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课件(5篇)
1.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课件
教学目标:
1、了解目前大自然所面临的主要威胁。
2、认识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3、激发保护大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点: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的表现。
教学难点: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的原因及危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声由心生:教师出示教材37页中的四组不同的图片,学生看图片,用自己的自然流露的声音表达己看到图片后的内心感受。
2、教师导入:从大家的声音之中,我听出了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有看到美景的舒心,也有看到不和谐景象的气愤与无奈。我们生活的大自然中的确存在着许多令人尴尬的不和谐,让我们一起用心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板书课题)
二、组织活动
1、明确目标:学生齐读“我们的目标”,教师强调学习重难点。
a.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有哪些表现?
b.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危害有哪些?
c.如何认识自然景观遭人为破坏的情况?
d.环境问题的含义?原因?危害?
教师强调自学方法:圈点勾画学习法。
2、学生结合自学提示展开对课本的自学,可以遗留自己的自学疑惑。
3、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的所学,力争在小组合作中解决自己的疑惑。
4、交流展示:小组代表交流展示自己组的学习成果,力争用一些实例来说明情况,可以把自己组的共性疑惑提出来在班内求助。由其他小组帮组解决。
5、教师引导、归纳、强调。
a.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特别是人为因素)
b.物种减少的危害。(破坏生态平衡,危及人类自身)
c.正确认识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现象。(饮鸩止渴)
d.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危害(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分享读书感受:大家自学的很好,读书要有感悟,老师今天带来了自己的读书感悟与大家一起分享,引导学生阅读“惊叹”“担忧”“无奈”。(幻灯片)
7、学生小组活动:“我们在思考”
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只有一个,让我们带着刚才的惊叹、无奈、担忧一起来反思自己或身边,看看有哪些对大自然的破坏的行为!
a.学生小组讨论列举,代表发言,在班内展示交流。
b.教师归纳点评。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自由发言,全班订正练习题目。
四、教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家园只有一个,我们在利用大自然的同时,在向它索取的同时也在不停的破坏着它,警钟已敲响,我们要清醒,保护自然势在必行,记住“呵护大自然,我们在一起”。
板书设计:
(原因、危害)(现象、后果)(现状、危害)
自然物种在减少自然景观遭人为破坏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2.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课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认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2、能力:能够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制意识。
3、知识: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要求,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知道如何增强法制意识。
教学活动
一、“新闻播报”
[视频]电子眼避免司机选择性守法
二、读书•自学
环节一:知道法制建设的要求是什么?地位是什么?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P52—P56,独立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青少年怎样增强法制观念?
环节二:深化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1、教师重点突破:设计两个问题加深学生理解
①这四项要求去掉其中一个会怎样?
②得出什么结论
2、教师归纳:
①这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是一个整体。
②没有立法、守法,执法和司法就没有依据;没有执法和司法,所立的法律就失去权威,守法就失去了有力的保障。
环节三:理解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的意义,树立法制观念
1、课件展示
案例一:法律家族的新成员
案例三:观点大声说
正方:守法出行可获奖金利大
反方:守法出行可获奖金弊大
①小组争论,达成共识
环节四、学以致用,落实行动
教师:我们知道了加强法制建设的要求。我们中学生能为法制建设做些什么呢?
案例四:视频:网友的积极建言体现了思品课的哪个道理?
案例五:
《人民日报》11月2日发表评论,题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文章强调,站稳群众立场,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 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绝不能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
“问于民”是源于我国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其法律依据。
回顾总结:
教师总结:我国的法制建设为人民,法制建设靠人民,法制建设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我们做一个知法、守法、护 法的公民,为国家的法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我国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代法现象依然存在。建设法治国家除了需要加强法制建设,还需要健全法律监督。
演练•实战
结束授课。
3.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课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主要的消费心理,并理解应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②学生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
③运用所学知识,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③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克服消极的消费心理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原则
难点: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的的不同表现及危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导入课我通过歌曲我赚钱了>进行导课,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要消费,我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应树立起怎样的消费观?从而导出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样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授新课
(1)消费心理面面观
【生活观察】手机购买指导
1、购买品牌最流行,最时尚,大家都在买的苹果4、(从众心理)
2、尽显自我,有个性的手机(求异心理)
3、买高档的,最新的如:苹果6(攀比心理)
4、根据实力,买实用性的(求实心理)
探究活动一:这些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什么特点,评价(利,弊),态度?
