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道”何为“德”?“道德”的含义是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不同的年代讲道德,其目的、含义不尽相同,但都与”治国“是分不开的。
说一说我的理解。
一、春秋时期。
这个时候,道、德是分开来讲的,两层意思、相辅相成。
老子《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又说:“吾知未其名,字之曰道”,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把道放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的位置上的。 道,可以理解为天地万物诞生的本根、源头,以及其延伸——运行的规律、法则。
德,紧随其后。当知了“道”,或悟了“道”以后, 自觉的遵从“道”而行,不靠法律来约束、也不靠别人来督促,这种意识以及意识带来的行动,便是“德” 。
老子讲的道和德是说给谁听的呢?因为春秋时期战乱不断,给百姓讲道德是没有用的,况且也不一定听得懂, 主要就是讲给战乱的制造者——统治阶级听的 ,你们要把争名、夺利、好胜这些念想丢掉,不生事、不扰民,无为而治、和平共处,才能给百姓平静的生活,百姓也会因此纯朴、寡欲、谦让。
二、战国及之后。
道和德的连用始于战国,荀子《劝学》篇讲:“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你得把《诗经》、《尚书》……一直到总纲《礼记》全学通了,才能达到道德的顶峰。
但是道和德多数时候还是分开来用,“道”主要代表道家及其思想,与儒家并存、竞争两千多年。而“德”代表后来沿用至今的道德。
“德”讲给谁听呢, 主要讲给大众 ,比如汉朝推行的“五常”:仁、义、礼、智、信,高度总结概括了之前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满满的正能量,非常容易被理解、认可,如果上至君王大臣、下至黎明百姓都以践行“五常”为荣,国家就好治理了。
三、宋朝之后。
”德“明显跑偏,尤其是把“智”给藏起来了。比如被扭曲的“四字”:忠、孝、节、义,鼓吹“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子女必须绝对服从家长,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妇人必须三从四德,被统治者为了统治者的利益必须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的生命。
鲁迅说:我翻开 历史 一查,这 历史 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可以说,宋元明清的道德,基本被绑架了,成了纯粹的统治工具。
四、近代和现代
因为近代自然学科的发展,原来属于“道”研究的那些天地至理,一部分有了自己的分类归属,划分出去了。而剩下难以解释的“道”,往玄学、宗教的路上越走越远。
而“德”,也就是现在说的道德,自新中国起,摒弃了封建糟粕,回归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成为 社会 大众所认同的价值观。
为什么现在要对“道德”大提特提呢?还是因为缺失。 社会 上的很多现象、问题已经给我们敲响的警钟,太多人在名、利面前迷失,把老祖宗留给我们宝贵东西都丢掉了。翻开 历史 看看吧,个人一旦道德沦丧,就离家破人亡就很近了, 社会 一旦礼崩乐坏,离被 历史 翻篇也不会太远了。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经》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又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道德经》这本书并不是告诉我们“道”是什么,而是诠释“道”在体现在万事万物之中。正因为万事万物都因遵循“道”,所以统治者以此治国安邦,兵家以此行军布阵。“道”以各种形式存在在宇宙之间,包括宇宙本身也是按照“道”来运行的。(《淮南子》所说: 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道在其中,而莫知其所。)
老子创造的“道”是先与一切,高于一切的。《道德经》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说:道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家认为“道”存在与宇宙混沌未开之前,天地都要按照道来运行。也许谈到宇宙太大,我们很难确切地去感受,不如从生活中寻找例子。好比说 汽车 和飞机,在 汽车 没有发明之前,发明 汽车 的“道”已经存在了,在飞机没有发明之前,生产飞机的“道”就已经存在了。我们不能看到道,但是我们随处可见道在万事万物上的体现。
《道德经》第21章里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
德就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这种体现如道本身一样,都是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的。
讲一个故事,根据丰子恺老先生的记载。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常和弟子们一起静坐,学生们围着老师坐在一起,一句话也不说,就这么安静地坐一天,这就是德行的体现。
我们有时候接触一个人,总觉得这个人很舒服,但是你却说不上来,这大概也是德的表现了。
