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故事-散文随笔
吃饭的故事_散文随笔
饮食是一种文化 ,而中国的饮食文化我敢说,是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汇入了饮食文化之中。
谁也说不清中国有多少种美味佳肴,有多少种烹调技术,至今尚未有人编出中国食谱大全或中国菜肴大全来。不要说全国,就是某一个省,某一个地区有多少种美食,也难以数计。
据说清朝的慈禧太后 ,不只权力欲极强,在饮食方面,也是野心勃勃,恨不得将天下之美味,尽收一己之小小胃囊。她每次用餐,餐桌上罗列百余种菜肴,每日必有一种新的菜肴,是她平生没有吃过的。对她无底的欲壑,她的御膳厨师们只能竭力设法去填塞。可见,中国人关于饮食艺术的创造能力,是无穷的。
然而,使中国人关于饮食艺术的创造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还是那个年代的那场大饥荒。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人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偏偏能为无米之炊。
那时我年纪虽小,对许多事情已有清晰的记忆。奇怪的是,在那村村都有人卧尸于野的岁月里,我对饥饿的记忆并不深刻,只记得我那时主要的感受就是厌食害怕吃饭,害怕吃饭的时间的到临。所谓吃饭,就是吞咽那黑的、绿的、灰黄的、颜色斑杂的硬馍馍,那馍馍中很少含有粮食,就是糠的成份,也少得可怜,主要的成份是野菜。那时,有一种天然食物是很受欢迎并极为珍贵的,那就是榆树的嫩树籽和榆树的'里层皮。
吃饭的时候,妈妈总是要对我哄着,骂着, 甚至我还为此挨过打。那些馍馍,我吃了没有?我想肯定我是吃了,至于我怎么吃下去的,馍馍的味道,我记不清了。一个人童年的记忆,总是美好的。在饥荒的年代,大自然对人们关于野菜的赐予,也是吝啬的。人们很快就把传统经验中可吃的野菜吃光了,村里村外本来不多多的榆树,因被剥光了树皮,而挺着光溜溜的白色树干。这个时候,就需要人的智慧,人的创造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奇迹。
奇迹真的出现了。有人发现一种树叶在最嫩的时候可以吃,又有人发葱的根须也可以作为食物,将这两种东西煮熟,可以成为馍馍的一部分。这两项发明,果然有效,使人们干瘪的肚皮有了新的填充物,但人们也要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前者,使人的脸色向树叶的颜色转化。后者,使人弯转的肚肠又多了几回曲转。而一种更新更大胆的发明,向人们身体的分泌和消化机能发起了挑战将玉米芯磨成粉状,以实现其面食的价值。但事实证明,这项发明超越了人类肉体的物理极限: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吃后排不下屎来,要用筷子往外抠......至于这三项发明与我发生了什么关系,我也记不清了,不过可以肯定,既便是与我发现了某种关联,其关联度也是不高的。因为,我的食物中,有一部分来自特-供,我的特-供食物的来源地,是我的姥姥家。
我姥姥家离我们有十几里远,与我们有一山一岭之隔。
姥姥二十几岁时丧夫守寡,服侍公婆几十年,直至公婆安然入土。姥姥不愿离开她生活了几十年的屋院,用一双小脚,一副柔肩,挺起了只有一个人的家。姥姥性格刚强,为人善良,村里人交口称誉。她最有效地利用着她的屋前房后,墙里篱外的每一寸土地,她的小院像变魔术一样变出各种食物来,不断托人给我捎来。当然,她本人也和村里人一样,忍受着饥饿的煎熬。
以后妈妈告诉我,那个时候,我之所以没有像别人那样挨饿,完全是由于姥姥对我源源不断的食物供应。
姥姥一生也没有体验到充足的食物带给她的幸福。
有些恩情,是无法报答的,但是我想,人活着的第一要义,应该是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