经过学生讨论,小组代表争先发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了这个表格。
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相信你一定行!
消费心理
特点
评价及态度
[在讲到消费心里面面观的内容时,主要采取例子,让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归纳的方式来进行。并由这些消费心理引出我们应如何去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做理智的消费者
材料:小明的父母都是政府工作人员。最近他们家有了新房,圆了全家人多年的梦想。现在,围绕新房的话题,全家人都各抒己见,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景一
小明:老爸,我同学家在买了新居之后就马上配了家庭影 院、笔记本电脑和进口音响。
爸爸:儿子,你放心,我们家决不会比他们差。
妈妈:我看你们俩兴奋过度了吧,这房子的贷款还有10万没还呢!哪还有余钱买这买那的。
爸爸:哦!
小明:欠这么多啊?那我们为什么又要贷款买房呢?
探究活动二:
问题1、小明和他爸爸在购买家庭影 院、笔记本电脑等方面时反映了什么消费心理?会给他们家庭带来什么影响?
问题2、小明家贷款购房的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情景二
妻子:老公,同事们都说,现在装修流行“欧洲”样式,很有异国风味。
丈夫:那就听你的吧,反正一切跟着“流行”走。
小明:妈,不对吧,我同学上网看过了,说明年将流行“澳洲”样式。
丈夫:那我们家要怎么装修好啊?
探究活动三:
问题1、小明和他父母在装修款式上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
问题2、你给他们家出出主意,应该怎么装修?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情景三
小明:爸,我们新房旁边怎么有好多塑料饭盒?
爸爸:哦,可能是装修工人吃完饭扔的。
小明:我们国家现在不是有规定不准使用塑料饭盒?
爸爸: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使用它啊!
小明:那是他们还不清楚它的危害。
爸爸:这饭盒还有危害啊?
探究活动四:
问题1、你知道白色垃圾的危害吗?
问题2、请为解决“白色污染”出谋划策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情景四:
小明:爸爸,我们搬了新家,去饭店庆祝一下吧。
爸爸:好啊。不过这次要少点些菜,上次剩太多了,多浪费。
妈妈:还说呢,让你们打包回家还不肯。
爸爸:剩菜还打包回家,太丢脸了吧!
探究活动五:
问题1、你怎样看待“打包”这一现象?