《道德经》第38章里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可作真正的德行。真正有德行的人,不表现德行,没有德行的人总是刻意表现。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越缺少,越炫耀。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
可见,“道德”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
其实“道”和“德”是两个概念。“道生之”是说万物生于“道”,这个“道”就是规律、真理。“德畜之”是说万物因德而存在、延续,所以合乎“道”者谓之“德”。“道尊德贵”,“道”本来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德”则存于人的内心。懂得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可以谓之“得道”,“得道”者谓之有德。反之,如果不懂得天地万物运行规律,就不能称为“得道”,不得道者,言行举止又何以得法?“道”存在于世,“德”存在于心。“道”是天理,“德”是人对天理的认识。
《易经·系辞传》第五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可见自然界万事万物本身具有两面性、对立性,这是普遍规律,这就是所谓的“道”。好与坏,黑与白,善与恶都是相对而言,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这是《易经》所折射的智慧火花。这些世间存在的普遍道理,各人的理解又不一样,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时候运用了这一规律却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易经·系辞传》里说“君子之道鲜矣”,意思是明白这一普遍道理的人太少了。
上个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罗素曾对《道德经》做出了这样一句评价:人具有两种意志,创造的意志和占有的意志,老子便是要人发挥创造的动力而收敛占有的冲动。
道家所说得《道德经》,便是教学认识天道的玄妙与莫测,进而让我们学着遵从天道,尊重自然。眼界放得越大,心底就变得越平静。孙思邈所谓:志愈大而心愈小。
当今世人所说的“道德”,仅仅局限于“人伦”而并非“天理”,与真正的、原始意义上道德相去甚远。可以这么说:口口声声呼吁“道德”的人,其实并不知何谓“道”,何谓“德”,充其量就是自我观点的推演而已。
道可道,非常道。
天有天道,地走地道,鼠有鼠道,人有人道。
黑夜在没有月亮,青空万里的时候,能看到天上有无数颗星星,密密麻麻,距离很近,为什么不碰障往下掉呢?因为有它的运行轨道。
地上生长的万物,都有着自己的根或籽,延续着植物的存在。不论长的有多高大或多矮小,没有被吞并的,留下一种植物。
鼠道说的是鸟、兽、虫。它们都以各自的自然规律,生存在天地之间。
人类经历了无数次战争,不断地改朝换代,逐步地走向文明和人性化。邪不压正,公者一世,私者一时,这是人类进步的必然规律。随着这个规律向前发展,这就是人道。遵循这个道的规律,而形成的理念就是德。
道德是老子留下的哲学,包罗万象。总之一句话,有生必死。
何为“道”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对道的理解不一样,古语有大道三千,这里的三千只是虚数,可见古时候的人认为道有很多种。而我所理解的道无外乎以下几种。
一、道法自然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云:“道可道,非常道”,主张道乃一切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到,但有真实存在我们周围。老子主张亲近自然,去感受万物的气息,去寻找自然最原始的源头,因为他人为自然的尽头就是“道”。
二、技近乎道
当人从事某种研究或者某种职业,技艺达到极致,从中领悟出了新的大智慧。比如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可以理解为一种道,再比如我们小时候经常听到的卖油翁的故事,卖油翁把铜钱放在瓶口上,油从铜钱孔流入瓶中不洒一滴,技艺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也可以理解为卖油翁掌握了一种道。
三、知道了
《将夜》中,神符师颜瑟教导徒弟宁缺的时候提到了“符道”,他将其中的道解释为“知道了”,“符道”即是让天地元气理解知道画符人的思想意识,按照画符人的想法,依照某种轨迹完成某件事。这种说话个人觉得很新颖!
所以个人认为“道”为一切之始,又为一切之极,动静之间又无处不在,飘渺不可捉摸。
何为“德”
通俗的来说就是品德,品性德行,老子认为德分上德和下德,上德主张遵循自然的规范,顺应自然,注重生命,轻视名利,无欲无求,是“无为”。下德是“有为”,有意识的是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
新时代的“德”在传承上德、下德基础上,还应遵守职业德行,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敬岗爱业,保持良好的工作品德,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何为“道德”
前面说过,“道”为一切之始,那么“德”也是“道”的衍生,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人类在 社会 环境中生存,遵循自然之法则,秉持“无为”或“有为”的德行,善待身边的人或事,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努力攀登,追求极致,这就是我理解的“道德”!
