,飞禽、走兽、亭、塔、阁、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淮阳环城湖比西湖大一倍的16000亩水面,蒲苇葱郁,荷花飘香,碧波荡舟,戏水采莲,垂钓烧烤,乐趣无穷。周口市新建的“中华五千年”旅游景区,浓缩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仿长城建筑,把中华楼、长城各关按1:1的比例建设镶嵌其中,玉雕、石雕、泥塑历代君王将相、文人圣贤一万多尊,分堂设立“长城”之内。
2000年6月8日,国务院批准:(1)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设立地级周口市。市人民 *** 驻新设立的川汇区。
(2)周口市设立川汇区,以原县级周口市的行政区域为川汇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 *** 驻老街。
(3)周口市辖原周口地区的商水县、。
安阳河又称洹河,它是哪个时期形成的
洹河,发源于林县林虑山。
洹河有黄华河、陵阳河、桃源河三条主要支流。三条支流的源头,均在林虑山中山崖断层的破碎带上,沿山流下来后,黄华河、陵阳河两条支流在林县县城北陵阳村汇合。
向东流至林县横水乡横水村,又有桃源河汇注。然后,继续东流,至横水乡郭家窑村,潜流地下,至安阳县善应山出露。
历史上因此有洹河“逢横而入,逢善而出”之说。自善应山至彰武村段,河道处山丘地区,自然落差大,水流湍急。
自彰武村下,河道处平原地区,流势渐趋平稳。至安阳县蒋村乡东部,有珠泉河注入。
至麻水村东,又有汾洪河汇入。然后,蜿蜒东去,至内黄范阳口,注入卫河。
河南周口适宜种植什么药材
周口的自然条件适合中药材种植。
周口市辖8县1区1市,国土面积11637平方公里,占全省7%,其中耕地面积1174.5万亩,占全省的8.7%。位于河南豫东平原的东南部。
地理座标为北纬33°03′~34°20′,东经114°05′~115°39′,南北宽135公里,东西长140公里。我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降水不均,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春秋温暖季节短,春夏之交多干风。
光、热、水资源组合较好,平原土层深厚,适合很多根类药材生长。温度条件。
秋温高于春温,冬夏温差显著,酷暑高温不多,严寒低温少见。年平均气温14.2℃~14.7℃,年平均最高气温20.2℃,年平均最低气温9.5℃。
全市无霜期216天。从温度条件看,有利于中药材生长发育。
降水条件。夏季降水集中,冬季雨雪偏少,年际变化较大,雨量分配不均。
年平均降水量为689毫米~816毫米,雨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全市降水85%以上在农作物生长季节,水热同季,雨量较充分,有利于发展中药材生产。
日照条件。我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00~2400小时,全年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光合有效辐射量为594卡/cm2左右。
分季度看,第二、第三季度为作物生长旺盛阶段,正是降雨量最多、光热辐射量和日照时数较多的阶段。这些气象要素对中药材生长非常有利。
水资源条件。周口市水源丰富,水质好,易于开发利用。
全市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河道有60条,分属沙颍河、涡惠河、西淝河、洪汝河四大水系。在水资源中,地下水资源丰富,降水入渗增补快,较为丰富的水资源是发展中药材的一大优势。
土壤条件。周口市以 沙颍河为界,以南为沙颍河、汾泉河、黑河等冲积而成的淮北平原;沙颍河以北为黄河泛滥冲积而成的黄泛平原。
沙颍河以南的商水、项城、沈丘南部土质主要是砂礓黑土,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1%,其特点是:土质粘性重,有机质含量高,潜在肥力高。这类土壤有机质、氮含量及阳离子代换较高,在严格掌握好适耕期,做好排灌措施和增施肥料的情况下,适宜种植麦冬、元胡、党参、牛夕、白术、白芍、芸苔子、薄荷等药材。
沙颍河以北的扶沟、西华、太康、淮阳、鹿邑、郸城和沈丘北部土质主要是黄潮土类,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8%。黄潮土类中又分为砂土、两合土、淤土三大类。
砂土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适耕期长、吸散热能力强,适种白头翁、半夏、元胡、白术、白芷、白芍、北沙参、丹参、菊花、紫苏、荆芥等。两合土具有土质疏松、沙粘适中、耕性好、保水保肥的特点,适宜白芷、南星、薏苡仁、桔梗、地骨皮、槐米、红花、银花、牛夕、党参、天冬等多种药材的生长。
我市淤土面积约200万亩,土质细腻、可塑性好、胀缩性强、潜在肥力大,适宜栽种对土质选择性不强的药用植物,如杜仲、地骨皮、白扁豆、瓜萎、桔梗、板兰根、二花、丹皮等。我市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记者:周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为华夏农业文明和中医药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
从远古到中世纪到近代以至现在,中医药作为东方文明特别是中 *** 粹在中原腹地持久而根深蒂固地存在发展着。请问,周口10个县(市、区)历史上中药材种植是什么状况?张树仁:据史料记载,唐朝有位名士叫张公艺,居住在西华县双龙集(即今西夏镇丛桑村)。
其九世玄孙取桑籽育树苗百余亩,养蚕缫丝。数年之后,桑树成材,伐树之中,发现桑树之根皮与别处桑树之根皮迥然不同,树根表皮发白,皮质深厚,是优质的桑白皮。
桑树有鲁桑、湖桑两种,入药的桑白皮采自鲁桑。于是鲁桑便在这里广泛种植,并精心烧制成药,以供市场需要。
西华县桑白皮在盛产年代,年产量万余公斤,远销山西、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外地药商也常来西华县坐收,争相购买,供不应求。
上世纪50年代末,上海市药材公司曾派人来我市组织收购、加工,再由上海出口。可见我市桑白皮已扬名国内外。
红花在我市均有种植,尤以西华县所产的红花有名,从清康熙二年(1663年),西华县即开始种红花,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所产红花驰名中外,该县红花镇就是当时西华、扶沟两县的红花集散地,红花集即因此而得名。
我市早在宋朝就有种植国槐的历史。清朝光 绪年间槐米已作药用。
据调查,我市国槐的种植发展很快,槐米收购量逐年增多,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大量出口。我市菊花种植于清朝就有文字记载。
1957年发展到5000亩,收购16万公斤;1963年发展到5万亩,收购量为120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历史上我市农民有种植金银花的习惯和管理经验。
金银花种植不占耕地,多在沟旁、庭院栽培,每到采收季节,花区的村里村外,随处可见采花、晒花的人群,村里村外片片银花,处处清香。1980年全市种植面积12000亩,多在太康。
1984年以来,全市推行了比较完整的金银花栽培技术,即改一墩多株栽培为单株栽培,通过整形修剪,改善了金银花的生产条件,由葡萄缠绕为单株起立生长,由原墩摘亩产干花30公斤~40公斤增加到干花150公斤以上。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清时期我市就有野生桔梗资源,但无大面积种植。
1970年,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