问题2、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不是过时了?为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小结反思
知识归纳(要求:学生谈谈你今天学到的什么,独立完成本课知识框架)
(四)课堂练习(小试牛刀)
1、“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A、攀比心理B、求实心理C、适度消费D、盲目从众
2、泡沫塑料餐盒和塑料方便袋的大量使用,严重污染了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启示我们,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遵循的原则是()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五)课后作业(课后拓展)
总结一段时间内自己的消费情况,结合课本知识制定一份科学的个人消费计划。
具体要求:
①记录和分析总结一段时间(一周或一个月)内自己可支配的收入情况、支出方向。
②分析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③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步的消费计划。
4.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课件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无形的财产》,下面我从教学理念、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效果预设六个方面进行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说教学理念
在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中,知识作为无形资产的理念是比较薄弱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
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尤其在世博会之后,这种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在设计本课时以世博为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学习。
第二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地位及作用
本框由“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依法保护智力成果权”两目构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智力成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勇于发明创造,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智力成果权。可以说:本课的教学内容在八年级思想品德教育乃至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本课的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学会创新,积极创造智力成果,为祖国、社会做贡献;同时
增强学生尊重权利与法律的意识,不仅学会积极维权,更懂得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依法维护自我智力成果的能力,并在智力成果权的问题上帮助学生
提高基本的首先判断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等,能够负责地做出选择。
知识目标:了解智力成果的含义、表现及意义,了解智力成果权的内涵及属地老妪,知道未成年人依法享有智力成果权及依法维权的途径。
(三)本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智力成果的重要意义,及依法维护智力成果权。
教学难点:在智力成果权的问题上帮助学生提高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
等,能够负责地做出选择。
第三部分: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导学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等。
学法:情境导入、分组讨论、作品展示等。
第四部分:说学情分析
知识和智慧是无形的财产。随着社会的进步,智力成果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人们的智力
成果不能侵犯。未成年人对此了解有限,一些未成年人购买了盗版光盘、抄袭了他人的作品,却理直气壮。通过教育激发起发明创造的热情,使其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
第五部分:说教学过程
我在本课设计了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叶圣陶先生说:“入境始于亲”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更好地体现本学科———时代感强的特点,在新课导入中,我利用上海世博会通榆的闯关东年画进行导入。
幻灯片放映通榆闯关东年画
师:20xx年5月的上海世博会,奉献一场世界科技与文化盛宴,呈现给世界一份精彩,一份感动!而我们通榆也为世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县的闯关东年画亮相上海世博会,为世博增添亮丽的一笔,闯关东年画与农民种地所获得的成果相比有什么特点?
5.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课件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国家性质、公民、人民、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体制等概念和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平时虽有所接触,但非常有限,往往是一知半解,特别是从法律角度的理解更是非常缺乏,另外,初中生是弱势群体,又缺乏法律知识,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去保护。有的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但顾虑到对方是成年人,甚至是家长和老师,所以只好忍气吞声,用法律的意识比较淡漠。
2、学生的需要
作为当代中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国家性质、能区分公民与人民的不同,树立起公民权利受法律保障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常识。
三、综合设计思路
1、情境激发入新课
播放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片段。(附录2)
引导思考回答:听到毛主席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全国人民在欢呼雀跃,从心底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为什么?
教师小结:新中国的成立宣告,倍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导入新课。
2、畅所欲言话主人
(1)讨论交流:你感受到或你了解到有哪些事物或事例可以体现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观察硬币上的国徽:理解国徽的内涵。由此引申出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人民范畴这一知识。
3、人民公民我来辨
设问:你是人民的一员,但你同样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那么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
在学生阅读教材及教材漫画、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每人画一幅体现公民与人民关系的图示。
4、公民权利谁赋予
设问: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谁赋予的呢?
学生回答——宪法和法律。引导学生用宪法中的条文来印证自己的回答。
总结出公民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两个概念。强调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赋予的'。
5、公民权利谁保障之“你猜我猜谁是保护神”
课堂活动:猜一猜谁是保护神?
出示与未成年人保、刑法、消费者权益保、婚姻法等所保障权利相关的法制漫画四幅。学生分析与漫画反映权利相关的的法律保护神是谁。
总结并引导学生理解立法保障的含义。
6、公民权利谁保障之“你说我说话”
课堂活动:列举自己或他人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后是如何的案例。
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并明确维护合法权利最有力的武器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结引导学生理解司法保障的含义。强调宪法是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
7、总结升华“法斗士”
播放Flash“法斗士”,引导学生讨论回答Flash所反映的道理。
总结升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是保障人民权利的法宝,是我们的利剑。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勇敢地拿起这把利剑,你便是一位“法斗士”。
四、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教材中出现的很多知识均较抽象,初二学生还较难接受,如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等。另外教材在阐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时,P5最后一段由“人民”引入到“公民”感觉比较生硬和突然。教学时如何处理比较自然是一个问题。