要弄清什么是道?什么是德?离不开《道德经》。《道德经》的道、德,是指天道、地德。天地对万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天为道,地为德,谓之道德。其原文是:天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父母为儿女幸福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大爱,称作慈爱。慈爱与道德是同一的,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也就是通天地得人和。所以,《周易》的乾坤卦象,既代表天地,又代表父母。父母有情,故而称作慈爱。天地无情,故而称作道德。所以,老子以慈爱为第一宝贵,而著作《道德经》。故而道德的本义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大爱。老子著作《道德经》,既是哲学著作,又是宣扬高尚道德文明著作。所以,中国是当之无愧的文明古国。道德是哲学名词,古代称作中道。中道即通天地得人和之道。王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横代表人,正中间一竖表示通天地得人和的中道,故而中道又称作王道。所以,中国古代提倡以中道治国治天下。《尚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厥其中"。以中道治国治天下,就是以道德治国治天下,就是以通天地得人和之道治国治天下。
道德二字源于《道德经》。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
什么意思?道如果可以定义,那就不是长久之道。
道是变化着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着的规律或规则,而这个客观规律,是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发展着的,所以,道根本不可能用语言或文字来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
德也是一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层建筑不要总是标榜道德,树立道德模范,塑造或宣扬圣人,对道德没有定义或规范这才是有德的政体;这段话,后来在庄子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直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其实与儒家圣人孔子指责其弟子子贡做好事拒绝回报的理论是相通着的,把道德拔得越高,道德就会离群众越来越远,因为普通群众根本到不了那个“高度”,道德也就成了教条和口号。要注意的是老子指出的“不德”,不是针对假的道德或编造的圣人,而是指哪怕你塑造的这一切都是真的,也是对“道德”的破坏。更何况大行其道的往往是“假道德”“伪君子”。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是对上一句的继承,老子强调的是无为而治,民众根本不需要你来宣扬道德,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都会对道德作出自我评判,本来就无,何来的有?道德你越是夸大,就越小,越是无争,就越大。这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道德之本来面目。
所以,题主问道德的含义是什么?本身就是“无德”之问,道德本来就是“无”,理解了无,才能真正懂得有,理解了,无道,才能有常道。遵重了无德,才是大德之所在。
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共有共循的生存法则。有道而生,无道则亡。
德,是唯道以辅的事物品质,尊道而德重,厚德而得以生,固德而得以发。
天生万物,万物有灵。灵之长者唯人,人类同群,群众兴族,族兴八方。八方广民,民聚成国,国以民立,民为国地,
食为民天。故而道之大者民为本,德之盛者民食享,此谓道德天然。
一一道是自然法则,德则是掌控自然法则的行为和能力。古代没有道德一词,因道和德在字意上的关联性,后人便发明了道德一词。
我对“道”的理解是法规、规则,我们无论在什么场所,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学校、医院、车站、公园等各有其特定的规章,需要人们遵守执行。因此, 社会 才有良好的秩序,人们的日常生活才会有条不紊。我对“德”的理解是品质、德行,是一个人思想素质的体现。它包括多个方面,良心、善心、爱心等都是“德”的表现。我们说的“德高望重”、“德高为范”中“德”就是指一个人的高尚品质。
所谓“道德”就是以上两者意思的综合,即一个人在某种场合应遵循的言行规则和应具备的思想素质。一个人要遵守公共的 社会 道德,不同职业还有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更要恪尽职守。
“道德”是人性的最美体现,是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成人,是指道德修养达到了做一个正常人的标准。一旦失德,泯然乎兽者也。因此,我们要修身养性,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学无止境,修身也无止境,我们要用一生去潜心修行。
这个问题比较难,属于哲学范畴。
道德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似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的“道”,是指自然远行的规律和真理;而“德”特指人的修养和品行。在当时“道”和“德”是两个概念。直到后来在荀子的《劝学》篇中,才把道德二字连在了一起:“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孔子在他的《论语》《学而》篇中也有描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后来的钱穆对此作了铨铎:“本者,仁也。道即人道也,其本在心”。由此可见,“道德”是人对于世界观的看法,是属于世界观的范畴。其实“道”与“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道生之”是说万物生于道,这个“道”就是规律和真理;“德畜之”是万物因德而获得存在和延续,所以合于“道”者谓之“德”。“道尊而德贵”,“道”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德”则存在于人的内心。懂得了自然运行的规律,可以谓之“得道”,“得道”者谓之有“德”。反之,不顺应自然运行的规律,就不能称之为“得道”,不得“道”者,必为无“德”。所以“道”是天理,而“德”则是人对于天理的认识。
说一说我的理解。
一、春秋时期。
这个时候,道、德是分开来讲的,两层意思、相辅相成。
老子《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又说:“吾知未其名,字之曰道”,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把道放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的位置上的。 道,可以理解为天地万物诞生的本根、源头,以及其延伸——运行的规律、法则。
德,紧随其后。当知了“道”,或悟了“道”以后, 自觉的遵从“道”而行,不靠法律来约束、也不靠别人来督促,这种意识以及意识带来的行动,便是“德” 。
老子讲的道和德是说给谁听的呢?因为春秋时期战乱不断,给百姓讲道德是没有用的,况且也不一定听得懂, 主要就是讲给战乱的制造者——统治阶级听的 ,你们要把争名、夺利、好胜这些念想丢掉,不生事、不扰民,无为而治、和平共处,才能给百姓平静的生活,百姓也会因此纯朴、寡欲、谦让。
二、战国及之后。
道和德的连用始于战国,荀子《劝学》篇讲:“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你得把《诗经》、《尚书》……一直到总纲《礼记》全学通了,才能达到道德的顶峰。
但是道和德多数时候还是分开来用,“道”主要代表道家及其思想,与儒家并存、竞争两千多年。而“德”代表后来沿用至今的道德。
“德”讲给谁听呢, 主要讲给大众 ,比如汉朝推行的“五常”:仁、义、礼、智、信,高度总结概括了之前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满满的正能量,非常容易被理解、认可,如果上至君王大臣、下至黎明百姓都以践行“五常”为荣,国家就好治理了。
三、宋朝之后。
”德“明显跑偏,尤其是把“智”给藏起来了。比如被扭曲的“四字”:忠、孝、节、义,鼓吹“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子女必须绝对服从家长,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妇人必须三从四德,被统治者为了统治者的利益必须毫不犹豫的牺牲自己的生命。
鲁迅说:我翻开 历史 一查,这 历史 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可以说,宋元明清的道德,基本被绑架了,成了纯粹的统治工具。
四、近代和现代
因为近代自然学科的发展,原来属于“道”研究的那些天地至理,一部分有了自己的分类归属,划分出去了。而剩下难以解释的“道”,往玄学、宗教的路上越走越远。
而“德”,也就是现在说的道德,自新中国起,摒弃了封建糟粕,回归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成为 社会 大众所认同的价值观。
为什么现在要对“道德”大提特提呢?还是因为缺失。 社会 上的很多现象、问题已经给我们敲响的警钟,太多人在名、利面前迷失,把老祖宗留给我们宝贵东西都丢掉了。翻开 历史 看看吧,个人一旦道德沦丧,就离家破人亡就很近了, 社会 一旦礼崩乐坏,离被 历史 翻篇也不会太远了。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经》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又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道德经》这本书并不是告诉我们“道”是什么,而是诠释“道”在体现在万事万物之中。正因为万事万物都因遵循“道”,所以统治者以此治国安邦,兵家以此行军布阵。“道”以各种形式存在在宇宙之间,包括宇宙本身也是按照“道”来运行的。(《淮南子》所说: 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道在其中,而莫知其所。)
老子创造的“道”是先与一切,高于一切的。《道德经》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说:道生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家认为“道”存在与宇宙混沌未开之前,天地都要按照道来运行。也许谈到宇宙太大,我们很难确切地去感受,不如从生活中寻找例子。好比说 汽车 和飞机,在 汽车 没有发明之前,发明 汽车 的“道”已经存在了,在飞机没有发明之前,生产飞机的“道”就已经存在了。我们不能看到道,但是我们随处可见道在万事万物上的体现。
《道德经》第21章里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
德就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这种体现如道本身一样,都是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的。
讲一个故事,根据丰子恺老先生的记载。
弘一法师李叔同,经常和弟子们一起静坐,学生们围着老师坐在一起,一句话也不说,就这么安静地坐一天,这就是德行的体现。
我们有时候接触一个人,总觉得这个人很舒服,但是你却说不上来,这大概也是德的表现了。
《道德经》第38章里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可作真正的德行。真正有德行的人,不表现德行,没有德行的人总是刻意表现。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越缺少,越炫耀。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
可见,“道德”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
其实“道”和“德”是两个概念。“道生之”是说万物生于“道”,这个“道”就是规律、真理。“德畜之”是说万物因德而存在、延续,所以合乎“道”者谓之“德”。“道尊德贵”,“道”本来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德”则存于人的内心。懂得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可以谓之“得道”,“得道”者谓之有德。反之,如果不懂得天地万物运行规律,就不能称为“得道”,不得道者,言行举止又何以得法?“道”存在于世,“德”存在于心。“道”是天理,“德”是人对天理的认识。
《易经·系辞传》第五章:“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可见自然界万事万物本身具有两面性、对立性,这是普遍规律,这就是所谓的“道”。好与坏,黑与白,善与恶都是相对而言,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这是《易经》所折射的智慧火花。这些世间存在的普遍道理,各人的理解又不一样,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时候运用了这一规律却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所以《易经·系辞传》里说“君子之道鲜矣”,意思是明白这一普遍道理的人太少了。
上个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罗素曾对《道德经》做出了这样一句评价:人具有两种意志,创造的意志和占有的意志,老子便是要人发挥创造的动力而收敛占有的冲动。
道家所说得《道德经》,便是教学认识天道的玄妙与莫测,进而让我们学着遵从天道,尊重自然。眼界放得越大,心底就变得越平静。孙思邈所谓:志愈大而心愈小。
当今世人所说的“道德”,仅仅局限于“人伦”而并非“天理”,与真正的、原始意义上道德相去甚远。可以这么说:口口声声呼吁“道德”的人,其实并不知何谓“道”,何谓“德”,充其量就是自我观点的推演而已。
道可道,非常道。
天有天道,地走地道,鼠有鼠道,人有人道。
黑夜在没有月亮,青空万里的时候,能看到天上有无数颗星星,密密麻麻,距离很近,为什么不碰障往下掉呢?因为有它的运行轨道。
地上生长的万物,都有着自己的根或籽,延续着植物的存在。不论长的有多高大或多矮小,没有被吞并的,留下一种植物。
鼠道说的是鸟、兽、虫。它们都以各自的自然规律,生存在天地之间。
人类经历了无数次战争,不断地改朝换代,逐步地走向文明和人性化。邪不压正,公者一世,私者一时,这是人类进步的必然规律。随着这个规律向前发展,这就是人道。遵循这个道的规律,而形成的理念就是德。
道德是老子留下的哲学,包罗万象。总之一句话,有生必死。
何为“道”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对道的理解不一样,古语有大道三千,这里的三千只是虚数,可见古时候的人认为道有很多种。而我所理解的道无外乎以下几种。
一、道法自然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云:“道可道,非常道”,主张道乃一切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到,但有真实存在我们周围。老子主张亲近自然,去感受万物的气息,去寻找自然最原始的源头,因为他人为自然的尽头就是“道”。
二、技近乎道
当人从事某种研究或者某种职业,技艺达到极致,从中领悟出了新的大智慧。比如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可以理解为一种道,再比如我们小时候经常听到的卖油翁的故事,卖油翁把铜钱放在瓶口上,油从铜钱孔流入瓶中不洒一滴,技艺达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也可以理解为卖油翁掌握了一种道。
三、知道了
《将夜》中,神符师颜瑟教导徒弟宁缺的时候提到了“符道”,他将其中的道解释为“知道了”,“符道”即是让天地元气理解知道画符人的思想意识,按照画符人的想法,依照某种轨迹完成某件事。这种说话个人觉得很新颖!
所以个人认为“道”为一切之始,又为一切之极,动静之间又无处不在,飘渺不可捉摸。
何为“德”
通俗的来说就是品德,品性德行,老子认为德分上德和下德,上德主张遵循自然的规范,顺应自然,注重生命,轻视名利,无欲无求,是“无为”。下德是“有为”,有意识的是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
新时代的“德”在传承上德、下德基础上,还应遵守职业德行,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敬岗爱业,保持良好的工作品德,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何为“道德”
前面说过,“道”为一切之始,那么“德”也是“道”的衍生,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人类在 社会 环境中生存,遵循自然之法则,秉持“无为”或“有为”的德行,善待身边的人或事,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努力攀登,追求极致,这就是我理解的“道德”!
要弄清什么是道?什么是德?离不开《道德经》。《道德经》的道、德,是指天道、地德。天地对万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天为道,地为德,谓之道德。其原文是:天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父母为儿女幸福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大爱,称作慈爱。慈爱与道德是同一的,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也就是通天地得人和。所以,《周易》的乾坤卦象,既代表天地,又代表父母。父母有情,故而称作慈爱。天地无情,故而称作道德。所以,老子以慈爱为第一宝贵,而著作《道德经》。故而道德的本义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大爱。老子著作《道德经》,既是哲学著作,又是宣扬高尚道德文明著作。所以,中国是当之无愧的文明古国。道德是哲学名词,古代称作中道。中道即通天地得人和之道。王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横代表人,正中间一竖表示通天地得人和的中道,故而中道又称作王道。所以,中国古代提倡以中道治国治天下。《尚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厥其中"。以中道治国治天下,就是以道德治国治天下,就是以通天地得人和之道治国治天下。
道德二字源于《道德经》。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
什么意思?道如果可以定义,那就不是长久之道。
道是变化着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着的规律或规则,而这个客观规律,是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发展着的,所以,道根本不可能用语言或文字来给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
德也是一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层建筑不要总是标榜道德,树立道德模范,塑造或宣扬圣人,对道德没有定义或规范这才是有德的政体;这段话,后来在庄子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直言“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其实与儒家圣人孔子指责其弟子子贡做好事拒绝回报的理论是相通着的,把道德拔得越高,道德就会离群众越来越远,因为普通群众根本到不了那个“高度”,道德也就成了教条和口号。要注意的是老子指出的“不德”,不是针对假的道德或编造的圣人,而是指哪怕你塑造的这一切都是真的,也是对“道德”的破坏。更何况大行其道的往往是“假道德”“伪君子”。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是对上一句的继承,老子强调的是无为而治,民众根本不需要你来宣扬道德,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都会对道德作出自我评判,本来就无,何来的有?道德你越是夸大,就越小,越是无争,就越大。这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道德之本来面目。
所以,题主问道德的含义是什么?本身就是“无德”之问,道德本来就是“无”,理解了无,才能真正懂得有,理解了,无道,才能有常道。遵重了无德,才是大德之所在。
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共有共循的生存法则。有道而生,无道则亡。
德,是唯道以辅的事物品质,尊道而德重,厚德而得以生,固德而得以发。
天生万物,万物有灵。灵之长者唯人,人类同群,群众兴族,族兴八方。八方广民,民聚成国,国以民立,民为国地,
食为民天。故而道之大者民为本,德之盛者民食享,此谓道德天然。
一一道是自然法则,德则是掌控自然法则的行为和能力。古代没有道德一词,因道和德在字意上的关联性,后人便发明了道德一词。
我对“道”的理解是法规、规则,我们无论在什么场所,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学校、医院、车站、公园等各有其特定的规章,需要人们遵守执行。因此, 社会 才有良好的秩序,人们的日常生活才会有条不紊。我对“德”的理解是品质、德行,是一个人思想素质的体现。它包括多个方面,良心、善心、爱心等都是“德”的表现。我们说的“德高望重”、“德高为范”中“德”就是指一个人的高尚品质。
所谓“道德”就是以上两者意思的综合,即一个人在某种场合应遵循的言行规则和应具备的思想素质。一个人要遵守公共的 社会 道德,不同职业还有不同的职业道德标准,更要恪尽职守。
“道德”是人性的最美体现,是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成人,是指道德修养达到了做一个正常人的标准。一旦失德,泯然乎兽者也。因此,我们要修身养性,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学无止境,修身也无止境,我们要用一生去潜心修行。
这个问题比较难,属于哲学范畴。
道德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似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的“道”,是指自然远行的规律和真理;而“德”特指人的修养和品行。在当时“道”和“德”是两个概念。直到后来在荀子的《劝学》篇中,才把道德二字连在了一起:“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孔子在他的《论语》《学而》篇中也有描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后来的钱穆对此作了铨铎:“本者,仁也。道即人道也,其本在心”。由此可见,“道德”是人对于世界观的看法,是属于世界观的范畴。其实“道”与“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道生之”是说万物生于道,这个“道”就是规律和真理;“德畜之”是万物因德而获得存在和延续,所以合于“道”者谓之“德”。“道尊而德贵”,“道”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德”则存在于人的内心。懂得了自然运行的规律,可以谓之“得道”,“得道”者谓之有“德”。反之,不顺应自然运行的规律,就不能称之为“得道”,不得“道”者,必为无“德”。所以“道”是天理,而“德”则是人对于天理的认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